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2018-01-11潘晓芬
潘晓芬
摘要:高校教学由传统基础技能训练,逐渐扩展到实践技能、素质养成的综合性全面建设。合唱指挥,作为高校的音乐教学重点模块,在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上受到了课改的强烈冲击。为了加强合唱指挥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高校在教学理念上要加以创新,基于学生主体认知层面展开教学模式的建设,从而保证合唱指挥教学策略的完善性与全面性,为音乐合唱领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指挥人才。鉴于此,本文在新时期教学思想的引导下,就合唱指挥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探究出能够显著提高合唱指挥的教学方案,为培养高素质合唱团队提供指挥人才做储备。
关键词:创新视域 高校合唱指挥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100-03
一、合唱指挥的具体内涵
指挥在合唱表演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指挥人员的素质表现能力,是决定和唱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在音乐合唱领域中,所谓的指挥不仅仅局限在音乐节拍的掌控上,更多的是侧重于音乐情感与内涵的展现。在合唱作品演艺中,主要融合了指挥者对于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并根据自身对于作品内涵的掌握,就音乐作品进行再次创作,促进合唱作品情感、艺术的丰富。同时,由于合唱这一音乐表演形式的复杂性,参与合唱的主体是众多音乐作品演绎形式中人数最多的演唱项目。受到合唱环境复杂性的影响,合唱过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指挥人员的专业强度与专业素质建设面临着较大挑战,因此指挥人员在进行合唱表演指挥过程中,单单靠音乐节奏、节拍的掌控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合唱效果的。指挥人员需要从节拍掌握升华到情感融入,使和唱表演更具有感染力与影响力,在合唱指挥中发挥出超强的专业水准,从而为听众提供情感、艺术内涵丰富的音乐合唱作品。
二、合唱指挥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丰富了高校音乐教育开展形式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有序开展,传统音乐教育在表现形式上便显得过于单一,而合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音乐课程内容与音乐内涵,确保了音乐教育的实效性。合唱在音乐潮流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背景下,多种合唱比赛类型应运而生[1]。因此,实现合唱课程在音乐教育中的内容扩展,这一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的音乐潮流发展需求。作为合唱表演形式的主体,指挥人员在合唱表演中的地位,与演唱人员同等重要,二者在合唱主体结构的占比上并列第一,高校务必要加强合唱指挥的素质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标准的指挥技巧,有助于合唱表演效果的整体提高。
(二)强化了高校学生艺术展现力
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发挥支撑作用的无非是活动指挥,加强合唱指挥,对于高校学生在艺术活动的组织与执行上呈现出极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合唱指挥技能的掌握,使音乐表演整齐划一。在丰富的学校文艺活动中,通过合唱指挥技能的运用将歌剧、诗歌联唱等演唱主体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進行规范化调整和优化[2]。在合唱指挥技能的引导与支撑下,能提高学生在音乐领域的艺术展现力,更是能提高学生音乐学科整体修养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了社会精神层面的整体进步
伴随着人们艺术审美层次的加深,在音乐作品的赏析功能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将合唱指挥贯彻到音乐课程教学中,实现了高校学生音乐技能的有效建设和拓展。在超高水准的合唱指挥下,将任意一种的音乐作品表现形式进行规划化,从而在保证音乐作品演出成功的基础上,增加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感染力。这对于满足人们艺术赏析标准,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革新合唱专业教学策略的具体途径探究
(一)合理选择合唱音乐曲目,扎实学生指挥功底
素质教育推崇学生自主性发挥,旨在通过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合唱指挥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潜能。合唱指挥区别于其他音乐课程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考察着学生的节奏感,更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肢体与大脑的协调性建设。保证在指挥过程中能够掌握指挥动作与指挥技巧,并在指挥过程中侧重于音乐节拍的控制,使合唱与指挥在表演上相得益彰。在此,需要强调一点,教师在传授指挥技巧时,要侧重于音乐节拍技巧的掌握,其中,具体的音乐节拍主要在起拍、预备拍以及收拍等多个节拍环节的掌控上[3]。此外,在加强节拍技巧强化训练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指挥课堂的灵活性,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通常,互助式教学在节拍训练中应用强度较强,以优生带弱生,保证指挥技巧强化训练效果的有效性,以及技巧掌握能力的均衡性。
