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2018-01-05高振发张保伟

职教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高振发+张保伟

摘 要:实地调查统计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非常强烈,并且创业目的也很明确,但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不够,对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不高,在校期间对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也不重视等。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面的保障,学校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社会给予更加充分的肯定,学生自身也应该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型社会。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作者简介:高振发(1962-),男,吉林延边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保伟(1986-),男,河南郑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1-0044-05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浪潮。在职业教育新常态下,为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创新创业大浪潮在学生群体中的可持续推进。

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是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同时还是江苏省唯一的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圆区内各院校大力推进专业集群、名师集聚、教学质量、共享平台、机制创新等“五大工程”建设,职业教育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一、創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回顾

(一)国外研究综述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在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方面起步普遍很早,并且发展迅速,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创新创业教育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首次提出将产业界和学术界相结合,并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在其资金资助下,第一批学生创办了美国的惠普公司。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在1982年创立了美国“创业教育联盟”,支持所有中学和中学后职业教育项目増加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早在1998年,德国提出“独立精神”的口号,建议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努力,为创业者提供各种环境和便利,以引导每届20-30%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样在1998年,日本开始在小学中就发起了“早起会”,从小锻炼小孩子的创业意识和动手能力,现在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完善和灵活。在英国,45%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强调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开启创业意识并提升创业能力。欧洲国家分为以巴黎中央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方式、以阿姆斯特丹为代表的社区型培养方式和以剑桥、牛津为代表的城市型培养方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方面。曹胜利从创业教育开展的源头与整体发展方向上明确指出了培养创业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法和路径。他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把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作为动力,不断推动创业的科学化,增加社会财富。刘沁玲(2011)在分析创新型创业个体特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多层次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以及广泛的创业指导网络,使教育、培训和指导三个创业学习的主要来源相互补充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思路[1]。

2.实证研究方面。在实证研究方面,马永斌,柏喆(2015)梳理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清华大学的创业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融合的角度,以打造一个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樊丽明(2016)通过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法、强化师资队伍、支撑创新创业环境四个方面,在上海财经大学探索了“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3]。贺瑛等(2016)认为唯有通过“创新—创业—产业”的全链条战略,方能够做到“创客—创业者—企业家—产业家”的全链条培育。中山大学创新谷从源头上解决了社会创新力的释放,又为社会持续地创造成功企业[4]。胡剑虹(2016)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创业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5]。

从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体系完善,成功率高;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则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特点为:起步晚,发展较慢,创业意识薄弱,创业成功率偏低。

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

(一)研究过程

本文通过在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内的5所高职院校内,随机分别选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接本同学)和个别已经毕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问卷400份,去除无效问卷之后,共得到有效问卷391份,问卷回收率达到100%,问卷有效率高达97.75%。

(二)研究方法

研究小组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特意设计了针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背景调查篇、创业教育篇、创业认知篇和创业意向篇共4大部分。

(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样本背景调查结果与讨论。为了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分别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职院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接本同学)和个别已毕业同学进行了问卷调研,具体情况详见表1。

调查问卷样本统计显示:性别比例基本均匀,其中男生占到57.3%,女生占42.7%。对于自己身边是否有同龄好友或同学创业的数据显示,有51.7%的同学身边有同龄好友创业,只有48.3%的同学表示身边没有人创业。

2.创业教育调查结果与讨论。由于课题研究需要对比各个年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重要度以及个人的创业意向,因此,问卷回收统计按年级进行了分类,以便于做数据的对比研究。

在创新创业教育调查模块,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学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程度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在分年级统计数据之后,按照李克特量表法分为5、4、3、2、1五个等级计算各个年级对于同一问题的得分,具体结果详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1)在对创新创业的了解程度方面,大四(接本)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最为深刻,得分为3.7143;其次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而大二学生对创新创业了解得分最低。(2)在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程度调查方面,大一学生得分3.6481,足见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大一新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期待和重视。已经毕业学生得分3.4444,说明毕业生在社会上创业后,不论成功与否,都对在校期间的课程有较好的评价,并且希望能运用到实际创业过程中。(3)在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方面,由于各个学校的课程安排不一样,因此,全部学习完课程的大三学生对其认可度和满意度最高,达3.5062分。

3.创业认知调查结果与讨论。在对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调查(见表3)中发现,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数据高达近68.35%,由此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大三的近42%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能力可有可无,有待后续进一步跟踪研究。

在大学期间,学生们认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与否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大四的同学认为得到了很大提升和有一定提升的比例高达近80%,是已经毕业同学的两倍。说明大四学生一方面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认可度较高,并从中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在大学期间,经过理论和社会实践,积累了一部分的创新创业经验,为毕业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相反,大二学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不关注创新创业能力,大三有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有待后续继续跟踪研究探讨。

