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及其教育策略

2017-11-27安娜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敏感期

安娜

摘 要: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上承牙牙学语的婴儿期,下启小学教育的启蒙期,在孩子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要研习语音学和教育学、心理学,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进行全面指导,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教学,才能传授准确的知识。

关键词:链接期;敏感期;语音习惯;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4-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100

科学研究结果显示,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也是幼儿非正规语言训练的延续期,此时期如果注重语言训练,就能使之掌握更多的生活语言,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其想象力和理解力;4—5岁是书面语训练的最佳时期,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语言能力在这一阶段,将获得质的突破与飞跃。它上承牙牙学语的婴儿期,下启小学教育的启蒙期,在孩子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幼教阶段是孩子一生教育链接的关键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链接期教育的好坏,跟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分不开。如果一个幼儿教师自身的能力不强,语言水平不能达标,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就无从说起。

一、培养幼儿的语音意识

(一)培养幼儿准确的听音能力

在幼儿语言发展的早期,常常是模仿别人说话的语调,对于自己的音不能分辨感知,直到三岁左右,仍有不少幼兒不能精确分辨近似音,在发音时就会出现相互代替的情况。这一现象是由于幼儿听觉水平较低造成的。因为听得准是说得准的前提,要使幼儿发音正确,必须注意发展幼儿的言语听觉,需要反复练习分辨,使他们能听得准确,能分辨语音的微小差别,特别是区别某些近似的音,为幼儿准确地感知语音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资料进行示范和解说,让幼儿在生光色的氛围中感受语音的正确发音。

(二)教会幼儿正确发音

教师应以普通话为标准,教会幼儿正确发音,使他们入学前能正确掌握1300多个普通话音节。三岁左右的幼儿不能协调地利用发音器官发音,或者受方言的影响不能很准确地辨别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需要我们的幼儿教师掌握本地区的方言中的难点来确立幼儿的发音重点。如甘肃方言中n和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就需要教师先掌握他们之间的发音要领及方法,才能示范给孩子们。

(三)培养幼儿的言语表情

这里的言语表情不仅指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还指的是根据说话内容的变化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速度,从而构成不同的言语表情。所以在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然表情,做到声音的性质与表达的内容一致。尤其是在讲故事或表演幼儿文学作品时,更应该控制声音的变化。

(四)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修养

要求幼儿在语言交往中注意文明礼貌,态度友好自然,不允许撒娇和粗暴地讲话。

二、对幼儿进行词汇教育

(一)先教幼儿代表具体概念的词,再教代表抽象概念的词

在词类的认识上,首先教幼儿掌握关于对象和现象的词——名词,接着教幼儿认识说明对象和现象动作的词——动词,随后就认识说明对象和现象性质、特点、状态、程度的形容词和副词,最后教幼儿掌握介词、连词等虚词。

(二)把词与具体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词义

例如,穿衣服时教会他们正确叫出衣服和衣服各部分的名称;如形容词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带领幼儿在雨后的路上走时说:“这泥泞的路真难走!”幼儿就能很形象地体会出“泥泞”的意思了。

(三)教幼儿正确运用词

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教育活动、游戏、散步以及其他自由活动关注幼儿语言表达的运用情况。游戏的互动性,符合幼儿的特点,更容易把幼儿吸引到学习中,在游戏中练习新词,既符合幼儿在玩中学的特点,又培养了幼儿为完成游戏克服困难,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游戏还能克服胆怯寡言孩子的不足,为他们学习减轻困难。比如,给中班孩子讲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幼儿掌握了“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等词语,刚好在搭积木时,个别幼儿一会搭楼房,一会搭公园,最后哪个都没搭成,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孩子们:“为什么这些小朋友没有搭出来?”再次将“一心一意”“三心二意”运用到课堂上,帮助幼儿领会词语的意义。

(四)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参观来丰富幼儿的词汇

实物观察和模型观察,如餐具、炊具、水果、蔬菜、粮食作物、劳动工具等,没有条件的就可以参照模型或电子图片讲解,如飞机、轮船、火车、军事武器等。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在开始观察时可以用问题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比如观察物体的特征、反复谈论和描述观察的对象,教师教给幼儿新词时,要用准确的词语自然地教给幼儿。

三、幼儿语法的发展与教育途径

三岁左右的幼儿已开始掌握一些复合句,句型从陈述句到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逐渐增加,幼儿从一些连主语也不分的单词句,逐渐分化为只有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的双词句,直到后来结构越来越复杂。如幼儿会说:“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叔叔”“我看见了两只黑的小白兔”。之后,随着年龄和认识的增长,才会分清修饰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的语句。比如,当幼儿不愿意吃胡萝卜时,我们如果说:“胡萝卜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给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提高免疫力,所以小朋友们都要吃胡萝卜。”这样的话孩子们很不容易理解,自然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但如果简单地说:“胡萝卜很有营养,吃了对小朋友的身体有好处。”我想孩子们应该立刻对胡萝卜有新的认识。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单、平白,不使用让幼儿理解感到困难的长句、复合句、并列句或带有歧义的词等。

幼儿的语句缺漏现象很严重,结构比较松散,词序紊乱。如幼儿会把“你用筷子吃饭,我用小勺吃”说成“你吃筷子,我吃勺子”,把“老师,要出去”说成“老师出去”。虽能组成句子,但句子经常不够完整,会有缺主语或用词颠倒,句子断断续续等现象。教师要多加引导,帮助他们完整地说出一句话。

语言是一门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幼儿教师要运用规范化语言,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同时还要尽量扩大知识面,吸取各种语言的精华,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不断搜集专业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加蓉,卢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 苑望.幼儿教师口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 责任编辑 张亚欣]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敏感期
内幕交易敏感期的探讨
文化敏感期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3~6岁敏感期阶段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民汉合宿下加强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探析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