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自我防护
2018-01-05刘洋,袁梅
刘 洋,袁 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妇产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自我防护
刘 洋,袁 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妇产科,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妇产科护理核心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加强规范化培训和规范工作流程;增强护理人员和病患沟通。新的防范措施实行前后对医院的病患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新制定的防范措施的实施显著的提高了病患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后护为病患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优质服务,值得进一步推广。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医学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医学模式得到了医患的共同认可。护理质量的提升成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提升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遵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利于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维护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但随着患者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和妇女的安全和个人隐私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和综合分析,同时提出自我防护措施,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护理人员资料
本院妇产科共有护理人员22人,全为女性,年龄24到42岁,平均(29.47±10.12);学历:本科10人(45.45%),专科12人(54.54%);职称:6人为主管护师(27.27%),16人为护师(72.72%)。
1.1.2 患者资料
2016年妇产科疾病患者1062人(48.54%),产妇1126(51.46%);2017年妇产科疾病患者1325人(51.33%),产妇1256(48.67%).
1.2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2.1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是安全隐患的第一要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两大方面。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往往是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履行职责,按要求执行管理规章制度和妇产科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等,都可能形成安全隐患。另外,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是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之一[1]。
1.2.2 患者因素
妇产科病人组成复杂,包括新生儿,产妇以及妇科疾病患者,同时病情复杂,可能涉及诸多病人隐私。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往往需要病患积极配合和支持,如果病人的个人素质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差,易造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
1.2.3 管理因素
核心制度制定不当,落实不严是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岗位轮换和交接班是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人员安排不当形成妇产科护理不到位易发生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核心制度的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是防护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中之重[3]。
1.2.4 护患缺乏沟通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中最复杂的科室之一,集产妇、新生儿和妇产科疾病为一体的特殊科室妇产科护理人员往往容易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使病人无所适从,此时很容易发生护理纠纷[2]。
1.3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1.3.1 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不仅包括职业素养,同时应包括法律意识,规章制度,人际交往和心理素质的培训。加强医患沟通,确和病人以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引导护理人员学法、懂法、知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4]。
1.3.2 规范核心制度,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每周晨会不定时提问核心制度的相关内容,使大家对核心制度了熟于心,实际工作中监督核心制度落实情况,高危时段做好警示。
1.4 观测指标的统计学检验
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前后的护理质量。采用R 3.4.1软件对不同组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对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通过实施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前后数据采集,医院的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比较
3 结 论
随着社会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医疗需求和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是提高妇产科工作中护理管理水平,保障孕产妇的安全的首要任务。本文提出的相关防范措施,经过对比试验,证明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5]。
[1] 周 丽.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2,21(2):123.
[2] 王凯红,卢立锦.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61.
[3] 刘 葳.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3):146.
[4] 梁 英,孙芳霞,周春兰.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335-2336.
[5] 蔡瑾瑾.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旬刊,2010,23(11):4382-4383.
R248.3
B
ISSN.2095-8803.2017.27.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