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简约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7-12-28辛立梅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小学数学

辛立梅

【摘要】本文论述简约化课堂教学应紧密贴合数学的学科特质,在导入、探究、练习及反思等不同环节追求优质和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简约化教学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048-02

“文灭质,博溺心”,意为花样过多反而会掩盖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样存在着虚假繁华的现象,使得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儿”变得愈发淡薄,学生学得疲惫,教师教得辛苦。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去伪存真,删繁就简,以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引领学生掌握最宝贵的知识,让数学课堂达到简洁、清晰、流畅和深刻。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出发,紧密贴合数学的学科特质,在导入、探究、练习以及反思等不同环节追求优质和高效,打造简约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简洁导入,提升效率

将学习与一定的情境联系起来,将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利用既有经验同化新知学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着情境过多、过繁的现象,背离了情境教学的初衷,不但分散了学生有限的注意力,而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不必要的干扰。去情境化的简约数学教学,是指克制性地运用情境,弱化情境中无关因素的刻画和渲染,凸显数学学科应有的“数学味”,建立情境中的问题核心,强调问题引领在情境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高效地从情境中开启自主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在导入阶段在屏幕上出示了一只兔子和一只乌龟的卡通形象,然后与学生展开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现在又要举行龟兔赛跑比赛了,但这一次他们是沿着一个圆形的跑道来赛跑,并且兔子也没有睡觉,它飞快地跑啊跑啊,跑过了起点,又一次追上了乌龟。你知道兔子比乌龟多跑了多少米吗?这样的情境导入,教师没有设计可以去渲染童话的情境,更没有大费周章地采用动画的形式来开展教学,然而却较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本课的情境创设中,教师将认知起点放在路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上,并向本课新知开展迁移,让学生在思考中明确了兔子比乌龟多跑的路程,就是这个圆形跑道的周长,从而在短、快、准中实现了课堂导入的高效和简约化。

二、趣味探究,主动参与

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人化的思维标签越来越多。在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所引用的生活案例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远,诸如股票、买房、汽车销售等,虽然这些案例在成人世界里被津津乐道,但在儿童的眼中,只能是老师强给硬塞而来的生活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简约的课堂,就要从学生已有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蹲下身子”深入其中细致观察,去采撷让学生感兴趣的片段,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简简单单的“一把折扇”的启发下,将生活经验与数学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师首先将扇子稍稍打开,引导学生回忆“角”的基本概念,接着扇子再打开一些,提问:“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如果扇一扇,风就大了一些,怎样才能让它扇的风最大呢?”……在“风大小”与“折扇角度大小”两者的联系中,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环节:“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角的大小有关,那么正确度量角的度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梳理出“工具”和“方法”两条主线,从而让学生有条理、高效率地进入下一步的实践探究活动中。

三、有序合作,促进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展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而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但在实施合作学习实践中,教师往往会让合作流于形式,一方面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活而无序”,有的学生一言不发、心不在焉,有的学生只顾滔滔不绝,合作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教师成为了失去主导作用的旁观者,放任自流,缺少及时有效的介入。而简约课堂所实施的合作学习,不是提出一个问题后就抛给学生讨论,而是把握时机、强化指导、明确规则、给足时间,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面积相近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在布置“比较两者面积谁大谁小”的任务前,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切实、高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进行了如下铺垫:(1)方法点拨:用眼观察的方法不够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测量”“裁剪”“铺叠”等方法;(2)活动要求:①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将测量结果记录到记录单上;②动作迅速、分工合作;③比一比哪个小组用时最短,方法最简洁。在这样的预热和铺垫下,各小组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且都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在集体交流中,学生边汇报、边演示,充分经历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实践巩固,深化体验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概念与规律之后,就必须通过适当、适量的练习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在这一阶段,传统教学中依然普遍存在“指令化”的机械灌输方式,特别是在学生进行基础练习的起始环节,教师生怕学生行差踏错,各种启发和引导也仅仅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设的轨道上來;学生的实践与思考也往往是机械地去执行教师的一个又一个指令,这样封闭、僵化的实践巩固过程,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欲望,学生的活力难以发挥。简约课堂强调在练习巩固阶段“去指令化”,充分相信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思维,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巩固和深化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个性化、多样化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避免了指令化的僵化练习。如在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可以布置学生调查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的重量;在学习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节假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在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认识》后,让学生课后去查阅奥运会、阅兵式等大型活动的报道,关注参与活动人数等数字信息,进行读写练习;在学习了《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学校、小区附近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警部门制订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强调了数学运用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创新,将形式的简约与内容的丰富有机融合,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随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愈趋丰富多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也越来越繁杂,这样的课堂看似轰轰烈烈,但大多数都是冲淡了数学的本味,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简约化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多维中力求深刻,在积极贴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维层次的基础上,剔除不必要的“装饰”和“点缀”,形式求简、情趣求真、内涵求深、效率求高,从而真真切切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小学数学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