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016-12-28杨秀娟
杨秀娟
摘要:社会分工的不断的细化对现代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分工细化的大背景下,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突破口,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好学生的合作能力。只有这样初中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能力;教学培养
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当做教学的关键点之一。这是因为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科学的办法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还应该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的威严对学生造成了影响,面对教师,学生自然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情绪,在课堂上他们身心紧张,怎样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呢?在这种状态之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放下身段,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之上,和他们交朋友。当学生遇到遇到困难时,帮他们解决;当他们遇到烦恼时,倾听他们诉说。这样就会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消失,自然会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情绪高涨,自然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巧用作图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用作图法解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及学习数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们明白一道烦琐的数学题目是由多个非常简单的环节组建到一起的,进而让学生们对作图法感兴趣以及增加作图法解题的信心。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地对同学的进步加以肯定,给予学生真正的关爱而不是指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在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心态。
三、渗透德育,培养合作精神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团结合作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品质。学生的合作意识只有从小抓起,才能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学会分享受到启发。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还能明白合作学习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四、因势利导,有效地合作
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学生如果能在小组中成长,就能受益非浅。为了使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小组通常要考虑学生各自的优缺点,在分组时,尽量做到男女生在小组中占的比例,做到优势互补。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现象,不利于小组团体意识的增强、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是训练学生的重要方式,如果学生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意识,那么教师就会因势利导,将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多样化。但是需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教师还应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性进行评价和引导。这样的合作学习,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品质,也从中训练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五、精心创设易激发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不同类型的实际题目特点,明确题目对于学生的接受难度,应对问题进行梯度化,层次化。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备课时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是人类的本能”这一因素,“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定能创设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急于表现自己的见解。对于假设型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已学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再作出证明。例如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提出问题:梯形的中位线与梯形的那些边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有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铺垫,于是联想、类比、猜测、推断出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然后再转化成三角形作出证明;对于发散型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以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例如在学生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定义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提出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为O,点A的坐标是(3,2),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OPA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得到共识:应分类讨论,分当点O、点A、点P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时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这样一来,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往往是有感而发,在相互交流中有所发现,敢说、想说,有话可说。
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作为依据,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教学模式,选择最科学的教学思想,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2002.4.第四、五章.
[2] 朱文芳.“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学”.浙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