APP下载

用哲学的眼光解读语文课堂

2018-01-15陆常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具性一节课美感

陆常波

虚与实,是常用在艺术领域的一对概念。荀子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由于“粹”,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虚”和“实”辩证地统一,从而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由艺术推而广之到教育,我们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呢?如何让“虚”与“实”相结合、相统一,进而创造和谐的课堂之美?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虚与实的辩证统一。任何一节课,目标的制定、课堂的提问、问题的指导、评价的层次等等,都存在着虚与实的关系。具体落实在语文教学之中,所谓的“虚”,就是一种忽略,忽略一切与“粹”无关的事物。课堂上的“虚”即一切与学科学习无关的东西:眼花缭乱可有可无的课件、无休止的延伸与拓展等等。所谓的“实”,应该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要务,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综合实践和运用的能力。课堂上集中精力所要呈现的典型的情节和案例,即是我们所说的“粹”,这也是必须要做实之处。虚与实的关系处理好了,课堂的关系自然也就理顺了。

练习书法时,经常听到一些大师谈论“留白”,那些留白的虚处往往蕴含着风骨和韧劲。在很多艺术形式中能看到这一点。比如,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没有繁杂的布景,也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舞台上的景和魅力存在于演员曼妙的动作和神态之中。一个扬鞭的姿势,就能让你感觉策马奔腾的气魄与震撼。虚实结合给人带来了故事情节背后诸多思考的空间和情境。

课堂也是如此,我们常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在一节课中我们关注得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本色演出。抛开华丽的表演和无关的干扰,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更能吸引观课者的注意。因此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处理好虚与实之间的关系。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简简单单教语文”,大道至简,简约之中透露出大智慧。

前些日子听了一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课。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着语言的美感、表达的美感、感情的美感、自然的美感……这种种美是无形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是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对于这篇文章,每位执教者都有着站在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理解和诠释。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理好这篇课文,展现课堂的自然和谐之美。

虚,是丰富的情感和人文的情怀。实,是语言文字表达的特色与方法。虚与实相结合则表现出课堂之美、教学之美。美在何处?就在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之中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交融,在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中展现个性的思考和魅力。为此,我在头脑里假想着:与其运用优美的课件呈现,不如用真挚的朗读表现;与其生硬地进行情感的牵引,不如让学生自由地品味;与其机械地分析,不如让学生自主地发现;与其牵强地人文教育,不如因地制宜地启发……只有将“实处”集萃而突出,才能让“虚处”广袤而无垠。虚与实,互相交融而促进,拿捏的分寸很难把握。

课堂教学与书法、绘画一样,要有虚实结合的理念和技巧,要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和时间。有虚才有实,有实才有虚。虚实相生,语文课堂定然会表现出飞舞生动的独特韵味。

(安徽省銅陵市瑞龙小学 24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具性一节课美感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向量的巧用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