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禺《日出》中陈白露的人物塑造与悲剧成因

2017-11-28张舒涵

青年时代 2017年30期
关键词:日出陈白露人物塑造

张舒涵

摘 要:曹禺是现代戏剧史上的著名作家,他坚持真实性的创作观,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他的作品处处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层次拷问,贯穿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蕴含着强大的生命热情与生命意识。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日出》《雷雨》《原野》等,本文就曹禺《日出》中陈白露的悲剧进行阐述。

关键词:《日出》;陈白露;人物塑造;悲剧成因

在曹禺《日出》这部作品中,核心人物是陈白露。在20世纪30年代初,纯真、自立、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的陈白露因受现实生活所逼迫,独自去天津闯荡,一步步沦陷为黑暗社会底层的悲剧人物,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在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生活环境中,以往恋人方达生的出现,激起了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过去感情的回忆,但她最终没能放下现在的一切跟随其离开。她拼尽自己的全力从地痞手中救下小东西,但小东西依然没有改变被卖入妓院的命运,最后选择上吊自杀。她把命运放在富商潘月亭身上,但随着潘月亭投机生意的失败及张乔治态度的突然冷漠,彻底把她推向了绝望的深渊。慢慢长夜,陈白露最终以喝下安眠药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悄无声息的离开人世。

《日出》揭露了20世纪上层社会对金钱和物质生活的肆意挥霍及人性的扭曲变异,深层次彰显了进步知识分子改革社会的困难性和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而陈白露的悲剧命运恰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改变社会所处的艰难环境。陈白露悲剧人生由很多因素形成,大体来看,主要由两方面形成: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一、陈白露的人物特征

陈白露具有自我认知,她完全清楚自己的生存境遇与变化,她非常真实,从不避讳自己对金钱的追求和奢靡生活的享受。她明白,生活要继续,钱是必不可少的,但她又是一个矛盾体,她沉迷于声色场所,又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她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丑恶的世界中,但她的物质生活都是依靠牺牲自己换来的,她从来没有害过别人。

陈白露也是美的,她认为,自己很像霜花,她热爱生活,很羡慕那些劳工,她希望可以如他们一般真实的生活,为自己的生存努力,她热爱太阳,但事实证明,这些都不属于自己,她已经沦入黑暗的生活中,万劫不复。

陈白露是善良的,在小东西出现后,她善良的人性开始涌现,她勇敢地救下了小东西,不惜再三恳求潘月亭。其实,陈白露的良心从来都没有泯灭,方达生的闯入再次促使陈白露自省,她慢慢地看到自己对光明的向往,了解了隐藏在自己内心中的善良。在自身的需求尚未满足的情况下,完全出于勇气和一时的冲动,未去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去保证自我的安全和小东西的安全,但善良的人格品质终于借着这一突发事件昙花乍现。救下小东西之后,陈白露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快和欢愉,“我第一次做这么一件痛快事”。然而,陈白露再一次陷入困境,对她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最终以悲剧收场。

曹禺先生从未放弃过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切和女性人物的关怀,在生活中提取女性角色的原型后,塑造出有生活实感的人物,这是曹禺的“真实戏剧观”。

二、曹禺《日出》中陈白露的悲剧成因

(一)外在因素

1.后“五四时代”的畸形社会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陷入无情的“现金交易”当中。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拜金主义盛行,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愈发的强烈。在这种金钱至上的社会背景下,陈白露虽然对自己充满了失望,但她还是逐渐受到社会的影响,变得利益熏心。然而,这种铺张浪费的消费方式和灯红酒绿的生活并未给她丝毫精神上的慰藉。精神的缺失是非常可怕的,所以,陈白露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逐渐走向死亡。

2.悲惨的人生境遇

陈白露本身就对这种拜金风气盛行的社会充满着失望,而她的身边还在不断发生着悲惨的事情。这些悲惨的事实就是让陈白露彻底绝望的导火索,从书中的叙述来看,陈白露悲惨的人生境遇有几个重要的节点。

(1)理想婚姻的失败

陈白露曾经有过一段婚姻,而且她对这段婚姻抱有十分美好的幻想。她嫁给了一位诗人,刚开始他们的婚姻充满着快乐和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生活开始趋于平淡、无聊。他们二人,一个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另一个不相信未来是美好的;一个拥有理想,另一个没有任何理想,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他们必然决裂。

(2)依附希望的破灭

潘月亭,一位有权有势的银行经理,是陈白露的主要经济来源。后来,潘月亭破产,无法再给陈白露提供经济来源,使得她奢侈的生活幻化为泡影。潘月亭的破产彻底摧毁了陈白露的生活信念。潘月亭在陈白露心中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神”被毁灭,对陈白露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3.处于弱势的女性地位

陈白露曾自述“出身,书香门第,陈小姐;教育,爱华女校的高材生;履历,一辈子的社交明星;父亲死了,家里穷了,做过电影明星,当过舞女”。这些自述显示出处于中上层社会中的女子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但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转变,所以,现实社会限制了陈白露对梦想的追求。

(二)外在因素

1.脫离群众的糜烂生活

陈白露一直都生活在旅馆当中,从未到社会中去,自然感受不到革命的力量。一直生活在黑暗的社会角落中,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她固步自封,不愿意与进步青年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造成了陈白露的思想十分狭隘和脆弱。精神的脆弱,是造成陈白露悲剧的一个重要诱因。

2.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包袱

陈白露,出身于地主官僚世家,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都带有小资产阶级属性。然而,现实与她的理想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导致她逐渐迷失了自己。她的理想是为个人奋斗,她从未把社会和群众放到心上,这种一味追求个人享受的思想在解放的道路上是行不通的。此外,作为小资产阶级,陈白露也是软弱、颓废的,最初,陈白露追求美满爱情和幸福生活,但无奈受到封建社会的阻碍,她逐渐开始走向堕落。她的这种转变,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颓废和自暴自弃,这种性格特征也注定了陈白露的一生将会以悲剧收场。

3.竹均的“复活”与意志矛盾

陈白露的生活态度充满矛盾,她明知自己开始走向堕落,但她仍然习惯出卖自己来换取金钱;她明明厌恶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她又不想放弃享受;她明明已经疲于应酬,但她仍然流连在灯红酒绿的场所。她的心中充满矛盾,于是,死亡就成了她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案。

三、结语

从陈白露的悲惨生活遭遇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拜金风气盛行,女性社会地位低下。虽然少数的女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社会背景的黑暗使她们的地位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

参考文献:

[1]祁郁.从竹均到白露——试论陈白露悲剧的根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3).

[2]甘竞.也談陈白露的悲剧实貭問題[J].上海戏剧,1960(5).

[3]王淼.试析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4]周芳芸,宋光成.毁灭中的新生──试论陈白露悲剧的美学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5]高虹,李学术.在矛盾中“重生”——试论陈白露“必死无疑”悲剧的必然性[J].作家,20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出陈白露人物塑造
浅析话剧《日出》中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塑造
从女性解放角度分析《日出》陈白露
《日出》文本细读:陈白露之死
浅析《日出》中陈白露的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