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2017-12-11李广庆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温针肠镜溃疡性

李广庆

(河北省平泉县卫计局,河北 平泉 067500)

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研究

李广庆

(河北省平泉县卫计局,河北 平泉 067500)

目的:探讨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9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n=30)、温针组(n=30)和温-灌联合组(n=30)。应用黄土汤灌肠疗法对灌肠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温针疗法对温针组患者进行治疗,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对温-灌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与灌肠组患者和温针组患者相比,温-灌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进行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肠组患者和温针组患者相比,温-灌联合组患者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溃疡性结肠炎;温针疗法;黄土汤;脾肾阳虚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学者指出,UC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免疫力下降、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近年来,UC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医认为,UC按证候特点可分为胃肠湿热型UC、脾肾阳虚型UC、肝郁脾虚型UC、脾胃虚弱型UC。其中,脾肾阳虚型UC较为常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对3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病情符合《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2]中规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2)病情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3]中规定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3)年龄在22岁至78岁之间。4)签署了自愿参加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治疗依从性差。2)有药物过敏史。3)合并有肛门病变。4)合并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5)合并有精神疾病。

1.3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9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n=30)、温针组(n=30)和温-灌联合组(n=30)。

灌肠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6例;其年龄在22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38.21±6.12)岁;其病程在5个月至5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31.04±7.07)个月;其中有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5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例。温针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5例;其年龄在23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38.74±6.34)岁;其病程在6个月至5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31.63±7.25)个月;其中有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5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例。温-灌联合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年龄在24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38.67±6.81)岁;其病程在6个月至5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31.23±7.59)个月;其中有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5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例。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案

应用黄土汤灌肠疗法对灌肠组患者进行治疗。黄土汤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灶心土300 g、炒白术20 g、制附子12 g、黄芩10 g,焦生地10 g。如患者伴有气虚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党参20 g。如患者伴有便血的症状,可在此方中加入乌贼骨15 g、益母草12 g。水煎两次,去渣取汁400 ml。每天晚上使用200 ml的黄土汤药汁对患者进行1次灌肠。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d)。灌肠方法是:1)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将其臀部垫高。2)将药汁置于输液瓶内,对患者进行直肠滴注。3)每隔10min指导患者变换1次体位,使药液与其肠壁充分接触。应用温针疗法对温针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的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阴陵泉、天枢、三阴交等穴位处的皮肤进行消毒。2)用规格为0.3 mm×40 mm的无菌针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针刺得气后,在针尾加置艾条,燃尽后3 min拔针。3)在患者的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法进行辅助治疗。治疗方法是:取适量的细盐末填入患者的脐窝内,在盐末上加置枣核大小的中等艾柱,每次灸2壮,1次/d。治疗6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需间隔1d)。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对温-灌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灌肠治疗、温针灸治疗的方法与灌肠组和温针组相同。

1.5 效果评价

1.5.1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其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

1.5.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关于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结肠黏膜的溃疡病灶全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结肠黏膜的溃疡病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缓解,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结肠黏膜的溃疡病灶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用(±s)表示,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温-灌联合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5例(占50.0%),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50.0%)。温-灌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30/30)。灌肠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3例(占43.3%),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50.0%),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6.7%)。灌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温针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4例(占46.7%),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50.0%),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3.3%)。温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与灌肠组患者和温针组患者相比,温-灌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0.268,P<0.05)。

2.2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肠组患者和温针组患者相比,温-灌联合组患者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的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症状评分 肠镜评分 结肠病灶组织评分温-灌联合组 30 治疗前 13.76±2.67 7.93±1.06 7.62±2.68治疗后 5.33±3.63 3.60±1.88 3.40±2.65差值 8.43±4.14 4.33±3.01 4.22±4.46灌肠组 30 治疗前 13.26±2.25 7.86±1.13 7.30±2.03治疗后 7.30±3.73 4.60±2.67 3.80±2.93差值 5.96±3.84 3.26±4.15 3.50±3.52温针组 30 治疗前 13.77±2.32 7.68±1.13 7.78±2.64治疗后 6.33±3.62 4.50±2.21 3.68±2.35差值 7.44±3.85 3.18±3.54 4.10±3.26

3 讨论

中医认为,UC属于“泄泻”“痢疾”“腹痛”等范畴[5]。黄土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黄土汤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菌、消炎及止血等作用。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可共奏温补脾肾、调整阴阳、补益气血和固肠止泻之功。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灌肠组患者和温针组患者相比,温-灌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症状评分、肠镜评分、结肠病灶组织评分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联用温针疗法和黄土汤灌肠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症状评分、肠镜评分和结肠病灶组织评分。

[1] 林坚.中西药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新中医,2014,46(4):66-68.

[2] Bernstein CN, Krabshuis JH, Eliakim R,et al.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J].胃肠病学, 2010,15(9):548-558.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6):416-419.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2-134.

[5] 曹燕飞,朱向东.基于文献学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治法研究[J].中医研究,2013,26(10):73-75.

R516.1

B

2095-7629-(2017)9-0141-03

猜你喜欢

温针肠镜溃疡性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