首先,在指挥技巧传授之前,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热身。保证肢体放松,为接下来节拍的掌控,以及动作的契合做好训练准备。在合唱指挥中,起拍与预备拍是两大重要因素,更是决定合唱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这两部分节拍掌控技巧的训练,包括在起拍、预备指挥时间的掌控上,要加强时间感知能力[4],避免因错过起拍环节,发生整个合唱演唱因节拍失误,导致整个合唱失败。
其次,学生除了要掌握节拍的掌握技巧,更要加强观察力等额外专业素养的有效提高,尤其是在合唱中每个合唱者的行为表现,都代表着某些含义。指挥人员需要做的是,在未知的条件下,清楚并准确地分析出合唱者的动作含义,并利用指挥优势,给予合唱者一定的暗示,从而将合唱失误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加强学生指挥思想建设,促进音乐情感融入
在合唱教学环节,单靠指挥技巧的掌握是不足以支撑指挥素质建设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指挥课程教学改革时,要从心理、情感角度多层次加强感知教育,从而保障学生在指挥过程中能够展现更加良好的专业素养。首先,就合唱指挥姿态要进行规范化建设。在指挥过程中注意手势指示清晰,方便合唱者准确地领会指挥人员的实际意图,避免因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而出现合唱失误的问题。endprint
其次,教师在进行指挥实践教学时,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唱人员所具备的演唱状态。通过网络资源搜集,以及常识性的了解,可以发现合唱者在进行歌曲表演中,常以丹田之气发声,最终实现歌曲的技巧性演绎。在掌握合唱者的演唱状态时,学生以此为依据优化指挥技能训练,全面为合唱人员提供优质的指挥服务。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指挥状态的规范化。向学生具体传授肩、肘等指挥动作连贯性的掌握,以最佳的状态执行指挥服务[5],避免在合唱指挥中因状态不规范而出现现场指挥慌乱,或者指挥失误的问题发生。
(三)结合合唱指挥需求,优化呼吸技巧
指挥动作的规范,离不开呼吸习惯的调整与优化。因此,教师在指挥授课过程中,应侧重于学生呼吸习惯的优化,引导学生通过肋骨扩宽而加强呼吸练习。在进行呼吸强化训练时,学生以吸气的肌肉控制呼气的排出[6],从而保证学生在参与合唱指挥过程中,呼吸保持平稳,这也是保证指挥动作到位以及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同时在进行肋骨扩张呼吸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气沉丹田的呼吸方式,只有这样,在进行超耗能的指挥动作时,保证氧气供应充足,避免学生因指挥过程中体能消耗過大,而出现呼吸不畅,阻碍指挥动作的规范性建设。可见,掌握正确的呼吸,能够为合唱指挥提供能量,确保合唱表演顺利完成。
此外,学生在掌握呼吸技巧的同时,更应侧重于发音技巧的掌握。通常,嘴唇微张,口鼻共同吸气状态下的发音形式,比较适用于合唱表演[7],再拉长声带的基础上,实现合唱音色的调整与优化。
(四)循序渐进,展开阶段性的指挥技能培训
在以往的合唱指挥训练中,受到课时安排以及内容复杂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指挥训练出现严重断层,导致学生在合唱指挥技巧的掌握上仍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综合指挥素养的显著提高。因此,教师要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要过于追求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指挥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地,循序渐进的指挥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扎实指挥功底,最终实现指挥技巧的全面性、系统性的掌握。
首先,要求学生针对节奏简单且兴趣度较高的音乐作品进行指挥练习[8];其次,单靠课堂上的指挥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生活姿态与指挥标准相符合,在面对合唱指挥挑战时能够表现自如,以更加优秀的表演姿态投身于大规模的合唱指挥中。此外,一定强度的实践训练,也是提升学生指挥素养的主要学习路径。
参考文献:
[1]周砚馨.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创新[J].艺海,2017,(05):94-95.
[2]张昕鹏.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6,(17):31.
[3]陈伟,朱艳.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J].戏剧之家,2016,(21):179-180.
[4]李金波.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6,(16):258-259.
[5]谷露.浅谈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发展[J].音乐时空,2016,(04):157-158.
[6]余瑞.浅析高校合唱指挥教学[J].大众文艺,2015,(09):214.
[7]刘玉.新时期我国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大舞台,2013,(10):203-204.
[8]周颖.改进高校合唱指挥教学策略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5):94-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