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布努瑶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祝著节
2018-01-11黄文翠
黄文翠
摘要:笔者于2014年6月及2017年6月分别考察了大化和都安两县举办的祝著节,掌握了目前两地祝著节举办的基本情况,如内容、形式的构成等。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尽管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依然不影响祝著节是布努瑶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承载着布努瑶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责任这一结论。
关键词:布努瑶 音乐文化 祝著节 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038-04
祝著节,又称达努节、祖娘节、瑶年,是布努瑶一年一度拜祭先祖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广西布努瑶主要聚居在河池的大化、都安、马山三个县,祝著节在这三县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延续。笔者于2014年6月及2017年6月分别考察了大化和都安两县举办的祝著节,目的是了解祝著节中布努瑶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情况。
一、2014年大化祝著节简况
2014年布努瑤祝著节庆祝活动的主题是“民族梦·祝著情”,在县城设一个主会场,七百弄、板升、江南、雅龙、六也、百马、北景设7个分会场。笔者于2014年6月20日走访了雅龙乡分会场,6月21日走访了七百弄乡分会场。
雅龙乡的祝著节由于山路难走,笔者从南宁出发赶到当地的时候,已经举行过半,只看到了山歌对唱和打铜鼓。也许是知名度没有七百弄那么出名,雅龙乡的祝著节舞台没有那么正式,显得随意些,但笔者却感受到参与者的热情度要明显高于七百弄。如打铜鼓这个活动,在铜鼓舞之后形成一个竞技高潮:一个女性鼓手由于其水平比较高,激起两位年轻男鼓手与之竞技,并最后负于一位年长的男鼓手。几人的竞技引起众人的围观,并在之后引发众人学打铜鼓的热情,其中不乏儿童。相对打铜鼓,山歌对唱那边显得门庭寥落,两位山歌手唱了几段后就退场了。
七百弄祝著节举办的时间比较长,其知名度比较高,是笔者重点考察的对象。笔者于6月20日晚到达七百弄,为第二天的祝著节考察做了充足的准备。上午主要举行斗鸡、斗鸟、射弩、打陀螺等布努瑶民间传统体育比赛活动,中午两点在乡长及书记致辞并为上午体育活动的获胜者颁奖后开始文艺会演,文艺会演是笔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观看完了整场文艺会演,首先是打铜鼓,紧接着是布努瑶童谣、对山歌,再到笑酒,再之后就是布努瑶作曲家创作的并由当地青年演唱的原创歌曲……有歌有舞形式多样。在此笔者详叙文艺会演中的打铜鼓、布努瑶童谣、对山歌及笑酒。
打铜鼓:两面铜鼓吊在架子上摆在舞台后方一左一右,中间摆着一面大鼓。共有4名表演者,两名女性鼓手敲打后方的铜鼓,一名男性鼓者一边敲大鼓一边跳鼓舞,另一名男性手持斗笠跳舞与男鼓者应和,出场前由4名年轻女歌手唱山歌引出。
布努瑶童谣:由10个5岁左右的女童手持礼品篮围着大鼓演唱童谣。
对山歌及笑酒:对山歌和笑酒是连在一起的,先由一男一女两名老者对山歌,唱到高潮处引来6名男性歌者边唱边喝边笑。
大化县城主会场的庆祝活动除了布努瑶祝著节原生态民俗文化和民族歌舞表演外,还有在大化高中举行的斗鸡、斗鸟、射弩、打陀螺等布努瑶民间传统体育比赛活动,以及在县城区镇南王秀路举行的东方丝绸品牌服装·南北美食名优特产展销会。主会场的举办时间晚于分会场,目的是能让分会场的优秀节目有时间赶到县城。主会场的节目集分会场之所长,如七百弄祝著节的布努瑶童谣和笑酒就被选中参加主会场的演出。
二、2017年都安祝著节简况
2017年6月21日都安县的祝著节系列民俗文艺活动开幕式在拉烈乡举行,其主题为“活力祝著·同步小康”,包含千人祭祖、山歌对唱、斗鸡斗鸟等传统活动,并有电商扶贫民族特色购物活动。当笔者赶到群山环绕的拉烈镇时,山歌对唱这一环节已经结束,但笔者此次考察得到了都安县宣传部的支持,因而很有幸在当时在场的宣传部王丽华副部长的介绍下与此次参与山歌对唱的歌手们进行交流和访谈。山歌队们现场演唱了此次演出准备的山歌,让笔者激动不已。此次山歌对唱环节的组织者是都安山歌会,后经过交流和访谈,其会长告诉笔者,此次演唱的山歌即有瑶调又有壮调,并不是完全的布努瑶山歌。中午两点在布努瑶子民蓝如帅县长的带领下开始了隆重的密洛陀祭拜仪式,之后是文艺会演。第一、第二个节目是由下坳镇带来的铜鼓舞和密洛古歌,后面的节目则是由各乡镇选送的歌舞节目。在这里有必要详叙一下祭祖仪式、铜鼓舞及密洛古歌。
都安祝著节的祭祖仪式是笔者第一次亲身感受,印象深刻。其步骤是:摆供桌、摆酒、布努瑶子孙蓝如帅县长领读祭文、祭司祭曲、布努瑶子孙蓝如帅县长上香、县长带领四大班子领导上香,上香过程还配有20人组成的唢呐队配乐。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正式参加祝著节的人都穿着特色鲜明的布努瑶民族服装。祭祖的程序有条不紊,整个过程带给笔者庄严肃穆之感。
