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的大学语文
2017-12-26叶奕翔
叶奕翔
“读屏”时代的大学语文
叶奕翔
进入“读屏”时代,以纸质阅读为主的传统大学语文课程,势必需面对着一些新的课题。首先是短阅读带来的冲击。篇幅短、时间短、浮光掠影,是读屏的特点。这种阅读一旦形成习惯,对于大学语文“长阅读”、“深阅读”的阅读要求就会产生冲击。其次是文字阅读的减少。读屏是多媒体式阅读,文字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而大学语文课的宗旨恰恰是训练大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运用和审美。再次,移动互联网也为阅读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所以如何扬长避短,把大学语文打造成高品质的汉语高等教育课程,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读屏时代;短阅读;大学语文
近年来,数字阅读持续增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从2008年到2016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连续上升:
图1 历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而在数字化阅读中,又以手机阅读为主要方式,到2016年,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了66.1%,成年人日均手机接触时长74.40分钟,其中47.13分钟用于手机阅读。[1]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屏”时代,正所谓“媒介即信息”。“读屏”不仅仅是阅读媒介的改变,也会带来阅读内容、阅读思维、阅读习惯的改变。阅读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进入“读屏”时代后,以纸质阅读为主的传统大学语文课程,势必要面对一些新的课题。观择其要者加以探讨。
图2 历年手机阅读接触率
图3 历年日均手机接触时长
一、短阅读与大学语文
短阅读,指阅读篇幅的短小和阅读时间的短暂,这是手机阅读的基本特征。受电池、光刺激、网速、费用等多种因素影响,手机阅读通常限于篇幅短小的文本,阅读持续时间也比纸质阅读短。虽然电子阅读器(如亚马逊的kindle)从技术上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但从目前来看,手机仍是数字阅读的首选:2015年,手机阅读接触率为60%,电子阅读器接触率只有8.8%,到了2016年,手机阅读时间由62.21增至74.40分钟,而电子阅读器使用时间反而由6.82分钟降至5.51分钟。[2]对于大多数“读屏”族来说,篇幅短、时间短、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成为阅读的特点,这就是所谓的碎片化阅读,阅读主题不集中,即使是同一主题也是零零碎碎地读完,所以短阅读往往也就是浅阅读。这种阅读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心态浮躁,缺少耐心。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大学生往往没有耐心细读课文;其二,虽然接触海量信息,但是过目即忘,焦点变化很快。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信息含量低,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在阅读内容上,按常识讲,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只是技术,传统的读物同样可以在手机上呈现,然而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在数字阅读中,读者对读物的选择趋向于同质化,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介绍,2015年数字阅读的特点是:阅读类型高度集中,玄幻、都市、仙侠等内容受追捧;作品同质化趋向明显,迎合市场作品偏多,缺乏新意。[3]当然,纸质图书市场也存在上述现象,不过,纸质图书市场中还有一种“常销书”,就是那些常读常新的经典著作,即如卡尔维诺所说的“正在重读”的书。而这样的书籍,在数字阅读中往往备受冷落。
短阅读和浅阅读一旦形成习惯,对于大学语文的阅读要求就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因为大学语文的阅读,在读物方面,包括很多严肃、经典、篇幅宏大的作品,在阅读时间方面,要求一定的持续性,要专注和深入地阅读,这样才能达到思辨性、系统性和深刻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此情形之下,大学语文课应该坚持“长阅读”“深阅读”的导向,结合课堂内容,确定阅读量,布置阅读任务,安排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形成读书报告,并将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课堂时间有限,阅读讨论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借助微信来进行,事实证明,这样的讨论,从参与的程度和讨论的深入来看,都比传统的课堂讨论要好,这又是“读屏”时代的好处了。
如果能坚持做下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短阅读带来的消极影响,养成阅读品味,体现大学语文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学教授内奥米·S·巴伦(Naomi S.Baron)在最近出版的《读屏时代:数字世界里我们阅读的意义》一书中认为:“与阅读消遣小说或一点书都不读相比,阅读严肃小说能让你更具有同理心,更具备社会洞察力。”[4]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已经引起了很多讨论,惟有拿出鲜明而独特的价值,才是大学语文的生存之道。大学语文是一门高级的母语读写课程,阅读、讨论、思考、写作,就是主要内容。
二、多媒体阅读与大学语文
