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英语绘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7-12-25施婷婷

江苏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思维能力英语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英语绘本有着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绘本,着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缜密性、逻辑性、创造性、发散性。

【关键词】英语;绘本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3-0014-02

【作者简介】施婷婷,南京市景明佳园小学(南京,210012)教师,一级教师,南京市雨花台区英语学科带头人。

思维能力是人们运用思维认识事物、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要依赖于感性的体验,而绘本中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弥补小学生生活体验的不足。下文,笔者以译林版《跟上兔子》绘本为例,探究教师如何借助绘本帮助学生建构认识基础和思维框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巧用插图,发展思维的形象性

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借助绘本图片的直观性,结合自身经验,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

观察图片,想象故事内容。笔者设计热身活动,课前了解学生与故事有关的知识经验,以实现自然的课堂导入。之后,笔者展示绘本中的部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预测、猜测、想象故事内容,让他们主动思考。比如:在绘本We Want to Be Supermen中,Vicky变成超人的过程,文中只有简短的一句“He jumps over the chair.”此时教师就可以设计Think and act活动,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看过的超人动画片中的情景,想象自己变成超人的过程。学生乐于表演该场景,他们穿上超人服饰,披上超人斗篷,利用风扇的效果,吹出飘逸的感觉,紧握拳头,然后从凳子上一跃而下,摆出英雄的姿势,仿佛自己就是绘本中的人物一般。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兴奋地讲出I am a superman!I can help people now!等。

环游图片,联想图片之间的情节变化。在图片环游教学中,教师可以抠掉图中的文字,组织学生快速浏览绘本中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猜测,理解绘本的情节。例如:在绘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下雪了,疲惫不堪的Vicky爬进大袋子里睡觉的画面;另一张是Vicky在家中醒来,家人和朋友都围绕在她身边的画面。笔者设计了Think and guess活动,引导学生想象这两张图画的中间发生了什么,学生进行了丰富的联想,奇思妙想纷纷涌现。对学生的联想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想象力的发展。

二、关注细节,发展思维的缜密性

绘本内涵丰富,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图片的对比和观察,学生能找出不同之处,发现图片之间的联系和发生变化的原因,还能对细节有充分的了解,如此,他们的思维自然也会越来越缜密。

关注绘本封面的细节信息。绘本的封面是绘本的核心信息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封面上的标题、人物、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观察封面以及预测故事内容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读前思考。例如:在绘本Cat and Mouse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Look and say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并回答问题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 Are they good friends?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happens to them?等。有些学生听过“猫和老鼠”不同版本的故事,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唤起他们的回忆,打开思路。对于学生的预测,教师不要立刻给出答案,应促使学生在后续学习环节中自己找到答案,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对比不同图片的变化差异。绘本图片千变万化。在绘本Can I Play with You?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Find and circle游戏,该游戏的规则和“找不同”相似。教师首先展示了两组图片,一组是小动物们拒绝和小象一起玩的图片,另一组是小动物们和小象一起开心玩耍的图片。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选择某一种小动物(monkey, duck, tiger)和小象的两张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圈出这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并用语言描述出差异。然后,笔者归纳了小象和小动物们在表情、语言、语气、态度、动作等方面的变化。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开展Imitate and act活动,指导学生在表演中突出各种变化。最后抛出问题Why do the animals change their minds?此时学生刚刚玩完游戏,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变化。经过缜密的思考,他们很容易发现小动物们发生变化的原因是Be polite.

三、整体教学,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绘本情节完整,图片之间的逻辑性强。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整体理解绘本内容,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绘本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利用思维导图,提炼故事内容主线。教学时,教师应依据绘本内容,设计风格各异的思维导图,实现信息的内化和重组,为学生理解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脚手架。

合作互补教学,还原情节发展顺序。合作互补教学适合于故事情节逻辑性强的绘本。具体做法是将阅读的语篇材料分成若干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随机地分发给学生,学生先自主阅读片段,理解文本部分内容,然后与他人进行沟通,从而对信息进行有逻辑联系的排序整合,最后将文章复原完整。例如:在教学绘本Treasures时,每个闯关游戏相对独立但却环环相扣、承上启下、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围成一圈,形成组与组之间的信息差。学生利用得到的故事片段,通过转码、动手操作、脑筋急转弯、数图形等闯关活动来破解“寻宝的密码”。在小组汇报中,笔者带领学生按次序共同闯关,让完整的故事逐渐浮现。

四、补充文本,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绘本里的角色形象丰富,个性鲜明。和图片相比,绘本的文字部分相对简洁,有许多未言之意。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未表达出来的信息,以对话、心理活动等形式表达出来。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化的个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已有知识、经验和经历不同,教师需要尊重他们对绘本的理解和认识差异。教师可以用对话促进学生与绘本的互动,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回答基于特定的绘本语境和自己的理解,教师要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以保护其创造性。例如:在绘本故事A Red Coat中,当小马的连衣裙短了,小羊的T恤衫小了,小鸡不想戴它的围巾时,它们分别说出同样的话“Oh yes! But I have a good idea...”绘本中没有将idea的具体内容写出来,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此处的留白说出绘本中省略号的内容以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对学生表达时的困難给予一定的帮助。

五、故事改编,发展思维的发散性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但是绘本故事的版本却只有一个。在绘本教学中,在学生对绘本有了全面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改编故事情节或结局。在每个独特的新版本中,学生对绘本中的角色会有更多的认同感,这样的认同感会促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学生阅读完绘本Travel with Abby后,笔者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象,一是在未来世界中可能出现的新事物,包括生活用品、武器、食物等,二是引导学生创编Amy和Jeff去远古时代的故事。

英语绘本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绘本素材,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思维能力英语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