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2017-12-26潘美玲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学习兴趣

潘美玲

摘 要: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不仅使小学生在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动手操作的能力及观察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这种愉悦的体验性学习氛围,既能让小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为他们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验性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氛围

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等形成的阶段,在此期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辨别能力,然而随着接触到的抽象科学知识越来越多,他们急需简明生动的解释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未解之谜”。因此,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生认识科学、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将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的意义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众所周知,科学学科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衣食住行到工业生产,它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生活泼好动,处于一个很容易被塑造的阶段。在此期间,教师通过体验性的科学教学,可以轻易地将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抽象的科学知识教授给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这一学科的浓厚兴趣,进而使其在兴趣的引导下,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在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组织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科学在身边的实际应用,从而领悟到科学这一学科的魅力所在。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便是以蚕的生长变化过程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蚕生长的周期性变化。在这堂科学课上,科学教师只凭借文字性的阐述或者图片性的展示,往往很难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亲自饲养、照顾蚕宝宝,注意其生长变化,那么,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不仅会清楚地了解蚕的生长过程,还会体验到整个养蚕过程的艰辛、快乐。

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在不断地满足着自己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兴趣的驱动和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去发现自己身边更多“好玩”“有意思”的事情,从而在活跃的气氛中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新形势下,小学科学课堂承担着帮助学生初步建构科学概念的重担,小学科学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动脑思考的时候也要动手操作,比如,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到简单教具的设计、制作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

比如,在“物体的运动”一节中,学生需要自主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挖掘出了那些可能会影响小车运动的主要因素:坡度大小、坡面的光滑程度以及拉力大小等。在学生确定了自己的猜想之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制作不同类型的坡面,并使用不同的力度去检测不同的坡度、坡面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情况。

经过兴趣盎然的体验过程,学生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坡度、拉力的大小以及坡面的光滑程度,都是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这些条件,学生可以轻易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小车运动的规律,能够使其对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再比如,在“运动的方式”一课中,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做的实验和课件演示,体验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再让学生利用小木块、摆锤、橡皮筋、风车、皮球等自主实践,仿照图片上的方法让这些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认真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并用图表示出来。学生在做一做、画一画、议一议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得出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或路线)可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的科学结论。

这种体验性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锻炼和提升了他们动手、动脑交流能力的同时,还加深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记忆。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科学中许多的实践活动,不是凭借一個人便能够完成的。因此,在班级内,科学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基础上,将其分成“异组同质”的学习兴趣小组,并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拔出各个兴趣小组的领导人物。在进行科学体验性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兴趣小组都要想办法与自己的小伙伴默契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完美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学习任务。比如,在“骨骼”的体验学习中,科学教师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以“骨骼,比比我们谁了解得多”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人体中骨骼的名称,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写出的骨骼名字最多。然后由写得最多的小组向其他兴趣小组任意挑战:让被挑战的小组说出自己所写骨骼的特征或者是作用,被挑战小组说得越多越准确,得分便越高,超过挑战的小组后,便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任意挑战其他兴趣小组;倘若被挑战小组不知道正确答案或者回答错误的话,相应的分数便要奖励给挑战的小组。经过几轮的筛选后,最终由教师选出获胜小组,并给予鼓励或奖励。

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学生不仅会对骨骼的名称、作用及数量记忆得更加清楚、准确,还在竞赛的过程中,有效锻炼了心理素质,增强了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总之,在新形势下,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势,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且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渐渐地学会了学习、爱上了学习,同时,也使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储雪义.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学习科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

[2]黄天民,陶大伟.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训练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黄福英.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激趣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学习兴趣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