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支点式学习策略构建语文教学新生态

2017-12-25陈林静

江苏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

【摘要】运用支点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新时期课堂的转型,有利于教师构建有意思、有意义的课堂,并走向智慧的教学。小学语文课堂以支点式学习为教学路径,其核心追求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支点式学习;生态特征;学力路径;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26-03

【作者简介】陈林静,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南京,211100)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萧伯纳说:“我们所期望看到的是主动追求知识的儿童,而不是受制于知识的儿童。”[1]教学中,学校与老师常常因“应试学力”的成就而忽略了“真实学力”的追求。应该明确一点,学习主权者的“真实学力”是一种发展性学力。[2]小学语文课堂以支点式学习为教学路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并把握关键之处,并由此采取适宜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一、价值指向:提升发展性学力的生态特征

1.学生自主掌控学习。

在应试教育的规训下,作为“学生”的儿童并没有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主动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独立性则是核心特征。支点式学习强调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团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挥团队的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通过多种课堂学习活动展现知识与能力的拓展、提升,倡导全体参与体验,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学会了什么,还学会了怎么做、怎么想;学生在学习后通过反思,明白“我是这样学会的”。

2.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课堂教学本质上就在于每个学生的愈益完满的体验的再造。佐藤学指出:“‘学习这一实践,是建构客观之关系与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同时是建构课堂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也是构建自身内部关系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3]支点式学习课堂的主要学习流程为准备性学习、针对性学习、延展性学习。教学过程是预习交流、以疑导学、解疑合探、展现提升、质疑再探的过程。在这种课堂上,每个学生不是被动而是能动地学习;不是竞争性而是合作性学习;不是靠单向传递、孤独地记忆知识,而是基于双向性、多向性地对话学习。

3.改变课堂管理方式。

支点式学习课堂采用“先学后导、问题探究、师生合学”的教学结构,通过展示型的问题对话学习。在支点式学习的课堂,我们还发现许多课堂管理问题消失了。那些以往在课堂上觉得无聊的孩子也没有时间捣乱了,都忙于活动与团队协作。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谁有学习困难,谁能迅速地掌握学习内容并进行挑战性学习。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在课堂交流合作中的礼仪与习惯。构建团队合作的学习机制,超越班级管理的组织形式,班级小组成为一个具有共同学习目标,共同成长愿景和学习策略的团队组织,教师也是团队成员,是充满导学智慧的“大同学”。

二、实践策略:找寻发展性学力的新路径

(一)准备性学习的路径

1.单元探究方案。

利用单元探究方案,开展以学定教的教学是支点式学习的特征之一。单元探究方案把教学内容有机地、模块式地组织构成。方案设计中准备性学习主要有字词理解、课文朗读、资料搜集、疑问梳理等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梳理;针对性学习内容主要是对单元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示质疑,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对课文进行简单圈画标注;延展性学习内容主要为拓展性积累与语文综合实践。单元探究方案把单元教学以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主题—探究—表达”,把“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学习”作为一个单元来组织。

单元探究方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行为程序单”,即让学生知道了是什么、弄清了为什么、学会了怎么做。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回顾学习过程,提炼学习方法,逐步养成用探究方案小结学习过程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2.新旧联系。

从学习科学的角度解读“学习”,学习应从混乱无序走向明晰有序。支点式学习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找理由、找依据,在寻找理由和依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品质。

低年级关注字理教学汉字,可以用“基本字带字”“部件教学法”,进行关联识字。理解词语有时可以抓住词语中关键字进一步理解重点字的联系,如“井井有条”“井然有序”,如果学生抓住“井”字,找到解词规律,就能轻松地举一反三。阅读理解中教师把表达方式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对比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将学生的阅读水平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学习能力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新旧联系能够促进学生学会系统思维。

(二)针对性学习的路径

1.核心问题。

为培养学生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明确问题分类,根据问题的层次来提炼和优化问题。针对可以查找资料或工具书的基础性问题,团队内部交流解决。针对发展性或提高性问题,根据提炼整合,团队合作探究,组际之间交流分享。