现代气息与传统相融合的铜鼓舞。舞台布置:中间摆着一面大鼓,大鼓后面横架着一个长鼓,面向舞台左边吊着三面铜鼓并摆着一面大鼓,面向舞台右边吊着两面铜鼓及挂着一面锣。节目在一开始由八位女性舞者手拿瑶族长鼓随着运用布努瑶民族音乐元素创作的伴奏音乐围着中间的大鼓起舞,随后鼓手入场,女舞者退场。鼓手有10人,面向舞台左边的三面铜鼓和一面大鼓由3位男性鼓手来敲,面向舞台右边的两面铜鼓和一面锣由两位女性鼓手来敲,横架着的长鼓由2名男鼓手和2名女鼓手来敲,所有的鼓手都在中间大鼓的号令下开始敲击,中间的5人边敲边跳。开场的8位女舞者把长鼓换成竹筛再次上场,以中间大鼓为中心围成圈来跳。与鼓手同时上场的还有一位拿着竹帽年长舞者和一位扮演猴子的舞者,二人穿插在舞者和鼓者之间互相逗乐,给整个节目增加了趣味性。
“密洛陀古歌即布努瑶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给始母神密洛陀及二十四位男女大神还愿时所唱颂的颂辞,是目前所发现的瑶族 民间艺术中流传最为广远、最完整、最宏大的创世史诗。”①笔者初次观看密洛古歌,对其充满了好奇。所有参与者在师公带领下一边吟唱经文一边入场,顺序如下:十位女性歌手摇着经幡和师公一起入场,师公手拿摇铃;紧随着是多人举着一把闭合的大伞入场,在舞台慢走两圈,一声锣响后大伞撑开,可以看到大伞由12人举着,5名男性、7名女性,伞内有4名男性抬着高坐在上的由一名女性饰演的布努瑶始祖密洛陀,在其膝下站着一名女童、右手处站着一名男童。大伞撑开,4名男性把密洛陀放下,众人围着密洛陀逆时针吟唱游走两圈后集体面向她下跪祭拜,三叩后在锣声的号令下众人再次围着密洛陀吟唱游走两圈,但方向有所变化,内圈由师公领着4名抬轿的男性继续逆时针游走、外圈众人改为顺时针游走,随后抬着密洛陀逆时针转两圈。最后,伞型变化,所有人一起面对观众谢幕。endprint
就笔者看来,除了祭祖仪式和下坳镇的铜鼓舞、密洛古歌带有布努瑶的色彩,其余节目基本被汉化了。王副部长给笔者介绍2017祝著节定在拉烈镇举行的主要因素是考虑到民族融合、民族稳定和民族交流,祝著节很久没有在拉烈镇这一带举行了,最近几年拉烈镇的建设做得比较好,举办大型活动时会吸引附近乡镇的人来参加,以此拉动内需。由于县长和四大班子都亲临祝著节祭祖现场,都安县的祝著节阵容强大且带有较强的仪式感。
演出结束后,下坳镇铜鼓队领队的老艺人告诉笔者,都安的密洛古歌只有他们那还有,其它地方已经没有人会了。他还很得意的告诉笔者舞台上张贴的大海报上的孩子是他的孙子,每年都跟着他参加祝著节,当笔者问及他们每年敲多少次铜鼓时,他说今年就这次敲了,再敲要等明年了。
三、承载布努瑶世俗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祝著节
祝著节,过去又称“达努节”“瑤年”,是分布在都安、巴马、大化等县布努瑶的传统节日,是布努瑶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以农历五月二十九为正日。②“祝著”,瑶语,即五月二十九之意。在布努瑶的神话史诗中,布努瑶的始祖密洛陀交待其后世子孙于每年的五月二十九日给她(密洛陀)补粮,五月二十九即祝著节成为瑶族同胞专门纪念其始祖母密洛陀的节日。③因此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布努瑶同胞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祭祀密洛陀,并开展斗鸡斗鸟、打陀螺、对歌、打铜鼓等活动。可以说,祝著节是布努瑶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承载着布努瑶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责任。
在政府的扶持下,每年布努瑶聚居的乡镇都会举办祝著节,需要表演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这就需要不断的传承下去,就会产生一代代的继承人,每年的演出也会培养出一批批的观众,以此良性循环下去。如此这般,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布努瑶人民生活的变化,山歌对唱、笑酒、打铜鼓、密洛陀古歌这样的活动慢慢淡出了日常生活,但由于节庆活动的需要及政府的扶持,依然有后来者继承与发展下去,可见祝著节就承担着这样的使命。
四、基于祝著节传承传播布努瑶世俗音乐文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汉壮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祝著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凸显了所存在的问题。
(一)举办活动的目的发生了变化。