4.创业意向调查结果与讨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整体兴趣度较高,积极性较强。其中大四学生的创业意向最为强烈,得分3.7143,这是由于临近毕业,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大一学生的创业意向得分3.7037,排在第二位,这主要是由于大一刚刚进校园,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来讲,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相反,已经毕业学生的创业意向最弱,得分仅有3.3889,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在创业过程中;另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同学没有赶得上大学生创业的国家优惠政策,毕业后已经找到了相对稳定相对满意的工作。

创业首要目的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回答为了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人数占了39.5%,其次是为了解决个人就业问题的占了30.81%,再次是为了经济目标的占22.29%,为了其他目的的占7.41%(详见表6)。此项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同学在学校学习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课程后,对创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想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解决就业问题,而不是把实现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

学生创业意向的调查统计显示,不同年级的同学所选择的创业领域也不尽相同(见图1),从年级同学的最高选择比例来看,大一同学选择最多的是网络IT方面(24.07%);大二同学选择最多的是服装相关行业(24.61%);大三同学选择最多的是餐饮行业(23.26%);大四和已经毕业的同学选择最多的同样是服装相关行业,所占比例分别是28.57%和27.78%。

从创业领域来看,网络IT创业选择最多的是大一大二同学,选择软件相关领域进行创业最多的是已毕业学生,选择新闻媒体广告等领域最多的是大四学生(14.29%),选择餐饮行业比例最高的仍是大三同学,同样,选择娱乐行业创业最多的也是大三同学(17.44%)。

(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够。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处于迷茫状态,尤其是大一和大三学生,对于创业处于迷茫状态的高达48.15%。由此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远远不够。当今不少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处于“做生意”的层面。学生普遍认为创业跟自己的关系不大,重点放在了理论学习和各种考证方面。此外,家长由于资金问题、观念问题和其他原因,对孩子创业持反对意见的也较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强。调查发现,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都比较强烈,但统计显示有24.46%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并且还有17.08%的学生不关注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说明高职院校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或者其他社团活动上,忽略了创新创业能力对毕业后找工作,特别是对创业的重要性。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其次是学生创业思维的缺失;最后是学生创业实践的有效性太低。

3.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课程的满意度不高。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程度和满意度评价整体不高,认为有无创新创业课程无所谓的学生高达46.35%。在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方面,學生的满意度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师是由学校就业辅导员教师经过简单培训担任的,没有系统的创业知识,也没有创业实践和经验;第二,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部分院校为了迎合国家政策每周开设两节创业课程,更有学校只是把创业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第三,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相脱离。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创业理论课程,并且在校内或校外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基地,但是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巧妙衔接起来。

4.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困难较大。万事开头难,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更不例外。学生在刚开始创业时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全国各层次高校都在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讲,在学识等方面跟研究生、本科生相比较,有着较大的差距,这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资金扶持、社会认可度、部分企业的合作意愿等方面均不占优势,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困难较大。

三、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思考

(一)政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规范比较欠缺,法律保障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和需求。虽然各级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但是,真正切实落到实处仍存在困难。调查统计显示,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生对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期盼最大的是资金的支持,其次是加强创业指导和培训。因此,可以进一步加大优惠政策,降低享受创业优惠政策的条件和门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绿色通道。

(二)学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学生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程度和满意度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了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方面可以从创业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创业师资力量等软件方面、引企入校或创业启动资金等方面着手,切实为学生创新创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首先,应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创业课程,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创业课程教学效果。其次,可以尝试创业导师制度,由创业导师对创业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再次,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服务机构的资源,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更大的便利。最后,学校建立创业基地和平台,加强创业实验室建设、多举办大规模的模拟创业大赛、提供创业培训和名人创业讲堂等。

(三)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更加充分的肯定

万事开头难,大学生创业也不例外。因此,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家庭方面,应该从家庭角度给予孩子一定的创业指导和心理上的鼓励,并帮助学生做出可行性的、科学的决策,而不是一提起孩子创业就唉声叹气,甚至不抱任何希望。社会方面,应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更应该对创业起步者以机会、认可和肯定。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者才会越来越有信心,才会一步一步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最终成功创业,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学生对自己的创新创业应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高职院校学生跟本科生和研究生甚至是社会人员创业相比既有劣势也有优势,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有清晰的认识。首先,要有信心,其次,要摆正心态,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地退缩。再次,创业是一份艰辛的历程,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艰苦创业和吃苦耐劳的准备。最后,学生创业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并一致保持感恩的心。

参考文献:

[1]刘沁玲.基于创新型创业个体特质分析的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新思路[J].学术论坛,2011(5):184-189.

[2]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50.

[3]樊丽明.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财经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83-87.

[4]賀瑛,等.基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构建——以中大创新谷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6(2):48-51.

[5]胡剑虹.高职生自主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6):68-72.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职院校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