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胃肠外科降低胃管滑脱率中的应用

2017-10-16谢幼华陈冰玉林琴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胃管品管圈负压

谢幼华 陈冰玉 王 芳 林琴芳 潘 薇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品管圈在胃肠外科降低胃管滑脱率中的应用

谢幼华 陈冰玉 王 芳 林琴芳 潘 薇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病房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出降低留置胃管患者滑脱率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使留置胃管患者滑脱率明显降低。方法2015年6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5年6月第2周至7月第2周留置胃管滑脱总人次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5年10月的第1周至11月第1周留置胃管滑脱总人次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分别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置胃管患者滑脱率为0.74%(1/135),低于活动前胃管滑脱率21.73%(3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07,P=0.00),超过目标值10.56%,达标率为178%,进步率为96.6%。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了留置胃管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培养了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胃肠外科;品管圈;胃管;滑脱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品管圈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地运用科学品管工具来改善质量、持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小团体[1]。本科于2015年6月成立品管圈,圈名为喜洋洋圈,由8名成员及辅导员一名组成,年龄24~44岁,圈员平均年龄30岁,平均工作时间9.5年,圈长职称为主管护师。

1.2 调查对象:选择2015年6月第2周至8月第2周止(共8周)留置胃管的患者161人次为对照组(开展活动前),年龄25~91岁,男102人次,女59人次。选择10月第1周至11月第1周留置胃管的患者135人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为研究组,年龄28~89岁,男91人次,女44人次,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种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活动安排:品管圈活动历时5个月(2015年6~11月),每2周活动一次,会议平均历时0.5~1 h。第1个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第2个月现状把握,目标设定;第3个月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第4个月对策实施;第5个月确定效果,制定标准书;最后进行资料整理。

1.4 主题选定:主题选定根据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经小组投票,最终确定品管圈的活动主题为“降低胃管滑脱率”。胃管滑脱包括:①胃管从鼻腔全部滑脱;②胃管从鼻腔部分滑脱;③胃管从咽喉部、口腔滑脱;④胃管从负压吸引盘接头处滑脱。

1.5 现状把握、目标设定:①制定与主题相关的工作流程图。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见表1。③改善前柏拉图,见图1。④结论:查检结果以柏拉图呈现,依80/20原则,“胃管从负压吸引盘接头处滑脱”(80%),为本期改善重点。

1.6 要因分析:品管圈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发挥集体智慧,分析原因。头脑风暴是美国管理学专家奥斯本博士提出的会议方法,是指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议题,在不加批评的气氛下,自由畅谈,进行改善或创新,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2],见图2。

表1 数据收集结果分析

图1 宜兴人民医院B12病区胃管滑脱改善前柏拉图

图2 为什么胃管从负压盘接头处滑脱

1.7 目标设定:①目标设定值:胃管滑脱率降低至11.3%。②设定理由: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1.74%-(21.74%×80%×60%)=11.3%。

1.8 对策实施

1.8.1 降低胃管滑脱率对策拟定中针对护士宣教不到位拟定的对策为:护士对留置胃管患者加强规范宣教。对策内容:①制定规范、详细的宣教内容:a.介绍留置胃管的目的、重要性,保持引流通畅。b.留置胃管患者统一着患者服。c.平卧位时,负压盘放于枕下肩边,夹子固定于床单,半卧位时夹于患者服上口袋,翻身时先将负压盘移至对侧妥善固定,翻身后固定于规定部位。d.刷牙洗漱时妥善放置于床上桌。e.外出检查、下床活动时由护士暂时夹管,反折后纱布包裹,皮筋固定,胃管远端放于患者服上口袋。f.负压盘液量达200 mL时及时倾倒。g.患者如有躁动,通知护士适当约束。h.负压盘接头处如有滑脱均及时通知护士处理。②科内全员培训,做到人人掌握。③需留置胃管患者,接诊护士做好首次宣教,发放宣教单,床尾挂宣教记录单,做好示范指导。④宣教后反馈患者及家属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必要时再次宣教直至患者及家属掌握。⑤留置胃管期间由当班责任护士每日2次加强宣教。

1.8.2 降低胃管滑脱率对策拟定中针对胃管过短、接头处光滑拟定的对策为:更换胃管及接头。对策内容:①置胃管患者一律使用泸美威胃管,探腹患者由主班准备,术日带入手术室。②留置胃管患者胃管外露部分(插管侧鼻翼至负压盘接头处)应不少于60 cm。③接头接胃管远端处,接头螺纹口全部插入,接头接负压盘处,接头插入3个卡口。④接口插入方法均为螺旋式。

1.8.3 降低胃管滑脱率对策拟定中针对负压盘容量不够、接口处短拟定的对策为:更换负压盘。对策内容:①科内统一使用1800 mL容量的新负压盘。②负压盘接头处插入深度达接头第三卡口。

1.9 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效 果

2.1 有形成果目标达成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100%=21.74%-3.13%)/(21.74%-11.3%)×100%=178.3%。品管圈活动前后胃管滑脱率比较,见表2。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胃管滑脱率比较

2.2 无形成果:全体圈员对QCC认识和运用能力、制度执行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另外,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图3)。

图3

3 结 论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圈员学会了通过评价法选定主题,画柏拉图把握现状,用鱼骨图解析问题,画雷达图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价等一系列品管手法,为持续推行品管圈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下一期品管圈活动更好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品管圈活动在管理过程中,赋予全体护士真实的参与感,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为他们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增强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3]。同时,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有利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品管圈活动实施过程中遵循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行动、总结检验,对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1] 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蔡学联,郑芝芬,唐晓芬,等.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59.

[3] 孙林霞,王玉芳.品管圈活动降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10(6):4102.

R6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88-02

猜你喜欢

胃管品管圈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