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现状调查

2018-01-05周玉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次者认知率血源性

周玉梅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及防护现状调查

周玉梅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并进行防护现状调查。方法选取本院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现场调查与问卷调查方式明确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及其防护现状。结果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主要职业暴露损伤为手术患者合并乙肝疾病、合并艾滋病疾病与针刀意外损伤,其职业暴露损伤主要原因为防不胜防、防范意识不足、操作不当及工作疲乏。医护人员对患者体液、血液与排泄物等感染源的认知率为94.9%,对患者与医护人员双重保护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1.1%,对血源性与非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双重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3.7%,对多种隔离措施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6.2%,对潜在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2.4%。结论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仍有较高的职业暴露损伤风险,其形成原因较复杂,虽然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有较好的认知程度,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其防护培训,以全面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不仅与患者抢救治疗效果具有紧密关联,其操作质量也体现出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2-3]。手术室医护人员同患者的接触程度较为密切,经常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及排泄物等物质[4],在手术过程中也较易发生医疗器械损伤,从而对医护人员健康形成严重不良影响。本研究通过针对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开展调查,旨在分析其职业暴露损伤问题及其防护现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25例,女性54例,年龄25~53岁,平均(38.7±3.6)岁,医生34例,护士45例,初级职称26例,中级职称39例,高级职称14例,专科学历6例,本科学历38例,硕士学位30例,博士学位5例。

1.2 方法

1.2.1 现场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方式了解79例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与职业损伤状况,分别包括近3个月中手术患者合并乙肝疾病、近1年中手术患者合并艾滋病疾病、近1年内发生针刀意外损伤。同时,根据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情况总结其主要发生原因,具体包含操作不当、工作疲乏、防范意识不足与防不胜防等。

1.2.2 问卷调查方法

将我国卫生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作为调查指导,以《标准预防调查问卷》为工具,分别对79例医护人员开展临床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础资料、职业暴露损伤问题以及形成原因等部分,基础资料中涉及医护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以及工龄等内容;职业暴露损伤问题包括:①对患者体液、血液与排泄物等感染源的认识;②对患者与医护人员双重保护的标准预防认识;③对血源性与非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双重标准预防认识;④对多种隔离措施的标准预防认识;⑤对潜在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标准预防认识。要求医护人员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作答,完全了解计1分,不了解或不清楚计0分,合计分值为5分,分数≤2分者为不合格。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调查结果

根据表1,表2所示,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主要职业暴露损伤为手术患者合并乙肝疾病、合并艾滋病疾病与针刀意外损伤,其职业暴露损伤主要原因为防不胜防、防范意识不足、操作不当及工作疲乏。

表1 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调查结果 [n(%)]

表2 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的原因 [n(%)]

2.2 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损伤的防护现状调查结果

根据表3所示,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患者体液、血液与排泄物等感染源的认知率为94.9%,对患者与医护人员双重保护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1.1%,对血源性与非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双重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3.7%,对多种隔离措施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6.2%,对潜在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标准预防认知率为92.4%。

表3 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损伤的防护现状调查结果 [n(%)]

3 讨 论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手术室医务人员均存在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其手术对象不乏合并艾滋病、乙肝病毒感染等传染病患者,并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应用多种类型的刀、针,极易发生针刀意外损伤,一旦其手术患者存在传染病,便会发生职业暴露损伤问题。有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因素较多,认为明确其职业暴露风险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护宣教措施有利于抑制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

本研究选取我院79例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现场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了解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风险以及防护现状。通过调查发现本组医生中近3个月中接触乙肝患者0~4次者15例44.1%,≥5次者19例55.9%,近1年中接触艾滋病患者0~3次者31例91.2%,≥4次者3例8.8%,近1年内发生针刀意外损伤0~3次者6例17.6%,≥4次者28例82.4%;护士中近3个月中接触乙肝患者0~4次者21例46.7%,≥5次者24例53.3%,近1年中接触艾滋病患者0~3次者40例88.9%,≥4次者5例11.1%,近1年内发生针刀意外损伤0~3次者8例17.8%,≥4次者37例82.2%。根据其结果可见手术室医护人员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暴露风险,易发生职业暴露损伤问题。通过进一步观察可见防不胜防与防范意识不足是职业暴露损伤的主要形成原因,而大部分医护人员对患者体液、血液与排泄物等感染源、对患者与医护人员双重保护的标准预防、对血源性与非血源性感染疾病的双重标准预防、对多种隔离措施的标准预防以及对潜在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标准预防的认识程度均较高。虽然大部分医护人员均能良好认识职业暴露损伤问题,但临床防护执行程度稍显不足,这主要与其工作量繁重、压力大等存在密切关联。为抑制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医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预防培训,感染控制部门要强化管理力度,及时更新手术室防护用具,增加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预防观念,全面教育各种类型职业暴露风险的预防方法,特别加强对新入职医务人员的关注程度,同时定期开展职业暴露风险预防的考核工作,促使最大程度降低其职业暴露风险,确保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仍有较高的职业暴露损伤风险,其形成原因较复杂,虽然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有较好的认知程度,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其防护培训,以全面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1] 李 源.手术室护士HIV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2(13):1162-1164.

[2] 林 华,余丽君,袁 慧.行为控制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95-96.

[3] 毛爱娟.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6):41-42.

[4] 王 慧,马京华,杨荣芳,等.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7):1670-1672.

R472.3

B

ISSN.2095-8803.2017.27.053.02

猜你喜欢

次者认知率血源性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提升作用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护理专案对癌痛患者爆发痛控制的影响
无偿献血人群的中医体质状况研究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白内障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