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818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7-10-19杨术江郝荣月赵建荣李天琴

食用菌 2017年5期
关键词:菌棒培养料出菇

杨术江 郝荣月 赵建荣 李天琴

(1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河北遵化064200;2遵化市食用菌协会,河北遵化064200;3唐山市食用菌研发中心,河北遵化064200)

香菇品种818系河北省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究所2012年开始培养研发的新品种。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并结合唐山地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对香菇品种组织提取,优选,培养,驯化,小面积试种,全面推广,历经三年时间,选育成功并得到推广。针对该品种生产中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通过深入研究获得了一套最佳的栽培技术方案,以确保香菇818的产量和品质。由于818菌种的出菇品质表现优良,抗逆性强,已在河北、辽宁等一些地区得到较大范围推广,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1 香菇818的生物学特性

香菇818属于中高温型中熟品种,菌龄110~120 d。子实体单生,中大叶,朵型圆正,畸形菇少,菌盖直径4.5~7 cm,半球形,浅褐色,菌盖花色斑点状,呈圆周形辐射分布,非常美观。肉质厚,菇体组织致密,白色,不易开伞,菌肉厚度在1.3~2.5 cm。菌褶直生。菌盖直径4~9 cm。菌柄短而粗,长度1.5~3 cm,上粗下细,纤维肉质,实心白色,圆柱形,菌柄基部圆头状,容易采摘,采摘过程不易损伤菌棒表皮。

2 生长条件

2.1 温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3℃,适宜生长温度22~28℃,最佳发菌温度25℃,出菇温度为10~26℃,最适出菇温度12~22℃,原基形成后分化成子实体需要10℃以上的温差刺激。

2.2 湿度①培养料含水量:制菌棒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比标准值偏低,以55%为宜。②发菌空气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室内相对湿度70%以下。③菇蕾分化阶段:大棚环境湿度以90%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湿度控制在85%比较适宜。

2.3 空气菌丝生长和出菇阶段都需要充足的氧气,菌丝生长前期和中期,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阻碍菌丝生长,影响菌棒的成熟时间,延长菌龄。后期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诱发菇蕾的形成。

2.4 光照菌棒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以遮光培养为宜。菌丝生长后期则需要适当的光照。促进菌丝的成熟向生殖生长转化。

2.5 酸碱度(pH)培养料按配方配制,pH控制在中性,逐步转到5.5~6.0。

3 培养料配方

3.1 香菇818栽培种培养料配方细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粉1%。料含水量60%。

3.2 香菇818出菇菌棒生产配方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石灰1%,含水量55%。注意:对于818品种,培养料配方不适宜添加棉子壳,禁止选用结块、虫蛀、霉变、掺假麸皮及假石膏粉,否则会造成发菌及出菇不正常,严重影响出菇品质和产量。

4 潮口安排

不同栽培区域和同一区域不同海拔、气候差异较大,应根据各栽培区域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以唐山地区栽培为例:每年在3月-7月开始菌棒接种,当年8月至次年5月底出菇结束。

5 菌棒灭菌

5.1采用15 cm×58 cm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卧式机械装料,要求装料松紧适中,一般每棒重量2.1~2.3 kg,将料袋顺码垛装入灭菌框,一般每垛4500~8000棒,用塑料布封严或用专用灭菌罐灭菌。

5.2采用短蒸料灭菌时在装棒时加入有机微量抑菌剂适量,当常压灭菌达到100℃时计时,保持6 h,停火焖锅2 h后趁热出锅。

6 开放式接种

出锅的菌棒移入净化室冷却,菌棒温度低于30℃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时保持环境无灰尘漂浮,快速接种,及时将接种的菌棒快速转入净化发菌棚内发菌。

7 发菌阶段管理技术要点

7.1 发菌场地消毒菌棒进入发菌场地的前一天对地面、墙壁、空间用氯制剂全面喷雾消毒,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7.2接种后的菌棒置于堆温18~28℃、空气相对湿度65%~70%,避光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达不到要求条件的,尽量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发菌管理初期,检查、翻堆菌棒掌握在27℃以下进行,超过27℃以上不宜翻堆操作,避免菌棒烧堆。

7.3 菌棒的摆放接种后的菌棒每垛6层,每层3个菌棒,温度低时可以摆放8层,每层4个菌棒。要南北垛摆放,留置通风道,高温时可以用水帘机降温。

7.4整个发菌期间严禁阳光直射和雨淋菌棒。

7.5发菌初期,菌丝长到50%以上时通小氧,发满后再通大氧,出菇前用机械通大氧。

7.6发菌期尽量控制在堆温22~28℃发菌,如堆温超过28℃,建议人工强制(发菌初期避免通风)通风。把遮盖物(保温被或草帘)全罩严,将温度计插入第4~5层中间部位测值。

8 出菇管理

8.1菌棒正常转色形成原基后,注意观察有的菌棒出现菇蕾时,及时脱掉塑料袋,排畦,喷水一次,

8.2菌棒架采用一层模式,焊接长1.4 m、高50 cm的螺纹钢架子,将腿钉入地面22 cm,上留28 cm,呈人字形斜摆脱袋的菌棒,每平方米一般摆28~35棒。8.3当大量菌棒开始现蕾时进行常规喷水,每天最少一次,每次微喷不少于5~8 min。一般在采菇后进行喷水。

8.4棚内保持良好通风,有新鲜空气,当早上第一次进棚时闻之有不良气味时要及时打开通风孔通风,一般掌握25~35 min。

8.5第一潮出菇基本结束时,菌棒重量降到原重的70%以下时进行养菌管理,停止喷水,增加光照,一般7~15 d菌棒采菇的凹陷处菌丝发白时转入注水催菇管理。

8.6 注水采用专用注水针注水,菌棒重量达到原棒重的95%左右时即可。一般注水5~8 d后即可进入下潮菇管理。

9 采摘

根据当地市场客户要求的标准进行采菇,特别是对水分和开伞度要求,以获得最高效益。

猜你喜欢

菌棒培养料出菇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袋料香菇阴雨季节出菇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