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017-10-20马建龙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学培养学科素养初中化学

马建龙

摘 要: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化学学科素养是新时期环境下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整体要求,目的在于突破单一的学科限制,实现培养多元化的化学知识人才的目标。现基于化学素养涵义构成的分析,详细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合理对策,提出针对不同问题的有效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9-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54

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人们参与社会实践和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和探究能力。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可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并不真正了解何为化学学科素养,所以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阶段的化学有极强的实用性,学生应当转变自己对待化学学习的态度,将化学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才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学科素养,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培养化学学科素养面临的现状

现行初中化学课标体系当中,相对注重化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而忽视培育学生的化学素养与核心能力;缺乏实践意识,削弱了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的力度,与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化学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是贯彻执行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主要渠道。在对其实施的环节中应当优化教学内容,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界定

作为一个比较宽泛与抽象的概念,化学学科素养在现阶段的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但不同学者均由不同侧面和侧重点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首先,学生应当可以正确表述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知识学习中最基础的环节就是概念的理解与表达。其次,学生须具备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不但应当传递知识给学生,还必须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环节与过程,重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灵活程度。第三,教师和学生应当了解化学作为基础学科所容纳的主要研究手段。第四,应当汲取正确的化学学科观念与化学当中的科学精神。化学的学科探索与研究渗透着求真务实、勇敢执着探索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教师在化学实验中应当逐步融入这些品质,发扬学生的优秀学科品德。

三、实施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结合实际生活和科学故事,锻炼学生想象力

初中化学同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渗透着化学学科的足迹,在看似平常的生活行为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所以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通过密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还能够拉近生活和化学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同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初中生一般都特别喜欢听故事,对其有特殊兴趣,因而教师在化学课堂中不妨适当引入科学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再者,想象的特点包括形象性与新颖性,因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自然界中的水”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调查学校附近的河流,探究其究竟的污染程度。然后教师在课上可以与学生讨论水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对于人类的危害性。通过探讨学生可能会充满了担忧,自然对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进行强烈关注。于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许多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化学实验,调动学生的学科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化学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内容应更加贴近生活,增强生活性与趣味性

对初中生来说,基础学科对他们的吸引力和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使化学知识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相结合,所以教师在备课教学时能够充分联系生活内容与化学学科知识,并认真归纳和总结原理,在授课环节当中予以体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发展。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科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在进行化学金属元素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许多金属元素,因此教師在备课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金属元素,通过图片和视频形象直观地分析元素的不同性质,让学生对这些属性有形象的印象。总之教师应当尽可能使枯燥的教学知识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常识相联系,为乏味的化学知识学习增添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三)注重化学实验演示,锻炼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

使化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的主要课题途径是化学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实验,勇于观察和自主探索,体会化学实验的魅力,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手段。在初中化学课本中,每个单元都配备实用的化学实验,但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倾向于以演示实验代替实际操作。比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一般不会直接教授给学生课本知识,系统地讲解,而会安排两组学生操作实验,一组直接将白磷放入水中观察其是否燃烧,另一组则将其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金属铜片上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白磷燃烧的必备条件,并通过实验对比,使学生清楚了解它的燃烧不但需要氧气,还应达到着火点。此外,化学实验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或实验室当中,还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创造条件实验各种不同的类型,使化学学科的内容更加灵活与丰富。

四、结语

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应当高度重视化学学科素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化学素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学习时间和能力的获取而不断优化。在化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既可以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高效地保证学习化学学科的质量,又能促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进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禹绍蒙.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2] 罗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培养学科素养初中化学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