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视域下绘本读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12-25吕玥萌

江苏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多模态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摘要】英语绘本作为一种融合文字、图片、色彩等元素的多模态语篇,在讲故事的同时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绘本阅读教学前,教师可利用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多模态资源介入,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利用多模态多向互动,让学生预测文本大意。

【关键词】多模态;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读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12-02

【作者简介】吕玥萌,南京市银城小学(南京,210000)教师。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呈现信息的方式。适宜儿童阅读的语篇,如活页文选、杂志、绘本等,正由单一的文字模态向着文字、图片、图表等融合的多模态语篇转变。英语绘本作为一种包含文字、图片、色彩等元素的多模态语篇,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下文,笔者将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来探讨多模态教学在绘本读前环节中的运用。

一、多模态教学的特点

Kolb和 Whishaw指出,视、听、触、嗅、味五个感官更准确地说“五个模态”各自接受和处理来自身体内部的信息或与外部互动时进来的信息。[1]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以达到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目的的教学方法,即多模态教学。多模态教学主要有如下特点:

1.借助多媒体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多模态教学融合了多种模态,比如:在文字表述内容的基础上,用图片呈现具体形象、用色彩表达情感态度、用音频提供地道的语言示范、用视频补充线索信息等。多模态教学主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环境,优化组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以欣赏活动为主的陶冶法让学生接受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并以此感受情感态度;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语言環境。

2.通过多模态教学,形成多主体间的互动。

多模态教学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互动,还有学生间、学生与问题情境间、教师与资源环境的互动等。比如:学生间资源共享,通过交换、讨论、合作等,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刻、全面的学习。学生与问题情境的互动是一种综合环境的互动,学生主动分析文本、观察图形、辨析声音;而教师和学习内容、资源的互动则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文字备课中,更多地体现在教师更新学习内容、选取学习媒介和设计教学活动中。总之,多模态互动是以学习内容为基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维立体互动学习系统,见图1。

二、多模态在绘本读前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1.多种感官刺激,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伊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绘本Bunny and the Monster读前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绘本的声音资料,让学生判断Who is there?中Who的叫声、脚步声以及兔子们闻声后的反应,学生一一细听。学生用耳朵接受文本信息,在没有其他感官刺激的情况下,集中发展听觉感官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事物、空间和情境的想象力。听觉感官的刺激会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让学生对绘本充满兴趣,渴望读之而后快。

除了听故事的体验,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语调的变化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比如:在绘本We Want to Be Supermen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在Free talk环节中简单交谈之后,突然以激情饱满的语音语调发问并以真实的Superman形象亮相,将氛围推至高潮。

T:Do you like Superman?Do you love Superman?Do you adore Superman?

like-love-adore是表达情绪的三个逐层推进的词汇,教师通过越来越强烈的语调实现对学生听觉的刺激,紧接着,教师突然脱去外套,以Superman的形象出现,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同时,教师结合口头和肢体语言两种模态,兴奋地说出I also adore Superman!并摆出Superman的招牌动作。这样的导入融入了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肢体语言模态,对学生形成了多种感官的刺激。生动的形象展示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多模态资源介入,激活背景知识。

导入环节可利用的多模态资源很多,比如:声音、音乐、板书、道具、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资源。针对特定的语篇情境和教学目标,教师应选取相应的模态资源进行课前导入。

以绘本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的课堂导入为例,教师呈现一些可爱有趣的动物图片,并请学生用英文描述图片上的小动物。

T:These animals are so cute, right?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For example,this is a cat. Cats like fish...

S1:This is a dog. I like dogs...

S2:This is a bird. Birds can fly...

学生发言踊跃,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激活了与绘本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视觉、听觉等模态资源大量涌入。

3.多模态多向互动,预测文本大意。

互动包括主体间的交流、反馈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多模态互动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师生与媒介互动的过程。在读前活动中,互动体现在窥视文本主题和预测文本大意上。

比如:绘本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的导入环节,在讨论完上述动物图片后,最后一张图片自然过渡到绘本封面,教师让学生尝试说出作者的名字和标题后,没有急于进入内容阅读,而是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讨论:

T:Who is this rabbit?

S: Zoe.

T:How is Zoe?

S1:Shes sad.

S2:Shes worried.

T:What is Zoe doing?

S3:She is looking for her friends.

S4:She is looking for mum.

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媒介互动,引入图片;学生与媒介互动,观察图片;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图片内容;学生与学生互动,分享与补充。如此,学生对文本的大意进行了细致的推测和讨论。

又如,在绘本Bunny and the monster读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say something about rabbits. 经过一番叙述后,学生对绘本的主题产生了丰富的想象。随后,教师用PPT呈现绘本封面,并提问How are they? What happened?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三只小兔子的神态和动作。学生的模仿本质上是与封面、与绘本主人公的互动,在互动中探究、推测绘本故事的情节。

多模态的互动将文本信息转化为真实的活动体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简单的预测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为后续的阅读环节做了铺垫。

绘本阅读前,多模态资源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拓展了思维,多模态互动引导学生观察、体验,预测故事大意,发展想象力。英文绘本的读前教学不应仅仅是简单的呈现与告知,更应是通过灵活的、多模态的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绘本的那一刻就爱上读故事并享受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KOLB BRYAN, IAN Q WHISHAW. Fund-

amental of Human Neuropsychology[M].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模态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提升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运用英文绘本,提升英语阅读效益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在快乐的英语绘本阅读中自然习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