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生攀比心理的探究

2018-01-15陈林军

江西教育C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引导初中生

陈林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很多00后初中生,从小就备受宠爱,随着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很多同学甚至家长之间的攀比之风也悄然兴起,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阻碍了青少年健康心理以及积极心态的发展。所以,如何引导现代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初中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题。本文着力分析初中生攀比心理的具体表现及产生这一心理的本质原因,就如何引导初中生消除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引导 初中生 攀比心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与普及,初中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上最为新鲜的事物,获得第一手的新闻,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作为一名初中生,生理与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面对纷繁多彩的世界,他们渐渐就会失去原有的判断力,进而迷失自我。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往往将他人对自己的物质羡慕作为优于他人的标准。初中生很多不是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来评判一个人的品行。在攀比心理的影响下,初中生很难再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上,学习成绩往往一落千丈。除此之外,他们为了使自身需求得到满足,有时会不惜伤害家人,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一、初中生攀比的行为表现以及成因分析

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消费观念扭曲。现代初中生因年龄的限制,生活经历较少,往往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缺乏清晰的认知和准确的判断,但他们却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所以他们或多或少会受到各种攀比之风的影响。例如,一些明星、网红作秀的攀比,反而成为初中生竞相学习的“榜样”。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榜样”也屡见不鲜,有些家长经常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中晒出自己的奢侈品。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等等自身特点,限定了他们对这些现象的正确判断,这些社会现象就会逐步侵蚀学生的思想,严重影响学生人生价值的认知和健康心理的形成,阻碍他们正常的心理成长与生理发展。

学校良性教育的缺失。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年龄较小,不仅对自我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缺乏清晰的认识与准确的判断。基于此,学校必须发挥所具有的社会作用,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今,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指导,在学生最需要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却没有给学生的心理成长与人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所以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管理较严格的学校要求穿校服,但很多孩子就会互相攀比鞋子穿的有多好;管理不严格的学校,奇装异服,各种名牌充斥校园;更有甚者学生和家长谈条件,如果我考试达到多少分,就要给我买XX品牌的鞋子、衣服。这些情况往往一开始只是存在于个体身上,但是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队伍,校园的环境愈加复杂,攀比之风不断蔓延,严重影响到初中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不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父母消費观念的影响,导致不适宜行为的产生。孩子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剩下最多的时间就是在家中同父母一起度过了。00后初中生受到生育政策的影响,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然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许多家长溺爱孩子,他们自己经历过艰苦的岁月,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吃穿用度上面有任何的委屈。因此,只要孩子有要求,他们就去满足,甚至于一些无理的要求,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去实现。这些看似对孩子的爱,却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攀比之心、膨胀之意。孩子们聚集在一起逐渐不谈论学习,而是讨论谁的父母开了什么车,谁的父母有多少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许多家庭贫苦的孩子不愿让自己的父母来到学校,认为这样会让自己“丢脸”。所以说初中生攀比心理的产生,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得他们认为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它,即使自己本身并不需要。

二、初中生盲目攀比的正确引导建议

基于初中生攀比心理产生的种种原因,我们有必要分析如何消除这一不健康心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促使他们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1.家长正确的榜样示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有最多时间的互动与交流,所以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最为深刻的。基于此,家长必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自己的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怎么做。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并将其落实于实际生活之中,做孩子的榜样。当孩子显现出对某同学的穿着打扮有浓厚兴趣时,家长们就必须引导孩子:“一个人的价值不是通过穿着来体现,一个有内涵、懂知识的人才能吸引别人,穿衣服只要整洁大方就好。”其次,对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应当有选择性地满足。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应及时制止,并给予一定的教育,告知孩子任何时候要学会量力而行、换位思考,使他们可以认识到正确消费、适度消费的重要性。最后,还应当淡化孩子们以金钱衡量别人的心理,引导他们去发现一个人的内在品德,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总之,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家长要高度的重视,一言一行都需注意。

2.教师的正确引导。除去家庭,学校这一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学生受到其行动的影响,自然也就会“模仿”,从而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教师应当号召学生做到勤俭节约、奋发向上,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些理念。对于受到攀比心理影响的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调整学生的心态,使其可以及时转变原有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物质上的攀比,转变为学习、品德、情商上的攀比,使得学生在“竞争”中得到成长与发展,实现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良好心态的养成,在积极的攀比中不断超越自我。攀比心理的消除,究其根本,还需要从初中生自身来入手。作为一名初中生,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要学会在面对纷繁的世界以及各式各样新鲜事物的时候,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上,只有不断攀比我的学习能力,不断攀比我的情商,不断攀比我的品行,才能做到真正不攀比物质。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将比自己综合能力强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并不断向其靠近。要在培养自身积极的攀比心理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成长与自身良好发展。

攀比心理的消除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家庭、教师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家长与教师,要懂得如何积极、健康、向上的引导,引导现代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步入社会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磊.如何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J].好家长,2008,(18):23.

[2]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11(6):9-15.

[3]耿志勇.浅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教育革新,2007(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导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