作为汉语高等教育课程,大学语文需要通过大量文字阅读,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应用层面上,培养大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汉语的能力;在审美层面上,能够感受、欣赏汉语的美,而最能体现一种语言之美的,莫过于文学作品了,这也是大学语文教材、读本往往大量选用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总之,语言文字,是大学语文的核心之一。在传统印象中,读书,就是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然而数字阅读改变了这种认识,数字阅读是多媒体式阅读,其中包含大量图片、音频、视频,这样一来,文字所占的比例自然就下降了,文字阅读的量减少了,传统纸质阅读中的文字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一项针对广东省八所高校学生手机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多媒体(视频、音乐等)阅读占调查总数的32.6%。[5]这还是受到流量限制的结果,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实现或正在建设WIFI全覆盖,在WIFI随处可及的情况下,多媒体阅读比例将进一步上升。第十四次国民阅读调查也有类似的结果,有接近九成(89.1%)的手机阅读接触者选择将“微信”作为通过手机进行的主要活动,而微信多为聊天、收发文字、语音、图片等等。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读屏”让阅读变得更为轻松活泼,而文字阅读则大幅减少了。这对视语言文字为核心的大学语文来是一种挑战,读屏有可能加剧大学生对文字的不耐烦感,让大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变得迟钝。
在技术层面上,大学语文也应该像其他课程一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把课件做得生动活泼,让课堂变得有趣一些,课文变得直观一些。然而切不可舍本逐末,文字就是文字,它就是不那么直观的。在阅读教学中,大学语文应该坚持文字主导,坚持细读,把汉语的美讲出来,让大学生体会到。大学语文课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文字阅读的不可替代性,并不是说文字就一定比图片或视频更高雅,而是因为,文字是大学语文课的根,这门课的意义就在于训练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审美。若干年前,笔者在《大学语文不是娱乐节目》一文中提出过,不能为了追求有趣而把大学语文娱乐化,应该“营造读书的氛围,唤起日益迟钝的语言感受力和美的感受力。”[6]到了“读屏”时代,这一点更显重要。
三、便捷阅读与大学语文
如果说短阅读和多媒体阅读带给大学语文是挑战的话,那么数字阅读的便捷则为大学语文提供了机遇。
在数字阅读的时代,阅读材料的获取、存储、携带,都前所未有地方便,阅读时间、地点也都非常灵活,真正做到了“想读就读”。过去,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某本书,而图书馆的馆藏有限,肯定无法满足众多学生在同一时段的需求。所以常常出现借不到书的情况。在“读屏”时代,这就不成为问题了。只要组织得当,移动互联网完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此外,我们在讲课中会涉及很多阅读文本,这些材料如果全都出现在PPT上,不仅要无谓耗费很多备课时间,而且学生看得很累,还不一定看得清,这时只需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阅读准备即可。
日常阅读中,很多时候是为了获取知识、信息,不妨把这种阅读称为“常识性阅读”。过去,但凡查点什么,就需要跑图书馆,或者打开电脑,而在纸质书刊上查到的往往还不是最新资讯。大学语文课也经常需要进行常识性阅读,有了移动互联网,这就变得非常便捷,教师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来讲常识,而是布置课前的准备,让学生去了解相关的常识,到了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集中时间进行文献综述,评述已有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组织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疑问,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当然,在便捷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如:从百度得来某些“常识”,其可靠性是有问题的,这需要慎重甄别。有的学生直接用百度来代替自己的思考。又如版权问题,“读屏”族通常是不关注版权的,调查显示,手机阅读的大学生中,关注版权问题的不到30%。[7]再如,数字阅读有很强的交互性,为读者的交流、讨论提供了纸质阅读无法比拟的便利,这是好事,但是阅读自有其独立性和个人性,不仅需要交流,还需要独自的沉思默想,阅读变成频繁的社交行为后,就少了必要的沉潜。
总之,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阅读。不过,传统的纸质阅读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20.20分钟,比2015年略有增长,有51.6%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纸质阅读并没有过时,更没有被读屏所取代。大学语文并不排斥“读屏”,而是利用其长处,修正其短处,把“读屏”与纸质阅读结合起来,既要让移动互联网服务于教学,又要坚持阅读的纯正品味。在读屏时代,守护汉语文化的优雅与优美。
[1][2]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17-04-18/doc-ifyeimqy2574493-p2.shtml.
[3]高亢、刘硕、商意盈.读屏时代,影响何在[N].人民日报,2016-04-14(12).
[4]内奥米·S·巴伦.读屏时代:数字世界里我们阅读的意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5]王洪华.广东大学生手机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M].图书馆研究,2014.
[6]叶奕翔.大学语文不是娱乐节目[J].粤海风,2008(5).
[7]刘亚,蹇瑞卿.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
G642
A
1671-6531(2017)11-0066-03
叶奕翔/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教研部副教授,博士(广州510230)。
郭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