教学苏教版六上《鞋匠的儿子》,品味林肯言语中的智慧是这一课的难点。学生集中质疑,林肯三次简短的话为什么能使参议员们的嘲笑化为掌声?学生提炼的核心话题是:“寻找林肯语言中的智慧。”这种核心问题具有针对性。教学苏教版三上《金子》,学生的质疑集中在“彼得找到的‘真金到底是什么?”课堂上,师生共同提煉的核心问题是:“( )+( )+( )……=成功”。这种核心问题具有逻辑性与开放性。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会学、会想、会说。核心问题还可以是“问题链”,用问题链引导思维过程和思维活动。在“学”的视野中,核心问题一定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以及能力的提升,全都融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2.学的活动。

学的活动的价值就在于,掌握一个学生不能达到,需要伙伴才能得到解决和提升的学习策略。追求每个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效率,“协同学习”远比“同步教学”更有效率。[4]创设学的活动,需要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进行协同学习,同时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验。语文教学是以体验性为基础的学科,就是在听话、说话、读书、习作中学习做事、做人。

教学苏教版三下《恐龙》,教师把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复述转化成“我是小导游”的活动设计,学生选择一种恐龙设计导游词,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教师引导提升,学生抓住恐龙的特点,加上导游的表情、动作,可以用课文内容还可以加上自己查找的资料,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又如教学苏教版六上《詹天佑》,教师把学生合作探究的核心问题“詹天佑修筑铁路是采取了哪些办法?”转化成学的活动“小小工程师”,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工程,练习讲解示意图。一名小工程师讲解设计意图,另一名小工程师交流施工方案。教师引导提升,学生能利用文中精练的语言,说清楚工程的设计。学的活动其实是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趣味性强、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三)延展性学习的路径

1.思维导图。

支点式学习中,应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习。思维导图像一张网,把分散、凌乱而又相互关联的知识,通过联想,建立直接联系,并不断拓展延伸。例如,课文学习时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助他们理清文章脉络;复习时融入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解决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想法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就会变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笔记。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思维习惯,合理地运用它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思想者”,从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

2.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能发展学生自我反思技能和洞察力,让学生积极和内心对话,比较和对照,在学习经验中提升。[5]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我实际学到了什么?”“我是怎么学会的?”设置单元探究方案完善与反馈环节。通过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团队侧重评价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给予集体学习能力等级评价,记录在团队学分登记本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评价改进教学行为。

三、经验反思:实现发展性教学的生态环境

小学语文采用支点式学习在教学结构、教学形式与教学评价三方面都具有革新的特质。在支点式学习中,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安全、自由、多样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创造才能、决策才能、计划才能、沟通才能等可以更大地发展。

1.从模式到变式。

深入分析学习科学的学习观、教学观,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可以見出支点式学习小学语文期望为学生寻找到具体可行的学习新方式,提升学习能力。从模式到变式,支点式学习提供的策略是用学习目标引领自主学习;用好问题引导自主思维;反思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中自主建构知识……多种课堂教学策略,能够灵活运用。

2.从学会到会学。

支点式学习突出“学”而非教师的“教”,先学后教,让问题呈现与合作探究更有针对性。无论课内与课外都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大大增加了前进的动力。指导、帮助学生采取适合的方式初步发现、明晰学习的路径,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得见,让教学的黑洞敞亮起来。

3.从联系到创新。

支点式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有机关联。以文本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把文本、学生、教师紧密关联起来,把文本中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教师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关联起来,发展学生多元才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支点式学习更需要宽松的学习氛围,呵护学生创造的内部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子,激励学生自由想象,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所有的创造性思维都包含着问题解决。

以儿童的发展来思考课堂教学的问题极其重要。教学不仅是为掌握知识和技巧,更应当促进人的发展。维果茨基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语文教学应是为学生人生的教学。通过支点式学习让学生自主、自立,投入感情地学语文,学好语文,这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追求。

【参考文献】

[1]托宾·哈特.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

[2][3]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26-328.

[4]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4.

[5]E·詹森.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梁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76.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鞍山生态矿山平台构建的对策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