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的理性思考

2018-01-05兰小云

职教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摘 要: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发展自信的重要抓手。然而,作为一种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以研发为主的产教融合模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面临着如何协调好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研发与教学的关系,以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的现实问题。为此,需要建立行企校协同发展机制、教学与科研协调机制、工程项目无界化运行机制、权益分配与信息沟通机制等。

关键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兰小云(1978-),女,江西樟树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1-0056-04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资源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挑战。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如何创建优质高职院校,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提高高职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增强高职院校的发展自信,培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内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基于该中心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的基本现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从事关键技术和新一代产品研究开发活动的专门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1 年我国提出“企业集团建立自己的科研中心或技术中心”要求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根据认定单位的级别,技术中心可分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凭借行业、企业或普通高校的资源,与其合作共同申报并获准在校内建立国家级、省级或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而依托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合作模式。从本质上讲,该模式是一种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一种以“研”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企校合作模式,属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模式。在该模式下,高职院校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融教学、研发、生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企业则通过与院校合作获取技术创新智力资源,获得技术创新与应用收益,实现长远的发展。这种模式将提升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改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传统认识,使高职教育的“高”名副其实。

在高等学校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提出建立25个“工程研究中心”(ERC)的计划。目前,在我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比较多见于在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在高职院校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山东、江苏、河南、重庆等省市开始有国家级、省级或地市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户高职院校。例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职业学院的山东省曲霉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的山东省船舶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林业职业学院的河南省果园管理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的重庆市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既为高职院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创造了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极好条件,也为高职院校如何建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效利用中心资源培育人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毋庸置疑,在校内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为高职院校搭建服务社会平台、“双师型”师资队伍锻炼平台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帮助学校实现技术应用服务与专业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及人才培养相结合,优化专业、培养师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行业地位。然而,作为一种在我国高职院校尚处起步阶段且对研发要求极高的产教融合模式,如何获取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是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如何获取资源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获取合作资源、共建合作关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青睐或追求的合作方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行业和区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1],是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高职院校可为行业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急需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和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而奠定高职院校在行业中和社会上的地位。然而,无论是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是省级、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亦或是企业的技术中心,对研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以及依托单位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工艺设备等基础设施和场所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如何聚集各方资源获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校内建立的批准是创建这一产教融合模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如何处理好研发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其自身应有的职能,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功能便是“研”——技术研发。在校内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在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中得到锻炼,加速向集“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经营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其学术水平、研发能力以及专业理论水平都将得到提高,专业技术视野也将得到拓展。然而,这些教师在研发过程中所获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以及工程实践案例等如何应用到教学中、如何转化为有用的教学项目、教学案例,即教师的研发过程如何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技术标准如何与专业教学标准相结合、技术成果如何与教学应用相结合,也是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如何处理好研发项目的跨学科关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项目往往是跨学科的合作项目,涉及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并且整个项目研发过程包括项目开拓、项目研制、成果推广、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项目的学科交叉特征和完整的研发过程使得项目不仅需要吸收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发人员,还需要吸收来自企业界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此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常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各个项目对人才、学科(或专业)、技术、设备的需求各异,运用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也有所区别。这些都要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不能一成不变,要随时根据项目研发需求的变化而吸纳需要的各种人才。这就对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挑战。如何创新管理机制,汇集各方资源,有效落实各项研发项目的开展,发挥1+1>2的整体效应,是高职院校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产教融合的又一问题。

(四)如何处理好参与主体间的权益分配关系

权益分配是组织合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易于发生矛盾与分歧的问题[2]。各参与主体关系处理不好容易导致参与方合作破裂、合作项目难以持续发展。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中,学校、企业和技术中心三方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绩效评价,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且以成本收益作為绩效评价标准,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且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绩效评价标准,技术研究中心追求技术研发成果且以成果转化效益为绩效评价标准。因此,在项目实施中如何实现产、教、研结合的平衡点,使得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学生的人力素质提高、中心的研发效益,实现三方共赢和真正的产教研融合,是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如何处理好技术成果的产权归属、工程化成果产生的利润在各参与主体之间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

