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改良操作的效果观察
2018-01-05孔慕贤
孔慕贤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改良操作的效果观察
孔慕贤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提高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680例使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入住1-33床的患儿300例,实验组为入住34-68床患儿380例。对照组采用BD公司培训的操作流程,右手持针翼刺入血管后,操作者用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撤针芯,固定,接输液器。观察组采用改良后操作流程,旋转松动,把针翼和Y接口转向右边,Y接口在上面,针翼在下面,刺入血管后,单手操作,右手食指后推针翼,拇指前推Y接口送导管,撤针芯约0.5cm,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左手一直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撤针芯,固定,接输液器。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天数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防针刺伤型留置针的穿刺手法穿刺成功率高,延长了留置天数,有利于减少职业暴露。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改良操作流程;单手操作
儿科大部分收治是婴幼儿,由于年龄小,不合作使治疗有困难,而静脉给药是儿科各种疾病必不可少的治疗途径。留置针在血管内的外套管为平口的软管,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滲,不易脱出血管,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1]。儿科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的一大难点,由于小儿血管管径小,同时穿刺时患儿剧烈患哭闹、躁动等不配合,使护士在进行此项操作时,难道较大,穿刺成功率不高,家属的满意度下降。因此对安全留置针操作流程进行改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使用安全型留置针静脉输液患儿1360例,男780例,女580例,年龄1月~12岁,穿刺部位为头皮静脉前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桡静脉、肘正中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入住1~33床的患儿600例,实验组为入住34~68床患儿760例。住院患儿均使用BD公司生产的飞玛TM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Y型)。
1.2 方法
1.2.1 穿刺方法
1.2.1.1 对照组 常规准备并消毒皮肤,根据飞玛TM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的使用说明及BD公司培训的操作流程,左手持针座,右手持针翼,旋转松动套管,检查针尖及套管尖端完好,持针翼以15~30度角直刺静脉,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继续进针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心约0.5cm,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撤针芯,固定用无菌透明敷料作密闭式固定接输液器, 记录日期。
2.1.1.2 实验组 采用改良的操作方法,操作者实行右手单手完成操作过程,助手或家属固定患儿,旋转松动,把针翼和Y接口转向右边,Y接口在上面,针翼在下面,刺入血管后,右手食指后推针翼,拇指前推Y接口送导管,撤针芯约0.5cm,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左手一直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座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撤针芯,固定,接输液器。操作者的左手一直绷紧部位的皮肤,让被穿刺的血管位置不变,这样单手操作可避免针芯穿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固定用无菌透明敷料作密闭式固定,接输液器,其余步骤同对照组。
1.2.2 评价方法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1次成功为穿刺成功,其余均作为失败[2]。两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时间,留置标准,输液通畅,抽吸回血无阻力,套管留置时间72~96小时,无静脉炎(穿刺部位疼痛伴红肿或沿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发生,局部皮肤无改变为留置成功,滴速过慢为输液不畅,局部肿胀为渗漏[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和趋势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安全型留置针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
从表1可见:实验组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静脉穿刺方法安全型留置针留置天数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穿刺方法留置针留置天数比较
从表2可见:实验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经趋势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改良操作流程的依据
静脉给药是儿科患者的主要用药途径,更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在救治过程中使患儿得到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4]。由于多数患儿穿刺时不合作,使穿刺次数大大增加,这既给患儿增加痛苦,又易使浅表静脉受到破坏,使以后的静脉穿刺更为困难。同时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而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急、危重患儿抢救的成功率和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5],也是患儿家属关注的问题。实验组对操作流程进行改进,即不使用双手操作,而且使用右手单手操作,右拇指向前推Y接口,右食指后推针翼,退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操作者的左手一直绷紧穿刺部位皮肤,让被穿刺的血管位置不变,血管保持伸值,不会蜷缩、左右滑动,避免针芯穿破血管导致失败,这方法大大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98.4%),减少了人力和穿刺次数,有利于保护血管,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减少了潜在的医疗纠纷,减轻病儿痛苦及家长、护士的心理压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3.2 静脉留置针留置天数延长
置管顺利是留置天数延长的条件之一,实验组操作者的左手一直绷紧穿刺部位皮肤,让血管不滑动、蜷缩,导管顺利送入血管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h。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留置时间规定为7天,然而国内有报道套管留置5天内静脉炎发生率为零,建议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但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血管凝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6],我科使用留置针一般保留3-4天,到期拔除留置针,从另一静脉重新置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表2看出实验组的留置针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
3.3 有利于减少职业暴露
在儿科的临床工作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安全速,易于操作,不仅高效率维持患儿的静脉通道,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更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产品,防止针刺伤发生。国内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的双手上时常见到割伤,针刺伤等造成的伤口,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护护士医院的护士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不戴手套,所以进行开放式留置针操作时,可能会因针芯拔出时流出的血液而造成污染[7]。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改良操作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减少职业暴露。在临床护理上值得推广应用。
[1] 潘 红,杨淑梅,张红梅.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化疗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5-216
[2] 历传琳,陈英耀.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研制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7):472-475
[3] 孟 浩.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845-2846
[4] 刘淑华.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8):1985-1986
[5] 高红梅,周 霞,邓芳明.婴幼儿留置针置入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下半月版,2004,18(11):2042-2043
[6] 梁雁玲,赖苑蔓,萧丽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64-65
[7] 姜倩倩,吴月凤,来 娟等.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1):68-70
R473.72
B
ISSN.2095-8803.2017.27.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