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养老”新模式发展前景的探索与分析 ---
2018-01-05张晴杨笑笑倪艺榕季彤
张晴 杨笑笑 倪艺榕 季彤
摘 要: “抱团养老”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改革创新活力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有着其他传统养老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本文在借鉴中外有关项目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新兴的“抱团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老龄化;抱团养老;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0-0181-02
一、 “抱团养老”的发展背景及现状概述
21世纪,许多国家进入“银发时代”,各国各地区不断寻求符合自身情况的社会化养老模式。美国以社区养老为方向发展养老事业。法国将养老服务投放市场,政府从中引导。日本推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强调家庭赡养功能,同时发展老年产业。新加坡提倡老人与子女同住,维持三世同堂的居住模式。北欧国家,如丹麦、瑞典等国养老完全由国家承担。在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以及市场化的养老机构仍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社会流动加速,一些市场化的养老机构收费大幅度提高,让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及市场化的养老机构受到强烈冲击。原先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以房养老这几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渐庞大的养老需求了。于是,一种新型的会员制养老模式——抱团养老应运而生。
抱团养老,旨在立足于共享经济大背景,凝聚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有识之士,弘扬共享体意识,迸发新亮点,绘制新蓝图,共同打造全中国品质最好、最全面的养老服务平台,持续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使老年人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目前,它的核心服务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配置爱心超市,为老年会员提供低于市价的生活用品;二是配备老年学堂,帮助老年人士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圆梦新生活;三是开设聚乐团,为志趣相投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活动平台;四是开办寿道堂,免费给老年人提供营养调理、养生指导等生活服务,分享养生理念。
我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着力加强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着力改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支撑条件,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在共享经济大环境下,“抱团养老”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共同体意识,有望优化和提高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破解养老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且,社会上一直有众多有识之士在对养老进行探索,给了我们一些借鉴经验,使我们不必完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深入挖掘并尝试探讨相关的解决方案,规避风险,帮助抱团养老事业尽可能少走弯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均衡建设养老体系,加强抱团养老涉老法规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抱团养老”的优势
(一)抱团养老有利于缓解传统养老模式单一固化的局面
传统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我国“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普遍存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堪重负,空巢化凸顯。同时伴随社会现代化的出现,“家庭人”日渐被“社会人”取代,家庭养老功能也在不断弱化。机构养老也是社会主要传统养老模式之一,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但是就目前大部分的养老机构来说,仍然存在床位供给不足、费用昂贵、医疗服务水平不达标、忽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等问题。目前老龄化乃至高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以维系,而抱团养老作为一种新的理念与养老模式,其机制灵活、操作方便。更是以老人自发组团“共同生活、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形式增加老年人晚年生活方式选择的多样性,打破传统养老模式单一固化的局面。
(二)抱团养老可以有效促进“积极老龄化”
中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第一、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关注点由“健康老龄化”转换为“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号召老年人自信、有尊严地享受晚年生活,依照自身需求参与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而抱团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受到老年人的追捧,一方面在于抱团养老可以帮助老年人根据职业背景、文化素养、生活习性等接触、选择抱团养老对象。老年人通过相互护理、互助行动,实现爱人在身边,好朋友在对面的美好生活局面,以此改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抱团养老能够有效引导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致力于老年观科学化、时代化。养老并不等于护理,养老应该是退而不休,老年人优雅且自信地步入老年生活实现快乐养老。
(三)抱团养老实现“低成本”互助,减轻子女负担
不断上涨的房价、竞争激烈的职场和日渐上升的生活成本,让80后、90后不堪“赡养”之重。子女限于时间、精力、物力无法对家中老人给予更多的照顾,“养儿防老”逐渐成为过去式,几代同堂、含饴弄孙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抱团养老是一种“低成本”互助的养老模式,既不需要承担养老院高昂的费用,也无需子女占用大部分生活工作时间进行陪伴就可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同时,抱团养老缩短了老年人独处一室、百无聊赖的时间,老者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有利于在家庭式的情感关怀薄弱的情况下建立友情网,并以此避免社会隔离。
三、 “抱团养老”的劣势
(一)抱团养老不成体系,缺乏政府兜底发力
抱团养老模式中老年人的养老资金一般来自养老金以及政府补助。在国家老年抚养比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金以及政府对老年人的养老补贴一般只能用于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此一来,抱团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安全就比较容易成为老年人甚至是老人与子女之间矛盾的爆发点,而且,一旦在这一点上爆发矛盾,往往会对老年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抱团养老这种养老模式一般情况下只能解决老年人的一般生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但是和其他养老模式相比,抱团养老的养老模式缺乏政府在多个方面进行兜底,比如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抱团养老的监管等方面。
(二)抱团养老的封闭性阻碍了外部联系