三、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行企校协同发展机制

如前所述,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需的高标准要求是我国高职院校现有条件很难满足的。因此,为申报获批在校内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职院校需要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甚或是普通高校,整合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共同申报与建立。为获取行业、企业和其他高校等外界的支持,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首先,院校领导要具备开放办学的理念、开阔的视野格局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其次,专业要具有特色、处于领先地位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相吻合,要与工程中心的研发任务相关、与企业经营业务相符;再其次,要具有高水平的研发力量,具备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声誉和地位的专业带头人或技术领军人物;最后,要具备较好的实验实训条件且具有进一步改进的实力和条件,能够满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建设需要。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可成立行企校合作委员会,作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最高管理机构,实行合作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由合作委员会负责审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开发方向和发展规划、聘任及考核中心主任和专家委员会成员等。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执行行企校合作委员会各项决策。

(二)建立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创新校内岗位聘任制度,协调好学校整体教学工作量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工作量之间的关系。《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提升,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三种专利获得数由2012年的5984项增加到2016年的21867项”[3]。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的同时,教师研究能力的差异化以及高职院校教学任务繁重等实际情况仍然存在。为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可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将教师岗位设置为“教学型”教师岗位和“科研型”教师岗位,并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将“科研型”教师是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教学项目设计等方面发挥了技术前沿信息指导作用作为对其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其次,搭建平台,定期沟通研讨,处理好研发与教学的相互结合。例如定期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学术报告等,由工程中心研发人员向学校教师介绍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标准和应用情况等,拓宽其他教师的专业技术视野,扩大科学研究给教学带来的效应;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技术研发人员与教师共同研讨,将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标准,将不涉及保密的技术研发成果、工程实践案例等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或教学案例。

(三)建立工程项目无界化运行机制

在工程项目的运作上,可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管理机制。“无界化”(Borderless School)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原院长林靖东先生在对各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经验进行思考和总结后而创建的一种有效管理机制,它倡导的是学院各部门之间实现无障碍合作,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完成所研发的科研项目[4]。通过这种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可实现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根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项目的特征,可从三个层面来实现无界化的运作与管理。一是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打破专业、院系、教师之间的界限,由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教师交叉组成相应的研发团队,实施校内科研团队的无界化管理,同时合理设置校内教学院部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机构。二是建立校外研发合作体系,联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借助外脑共同完成研发项目。三是构建行企校深度融合体系,利用相关行业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平台资源,来满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科研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资源的需要。

(四)建立权益分配与信息沟通机制

技术研究中心是一种特殊的合作组织,是校企共建的经济实体。作为一个合作实体,更加强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维持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了保持这种长期的稳定性,就必须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建立公平合理的权益分配方案。例如股份合作制、股权分配制、股权激励机制等。通过具有法律效应的契约或合作协议等方式,来明确合作各方的权益[5]。包括:合作各方应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技术成果的署名;技术成果应用后产生的货币收益的分配比例;知识产权的归属;合作中获得的意外奖励的分配等。以此来确保合作各方都能在合作中受益。此外,还需加强学校、企业和技术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例如,充分利用各种工作例会交流信息,使三方对相互之间的工作进展情况、发展方向、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难有所了解,随时提出意见、提供相关信息、调整工作偏差;利用各种非组织形式的沟通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如建立专门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信息、组织经常性走访、开设相关论坛等。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让三方都能了解到其他组织的需求和作用,从而尽可能达到三方利益的平衡。

总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教融合模式是一种高级阶段的产教融合模式,是最为紧密、也最能产生成效的行企校合作模式之一,对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提升其社会地位和行业地位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然而恰恰是其注重研发的功能特征,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如何有效利用其研发功能促进人才培养的挑战,毕竟任何一种产教融合模式都是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开拓思路、创新体制机制,以使该模式能真正成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用以“炫耀身份、地位”的砝码。

参考文献:

[1][美]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5.

[3]姚寿广,经宝贵.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

[4]李继友,范琳,魏文良.高职院校创立科技发展公司和技术研发中心的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4):31-34.

[5]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