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7-11-15甘俊永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师生笔者情感

甘俊永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仍图中学)

情感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甘俊永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仍图中学)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饱满的精神与情感状态,有意识的以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振奋、向上的情感.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勇气,这样能很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情感因素;课堂活力;以情促知;情知交融

一说起数学,似乎就是数字、公式、图表,充满严肃的理性,严密的逻辑,与情感相距甚远.事实上,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饱满的精神与情感状态,有意识的以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振奋、向上的情感.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勇气,这样能很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实效成正比,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融洽的师生情感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对教师有感情,喜欢上该教师的课,那么要先让他们在课堂上具有敢于提问题的勇气.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时刻注重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应用,在整个课堂中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这种情感产生共鸣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就会无拘无束地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多提问题、想提问题、敢提问题,逐渐形成学生在课堂上踊跃提问题的气氛,从而融洽的师生情感由此产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运用情感手段,制造探究数学问题的“情感场”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会“工程问题”后,引出这样的问题: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8天完成,___________?要求学生补充问题后回答.笔者有意让学困生提出“甲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乙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等问题,再让中等生提出“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甲比乙每天多做几分之几?乙比甲每天多做几分之几?甲、乙合作几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等问题,最后让优等生综合提出问题,再提出“甲独做5天后,再由甲、乙合作,几天可以完成工程?甲、乙合作3天后,再由甲独做,几天可以完成?”等问题.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出发,不断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课堂中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才能使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融洽的师生情感.

当今学生的民主与自立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在教学中不注重以情感因素来引导学生,相反采取高压政策,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反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就难以建立,学生自然就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

二、运用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当今教育新时期下,素质教育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应试教育已逐步淡化,如何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情感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笔者经常努力营造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敢于质疑.例如,在教学“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时,当笔者组织学生通过探索总结发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此时班内有位学生突然提出问题:老师,这个结论好像不太正确,应该说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越往正方向靠近的数就越大,因为可以规定数轴向左为正方向.此时全班学生向其投去惊异的目光,教师已经板书好了这个结论,如何处理?如果附加规定往右为正方向就太过于死板,又挫伤了该学生敢于质疑的积极性,所以笔者便立刻对其加以表扬:提得非常对,大家应该像他那样大胆质疑与发表一些结论!随即笔者便按他的说法重新写好了板书.这样一来,这位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表现非常积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让学生在自主的课堂讨论中感觉到教师是他们的合作者,处处显示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这样真正做到了师生情感场的共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发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的数学教材,一改以往严格按照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地陈列知识的做法,而是选择富有数学内涵、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作为学习素材,体现出现实的、有情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整合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走进数学世界”时,笔者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活动,以人为本,让学生亲身体验日常中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同时整合利用教材中的导图与导入语,以及阅读材料介绍古今中外的数学史与数学家,从祖冲之到华罗庚,从阿基米德到毕达哥拉斯,等等.通过引导,有效地启发了学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数学,做数学,与数学交朋友.在教学中,笔者还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让学生看到数学内部巧妙的关系,以数学中和谐与科学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一道关于“杨辉三角”的习题,如下图.

笔者这样引入:图中的结构是“两肩之和等于自身”,如1+1=2,1+2=3,1+3=4,3+3=6,…构成了对称美.正如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如果重视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它们将如“芝麻开门”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神韵,枯燥乏味的数学便会变成充满快乐情绪的探索.同时,笔者还自豪地告诉学生:“杨辉三角”比外国的“巴斯卡三角”还早几百年,而且更具简洁之美.经如此发掘,学生在体验数学美的背后又为祖国人民智慧之光而惊叹.

四、使积极的情感因素在备课中体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不是备课的唯一标准,动态的课堂教学中许多东西很难在备课中体现出来.例如,如何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中语调、语言上如何处理,这些不可能在教案上一一写出.但在备课时,除了教学设计,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在脑海中进行思考,教师的情绪也需要做一些调整、准备.

教案只是为上课设计蓝图,是整节课的大致框架,对教材中不明确的要加以明确,但如何实施,如何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来调节教学的进度等,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在教案中是不一定能反映出来的.但有些在备课时应适当有所考虑.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时,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或小木条、图钉,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自主探索,然后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对各种方法进行归纳、点评、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最基本的数学体验,从而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如,笔者在讲对顶角时,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①用硬纸片制作一个角.②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描出∠AOB.③再把硬纸片绕着点O旋转180°,并画出∠A′OB′.探索从这个过程中能得到哪些结论.通过操作、观察,每名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的某些结论:OA与OA′,OB与OB′是一条直线;∠BOA与∠B′OA′是对顶角;还可能发现∠BOA′与∠B′OA是对顶角,且相等,∠AOB与∠A′OB互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继续探索,学会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时自己觉得课备得挺好,但学生却听得漠然,这时笔者就马上调整,有些内容学生兴趣很浓,这时就多发挥一下,备课是永无止境的.

同一个教案,不同教师讲课的效果却可以完全不同,这里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等许多问题,其中教学经验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每届学生提出的问题、容易失误的地方,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如果将这些问题积累起来,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教学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帮助学生提高的方法,这样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就会感到教师非常了解、理解他们,对教师产生敬佩心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五、教学中精神饱满,用振奋的情绪感染学生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虽然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情绪可以通过表情的外显去影响他人,进而使他人产生相应的情绪,这就是情绪的感染功能;同时师生本身情感共鸣的作用,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中出现某种心理气氛.

教育心理学家鲍门说过,教师在课堂上犹如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声音、衣着、体态语言以及静默来表演、传播或接收信息.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学生的心.诸多的经验说明,要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的积极情感起着重大作用.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严肃认真的动作表情,亲切的人性关怀,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都能显示出他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同时还能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欲望.例如,课堂中讲数学故事时,教师伴以欢愉的神情和笑脸,能使学生感到轻松喜悦;介绍数学家的爱国精神时,那充满激情的表达,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更会激发起学生为祖国的强盛而刻苦学习的欲望.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引入积极的情感因素,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振奋、向上的情绪,使学生从内心产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勇气,就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家楣.情感教学原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卢家楣.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017—08—20

甘俊永(1977—),男,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科研研究.

猜你喜欢

师生笔者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老师,别走……
情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