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中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而目前抱团养老作为新兴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各方面尚未发展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抱团养老就缺乏进行权利的维护与权益保障的力量。与此同时,抱团养老所依靠的是老年人内部的情感联系,并以此作为关系联结的纽带。在这种基础上,抱团养老老年群体往往就不希望与没有情感联系的外部人员进行交流,这就对社会组织帮助抱团养老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力。然而在现实实践中,一方面,抱团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并未实现与社会相关非营利组织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孤立地发展的情形,另一方面抱团养老的发展大多都是依靠该老年群体的内部力量,很少实现与社会力量的融合,这种力量分散的发展形式就更不利于抱团养老的进一步发展与问题解决。总的来说,抱团养老在发展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其本身以情感为关系联结纽带的特点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
(三)抱团养老覆盖面窄
抱团养老最初就是一些下乡知青年老时结伴养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它以老年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将老人们聚集到一起,相互扶持进行养老。在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是抱团养老模式的发展基础。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逐渐淡化,仅有少部分人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的情感联系。除此以外,抱团养老模式下一起生活的都是老年人,比较适合于身体相对健康的老年人,对于那些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不太适合,其他老人没有义务也没有精力照顾这类老年人,这种就比较适合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抱团养老相对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的群体覆盖面就比较小。
四、 发展“抱团养老”新模式的实施策略
四十年栉风沐雨艰难玉成,我国终于取得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长足进步,而今迈入社会的转型时期,我们也应该正视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新思路,团结一致,积极探索发展抱团养老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一)完善抱团养老体系
时代在进步,要发展抱团养老,就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要构建完善的抱团养老新体系,要打破桎梏,整合资源,调动各阶层的力量,倡导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帮助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公民之间灵活协调、合作共赢的抱团养老现代化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首先,中央负责制定保障养老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并为养老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接受中央的领导,在遵守中央指定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养老基本方案,为抱团养老提供指导,帮助规范抱团养老。其次,企业可以开发养老社区、养老产业,在盈利的同时,协助抱团养老工作的进行;社会上的媒体部门、第三方组织宣传抱团养老的注意点、可行性和先进性,为抱团养老出谋划策,帮助抱团的老年人制定团队规范,化解纠纷,同时呼吁年轻人敬老助老,为抱团养老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最后,老年人应该转变思路,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组成抱团养老的小团体,追求美好的老年生活,年轻人应该支持老年人抱团养老,同时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帮扶老人的志愿活动。
(二)完备养老制度建设
解决纠纷,规范抱团养老,离不开制度的支撑。美国政府出台《社会保障法》《美国老人法》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福利法案,对老人的收入、医疗、服务、居住和娱乐等进行法制规范管理,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该完善与养老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根据情况出台针对老人的优惠政策,并发放养老补贴,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支持社会兴办抱团养老社区,坚持抱团养老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优先规划与养老有关的社区医疗设施和各种老年人娱乐设施,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三)“一条龙”式养老产业链
“银发经济”时代,要发展抱团养老,还要依靠企业发展住房、餐饮、出行、娱乐、保健等养老“一条龙”产业。同时抱团养老可以吸收社区养老的优点,政府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养老社区,社区内房屋可以采用组合小套房等有利于老人抱团生活的房屋模式,社区内配备老年娱乐设施、爱心超市、爱心食堂和定点出行大巴等,在社会上形成以老年人互助自理养老为基础、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为支撑、企业发展老年产业为依托、社会志愿服务为补充的抱团养老模式。
五、 “抱团养老”的发展前景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已有2.31亿,占我国总人口比重的16.7 % ,其中有1.5亿老年人的年龄已在65岁及以上,占了我国总人口比重的10.8 % 。现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持续加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会选择家庭养老,但他们的子女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导致老人“空巢”,十分失落和孤独;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思维也在发生转变,他们也希望能寻找到一种更独立、更高品质的养老方式。基于抱团养老互帮互助、形式多样的优点,我们团队认为,抱团养老模式是符合时代潮流、有望突破现今养老困境、十分可行的一种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泓冰.“抱团养老”呼唤更多帮扶[N].人民日报,2018-05-31.
[2]青连斌.“抱团养老”的利与弊[J].人民论坛,2018(6).
[3]候蔺.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积极养老的实践探索[J].老龄科学研究,2017,5(12).
[4]任炽越.社会各方应扶持“抱团养老”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17(14).
[5]刘一伟.互补还是替代:“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基于城乡差异的分析视角[J].公共管理學报,2016,13(4).
[6]陆丽敏.新时代背景下建立抱团养老机制的实施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8(18):54-57.
[7]杜晓,丁靓琦.有人向往有人心存顾虑 “抱团养老”有哪些风险点[J].决策探索(上),2018(2):50-51.
[8]孟凡丽.对同质群体“抱团养老”现象的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7(32):22-25.
[9]肖雅玲.关于“抱团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7(14):164-165.
[10]刘景瑶.关于“抱团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分析[J].管理观察,2016(2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