除了祭祖,更多的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祝著节为平台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提高县城的影响力或者当地某一地区的影响力。如2017年都安祝著节举办地点是拉烈镇,据笔者调查,拉烈镇是壮族的聚居地,以往也没有过祝著节的传统,但县政府从拉动内需的角度出发,把该年的祝著节定在该镇举办,这就没有考虑到民族情感的问题。七百弄的祝著节没有了祭祖仪式,其功能更多的是打造品牌,吸引人更多的人来七百弄参观旅游。
(二)活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由于目的的变化,节日也加入了很多新的符合大众审美和需求的节目:富有现代气息的原创歌曲、广场舞、模特走秀。如2014年大化七百弄的祝著节文艺会演笔者有点小小失望,十几个节目中只有打铜鼓、山歌对唱、笑酒基本保持了布努瑶民俗音乐文化的形,其余的节目就看不出布努瑶的音乐特点了,其它的节目都是采用布努瑶音乐创编的歌曲或由当地布努瑶的著名歌手演唱的非布努瑶音乐;2017年都安祝著节的节目也是只有前四个具有布努瑶音乐文化的气息,其余节目为各个乡镇带有广场舞特点的舞蹈或者现代歌曲的演唱。而其中山歌对唱虽然也带有竞技的特点,但也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山歌对唱不限于布努瑶,壮族和苗族都加入进来了,这次来拉烈镇参加山歌对唱的演出人员主要是都安山歌会的成员,以及他们相熟的宜州山歌会的成员,而他们演唱的歌曲不仅仅是布努瑶的还有壮族和苗族的。
(三)活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呈现舞台化的趋势。除了雅龙乡的祝著节还带着一些传统的特征,七百弄祝著节、大化县城的祝著节及都安拉烈乡的祝著节舞台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多了表演,少了竞技。笔者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了解到布努瑶的铜鼓舞是带有竞技性的,如农品冠所记录的1987年的祝著节:“今年节日,表演并参加评比竞赛的铜鼓队有腊队、林队、绿雷队……”④而笔者所考察的祝著节除了雅龙乡的铜鼓还带着竞技的意味,其它三地的祝著节均是表演性质的。雅龙乡给笔者印象的竞技性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摆台比赛,只是鼓手之间自发的竞技。七百弄的铜鼓舞纯粹是表演;童谣表演有布努瑶传统活动“拜童”的影子但形似而神不在;笑酒本是在宴请宾客时发生的行为,移植到舞台上后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山歌对唱原本与青年男女的婚恋不可割裂,就笔者看来现在只剩下曲调及即兴创编歌词而已。祝著节文艺会演的节目还受到社会所倡导的活动的影响,如近年来的流行的广场舞,笔者所考察的祝著节都有它的存在。
(四)民众参与活动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笔者认为,随着民族的融合,布努瑶被逐渐汉化,布努瑶人民参加祝著节的心态更加强调娱人性,娱神性尽管还存在但被极大减弱,如都安的祝著节,祭祖仪式做得很隆重,但密洛古歌就基本只剩下表演性了。铜鼓在布努瑶人的心中是极神圣,平日也不轻易拿出来敲打,但在祝著节中却被加入了更有舞台感的元素,如以原创音乐为背景音乐等,减弱了其宗教色彩,可见参与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笔者所考察的三场祝著节参与的民众都较多,有活动组织者,也有自发前来的村民,组织方刻意组织的商品展销会估计也吸引了大家前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大家参与的心态更多的还是考虑自己的心情,也级娱人性。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考察河池大化和都安的祝著节,掌握了目前两地祝著节举办的基本情况,如内容、形式的构成等。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尽管存在着文中所述的各种问题,但依然不影响祝著节是布努瑶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承载着布努瑶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责任这一结论。
注释:
①宾丽燕:《都安布努瑶古歌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北方音乐》,2017年版第6期,第52-55页。
②满丁华:《祝著节与布努瑶的族群认同》,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版。
③满丁华:《从祝著节看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广西巴马布努瑶祝著节为个案》,《 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版第3期,第108-111页。
④农品冠:《祝著节散记》,《民族艺术》,1987年版第4期,第142-146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