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尝试——让数学课堂闪烁智慧之光

2018-01-06邵维

考试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操作兴趣

摘 要:尝试教学理论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它主要采用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幼儿兴趣、情感为主线,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协作、整合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活动材料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在活动前,教师要设计好精简化的教学语言,引导幼儿正确探究;同时教师要重视活动评价的有效性,提升幼儿在主动探究中所获得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我获得了一些体会,本文就尝试教学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作简单的阐述,以期共同探讨!

关键词:尝试教学理论;幼儿数学教育;兴趣;操作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要创设体验式、活动化教学情境,建构主体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其实深究我们的课堂教学,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一局面,虽然老师注意了引人的技巧,有激趣的成分,但幼儿的活动是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有秩序地进行的,授课方式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我们急需要寻求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幼儿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创设有助于幼儿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因此,我觉得邱学华先生提出的尝试教学理论和方法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的特点,也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科学方法。

二、 尝试教学的基本内涵

“尝试教学法”顾名思义是让幼儿先试一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幼儿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讨论,在幼儿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尝试教学的精髓是尝试,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

幼儿尝试活动教育的教学模式示意图:

提供环境条件→提出尝试题→幼儿第一次尝试练习→幼儿讨论→幼儿第二次尝试练习→幼儿再作讨论,教师归纳→活动延伸或第三、第四次幼儿尝试练习

三、 尝试教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实施条件

尝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在尝试学习中得到成功。当然,也不乏失败的课例。在开展数学尝试教学以来,我们也获得了些许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在开展数学尝试教育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思考:

(一)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尝试教学活动可以利用教室区域环境,环境是开展尝试活动的主要环节。所以,老师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环境和自然的条件。例:在开展数学活动《比一比谁高谁矮》中,为了让孩子们能理解“高”“矮”的含义,我找来了许多的动物图片、实物,把图片布置在墙面上,把实物放在操作区,让幼儿观察、比较、操作。最后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说谁高谁矮,理解高矮的概念。平时经常创设一些丰富低结构的材料,多提供半成品的游戏材料,开设益智区、数学区,让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进行尝试性游戏活动,使幼儿创造力及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展。

(二) 开展生动有效的尝试活动

在数学活动中,数学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会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很多孩子不能理解数学的原理及概念,怎样让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呢?让孩子主动进入到学习中来呢?这就要靠老师平时课堂的经验积累以及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活动。多让幼儿去观察、尝试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在《图形乐翻天》活动时,让幼儿先试着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让孩子在动手自主操作中认识图形,开拓思路,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在拼一拼、摆一摆中创造出新的物体。如:引导孩子用几何图形拼贴出城堡、大树、汽车、小动物等。最后在图形上添画出瓢虫、飞机、西瓜等,进一步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三) 提供丰富适合的尝试材料

丰富的尝试材料是幼儿进行尝试的物质基础。所以我在区域活动中的益智区投放了关于数学类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材料尝试游戏。如点子排序、数物图片、纸牌,幼儿通过数物大小排序、接龙玩牌、数物拼图游戏、钓鱼、数学点卡片等感知数学的概念。我们会根据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程度及操作能力分层次地投放材料,让孩子有新的发现,提高幼儿尝试的兴趣点,兴致越来越浓。这样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逻辑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 创造灵活多样的尝试机会

尝试是创造力的基本品质,幼儿天生好奇心强,喜欢看一看、试一试、动一动。因此,在平时的教學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可以摆一摆、拼一拼、动一动、试一试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眼、脑、手、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如:“认识数字7和8”活动,我采取“请小客人”的游戏形式。“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我又说:“小客人想请小朋友来握握手。”这下,小朋友们的情绪高涨了起来,都想上去和小客人握握手,再如:《谁多谁少》的数学活动中,我给幼儿准备了两组物品,然后我问幼儿:“你发现杯子多还是碗多?”孩子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发现碗多,它们占的位置大。”有的说:“杯子多,因为杯子小,看上去少。”在活动中我没有刻意地告诉孩子们问题的答案,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活动,了解并理解了量词“多”和“少”。

四、 尝试教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实践效果

在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排队》中,我在中七、中八两个班中进行了实验,一个班使用尝试教学法,一个班使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如下:

在同一个教学活动《小动物排队》中,中七班运用尝试教学法,老师讲授时间为5分钟,幼儿尝试操作8分钟,讨论交流7分钟,巩固练习3分钟,最后中七班幼儿掌握率达95%;中八班运用传统教学法,老师讲授时间为10分钟,幼儿尝试操作5分钟,讨论交流5分钟,巩固练习3分钟,最后中八班幼儿掌握率达75%。从上面的实验结论中清楚地看到,采用尝试教学,虽然教师讲解的时间减少了,但幼儿掌握知识的效率明显提高了。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也深深体会到数学尝试教学所起到的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对尝试教学的运用与研究,我们深深感受到:尝试学习是智慧的前提,是智慧的基础,同时尝试也给数学教育带来动力,给数学活动注入活力。我们相信,在快乐的数学尝试教学中,幼儿一定能智慧成长!

作者简介:邵维,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操作兴趣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儿童数学学业求助的有效方式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