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2021-11-29任翠君
任翠君
(朝阳市设施农业管理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设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香菇以其效益稳定可观(每棒利润2~4元)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得到了朝阳市广大菇农的认可,成为了朝阳市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栽培模式主要以设施立棒栽培、层架栽培为主。要实现香菇稳产高产,做好出菇期补水技术尤为关键,下面将香菇温室立棒栽培模式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介绍如下:
1 需补水的原因
香菇采收几茬后,菌袋重量明显下降,子实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如补水不及时,将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以15.2厘米×60厘米的菌料袋为例,菌棒出菇周期干物质变化与含水量如下:菌棒接种后湿重2.5公斤, 含水率55%,干物质1.125公斤。养菌期90天湿重2.3公斤, 含水率54%,干物质1.025公斤。出菇1~4潮(100天左右),菌丝代谢和出菇消耗干物质每潮约计0.1公斤。出菇5~6潮(60天左右),菌丝代谢和出菇消耗干物质每潮约计0.1公斤。出菇周期结束,菌棒风干重0.535公斤,经水分测定含水17.5%,干物质为0.44公斤左右。由此可见,为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加速分解和积累养分,给香菇后续生长奠定养分基础,及时适时给菌棒补水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够促进快速见蕾。
2 补水的时机
头茬菇一般无需补水,若菌袋失水过多,可适时补充水分。一般在菌袋含水量下降至40%以下或重量减轻1/3时适当补水。
3 补水的方法
一般有三种:注水法、直接浸泡法、微孔透氧喷淋补水。
3.1 注水法
3.1.1 特点。菌棒破损少,棒内营养物质不易外渗流失,水分易控制,出菇相对较均匀。
3.1.2 方法。把注水针插入菌棒内,借助喷雾器压力把水注入菌棒内。注水针插入深度约占菌棒长度的3/4,不要透底,以免造成水分流失。常见的注水针一般分为手柄处有开关和无开关两种。注水针的菌针要选择长度不长于菌棒的长度。
3.1.3 注意事项。菌棒注水技术既关键又有难度,注水过早会影响出菇甚至不出菇,过晚菌棒缺水会造成菌丝活力减弱,影响出菇质量和产量;注水太多会造成菌棒腐烂,过少会影响出菇量。因此,菌棒注水要适时适量,一般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看天气。注水时间最好在天气变化的前后进行,一般注水后要有3~5天的晴天,且要保证在适宜的出菇温度范围内,若温度过高或过低,注水后不但不会出菇,且会造成菌丝缺氧死亡甚至烂棒。
二是水要清洁。一般达到饮用水标准即可,严禁使用被污染的水,水温保持在16℃以下,一般应比菌棒温度低5℃以上。
三是菌棒要充分成熟。采收后的菌棒养菌成熟后,即菌棒恢复硬度,菇脚坑转为红褐色才能注水出菇。如菌棒不成熟,注水过早,菌袋的温度和透气性变化剧烈会影响菌菇生长发育,从而致使出菇时间推迟,严重的会烂棒。
四是注水量要适当。根据菌棒质量适当注水。养菌后的菌棒质量若下降较少采取出菇后注水,下降较多采取出菇前注水。注水采取宁少不多的原则,注水量不能超过菌棒的原重量,一般第一次注水为菌棒原重量的85%,以后注水为菌棒原重量的80%。补水重量以潮次递增而减少,每潮菇注水后菌棒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为宜。
五是注水次数要把握好。菌棒的整个生长期注水次数一般4~5次为宜,每注水一次便可形成一潮菇,可根据菌棒的养分情况和香菇的生长发育情况酌情控制或增加注水次数,以提高香菇产量。
六是要保证注水均匀。注水时适当振动或用偏针斜针的方法使水分均匀注入整个菌棒,不能只往菌棒中间注水。注水后将菌棒翻个,使水分在菌棒中分布均匀,以便出菇更均匀。
3.2 直接浸泡法
3.2.1 特点。此法为传统方法,补水均匀透心,吸水快,出菇集中,但劳动强度大,菌棒易断裂或解体。
3.2.2 方法。用8号铁丝在菌棒两端打几个10~15厘米深的孔洞,然后按失水程度分别搬离菇床,整齐排叠于补水沟内,加盖木板,用石头等重物压紧,再把清水灌进沟内,以淹没菌棒为宜。判断菌棒是否吃透水,可将菌棒横向切开,看其吸水颜色是否一致,未吃透部分颜色相对偏白。补水时间会随着香菇的茬口逐步增加,第一次2.5~3小时,以后每次递增0.5~1小时,通常要浸4~5次,最后1~2次浸棒时间需8~12小时。
3.3 微孔透氧喷淋补水
可采用定位扎眼少量多次人工手动往菌棒表面和透水孔处喷水,增加菌棒水分。微孔透氧喷淋补水方法:出菇前用透氧机或手工打3~4排、每排8~10个、深5厘米左右微孔,水通过微孔淋入菌棒,补水同时补充氧气并将棒内废气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