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核心培养目标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7-12-14苏瑞丹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苏瑞丹

【摘要】本文首先将“职业素质+英语应用能力”双核心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紧接着就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希望能够给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双核心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 课程改革

一、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1.英语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部分课时设置都是交由英语教师自由安排分配,个人随意性较强,普遍存在理论教学课时多、应用实践课时少的现象,导致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低下,与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目标相脱节,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

2.公共英语教学模式陈旧。受传统英语教学理念影响,我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重教轻学,未能意识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过于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这不仅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严重影响了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还致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企业中的求职。

3.英语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据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公共英语课程教材如《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以及《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等等,这些教材的内容过多地偏向于学术性,整体结构也基本上都是由长篇学术性文章以及词汇和语法组成,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难度较大,且教材中所设场景并未能与学生专业领域以及实际生活相贴切,对于学生口语应用能力以及其他英语技能的提升并无太大帮助。

4.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往往仅凭学生的考试成绩,便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下定论。这对于本身基础较为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过于片面,无法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该阶段的学习态度、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对英语技能学习的程度,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妨碍了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二、双核心培养目标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1.科学调整理论、实训课时比重。为了突出高职公共英语的职业性,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必须将课时调整摆在首位,一方面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另一方面加大学生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并根据学生专业领域的特色,对学生开展不一样的实训教学,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运用水平,为我国社会人才需求做出贡献。

2.积极转变英语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我国各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摒弃陈旧的满堂灌教学手段,科学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原本枯燥无味的单词语句转换成生动有趣的动画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又如适度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面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能够看到自己的突破;再如积极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学习超市购物的基本对话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并将不同的对话分给各个小组,小组内各成员自由安排对话练习,最后由教师抽查小组进行场景模拟对话,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也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顺应了现代化教学发展。

3.优化公共英語教材改革。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首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落实好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就必须先优化公共英语教材改革。首先,一本好的英语教材必须明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在重视理论知识方面学习的同时,又不落下学生实践方面的锻炼。这就要求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以“基础英语+专业英语”为核心的指导下,优先选择能够更大程度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教材,同时也可安排学校相关人员以及社会企业优秀人才或专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自行编制适应本校学生发展的教材,以达到分类指导的目的,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最适合自己专业的教材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并让学生初步接触职业知识的学习,为未来适应职业生活做准备。

4.引进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原先的评价方式,在期末考核成绩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平时考勤、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课后作业以及口语应用考核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评定标准当中,并丰富期末考核方式,如根据不同专业以及职业要求,让相关企业人员参与出题,又或是丰富考试题型,以达到对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考核,同时也使得评定方式客观化、科学化、全面化。

三、结束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对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存在的弊端,理应不畏艰险,努力探索创新,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寻求出最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英语方式,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发展进程,为实现双核心培养目标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窦菊花.双核心培养目标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4):136-14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