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是一段佳话
2017-09-23卜键
卜键
秋闱春闱,乡试会试,科举制度曾关乎一代代学子的命运。常见有人批判贬刺八股取士,自有一番道理,但也应考量其在封建等级社会的“穿越”意义,应算是一个推重读书、崇尚知识的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体制,今日之高考当脱胎于此。于穷饿困乏中发奋苦读的士子不知凡几,以之为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却也是幸运的少,失意者多。缘于此,考场自来都不平静,清代对两闱的管制监察极为严苛,可仍会闹出些大小事端。小的很快过去,大的则酿成政治风波,将一些人吹得东倒西歪,甚焉者万劫不复。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会试,照例在当年三月十六日考完第三场,张榜之际,第一名会元与第二名竟然是亲兄弟。于是议论丛生,传闻四起,一些落第举子前往都察院请愿,喊叫主考官作弊。而因风吹火、借海扬波,唯恐事情闹不大的,便是朝中第一宠臣、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和珅。
一、风波陡起
清代科举沿承明朝制度,通例于丑、辰、未、戌年举行会试,乙卯并非会试之年。为庆祝行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即乾隆帝曾多次提到的在位六十年后内禅,以表达对皇祖康熙帝的尊崇),早在两年前,弘历就专发谕旨,预定乡会试恩科:本年乙卯科是乾隆帝“归政”会试恩科,明年丙辰科則是新帝“登基”会试恩科。清廷入关后为收服读书士子之心,常常将皇室之事与科举相挽结,遇有新帝登基或皇室重大庆典(如皇太后、皇上高龄整寿)举办的恩科即此。不管怎么说,仍是一种嘉惠学林之举,自然使众多士子奔走相告。丙辰本来就是例行的会试年,属于“恩正并科”,只有乙卯才是名副其实的恩科。而所谓“归政”,是乾隆帝从周公那里借来的专门用语,以代称自己的禅让,虽不准确恰切,却也携带出其自视“圣人”“完人”的心态。归政后作为太上皇帝的弘历照旧紧握军政大权,嗣皇帝见习备位;而归政恩科,则是乾隆朝名号下的最后一科会试,是以予以格外的重视。
礼部会试是一个程序复杂、操作精细的系统工程。先要选定礼部满汉侍郎二人(有时也由都察院副都御史选用)知贡举,总摄科场场务,督察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执事人员;更为主要的是选择正副主考官,尤其是正考官,负责阅卷录取的是他们。几乎每一届主考官都由皇帝降旨钦定,该科正考官为左都御史窦光鼐。
窦光鼐时年七十六岁,清正耿介,在朝五十余年间多次担任学政和典试,素有“识才”“得人”之美誉。两年前的癸丑科,正考官为吏部尚书刘墉,为避嫌实行分省阅卷,正副主考回避本省之卷。即便如此谨慎,仍遭到严旨申饬,斥为逃避责任,赋予房考的权力过大。这次选择窦光鼐总裁会试,乾隆帝一是看重其学问人品,二是认为他敢于承担,敢于坚持己见。礼部侍郎铁保和副都御史方维甸知贡举,翰林学士瑚图礼与礼部侍郎刘跃云任副主考,资历名望虽不如光鼐,却也都是满汉大员中学养深厚、做事较为认真者。
参试举子要在试卷上开列姓名、籍贯与父祖三代之名,但为防止舞弊,试卷在揭榜之前封固甚严,仅能知晓考生属于哪个省,以与“中额”(各省的录取数额)相合。最后一道环节为排出取中者名次,窦光鼐所定第一卷、第二卷都是浙江人,副主考等认为不妥,建议将其中一个换到二甲,避免招致物议。老窦偏来了书生意气,对这些慎重圆熟之词根本不想听,慨然曰:“我论的是文章,不论试子是哪个省的。”
礼部会试开榜,会元是浙江举子王以铻,第二名是他的亲哥哥王以衔。老窦也有些意外,而已然无法更变。一些落榜举子呼喊过市,聚集在都察院外,闹嚷不休。和珅紧急向皇上奏报,说窦光鼐曾三次任浙江学政,不能不让人怀疑,说他藉主考之权将兄弟二人定为卷头;且一意孤行,根本不听同考各官劝告,更可能是接受了请托贿赂。
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也体现在晚年的反贪上。那是一个赞歌嘹亮的时代,可皇上也对各级官员的贪腐严重略知一二,是以一经发现便出重拳打击,以儆效尤。今人所说的大贪官和珅,曾是一个热衷反贪、勇于也擅于办案的干员,被乾隆帝倚为股肱。遭到查处的不少督抚藩臬,与和珅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没有见他为哪个遮掩辩解。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深受皇上赏识,誉为封疆大吏中第一,案发后钦派和珅率员赶赴昆明,领衔查办,很快将之查清定罪。那次办案后和珅由侍郎升为尚书,李侍尧在京的大宅子也被皇上赏赐给他,这次又看准时机,要出手了!
对于窦光鼐的执拗简傲,乾隆帝过去曾多次降谕申饬,而内心却颇有几分喜欢。他的学识与诗文,他的持正敢言,包括他的认死理儿,在皇上看来,都与一般唯唯诺诺之辈不同。可听得和珅添油加醋的一番讲说,也不由得大起疑心(老皇帝自视天纵聪明,的确也是一生英察,然身边宠臣自有“导引之术”),下旨将所有榜上有名者加试一次。
二、复试与廷试
清代科举史上,由皇上决定的复试并不罕见。顺治十四年丁酉乡试,先是十月间北闱科场案发,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与行贿举子田耜等七人传谕立斩,同时命所有举人至京复试。考场设在中南海瀛台,顺治帝圣驾亲临,温谕要考生不必惊惶,安心答卷。他还说自己并非喜欢这样做,因为发现了考试不公,为选拔真才实学者,只好如此。一番话使士子心绪稍定。后有八人被革去举人,其中有冒滥者,但也有发挥不正常考砸了的。
一个月后,江南科场案爆发,落榜士子闹得更凶,“哭文庙,殴帘官”,甚至编了一本《万金记》传奇,将主考方猷、副主考钱开宗作为受贿主角。顺治帝震怒,传旨将两主考立斩,叶楚槐等十六名房考处绞,并再次在瀛台设场复试。但凡舆论汹涌,必有推波助澜者;而骈诛之下,自也不乏冤狱。素有“江左三凤凰”之称的才子吴兆骞被人诬告,刚到京师即被缉拿,押往瀛台参试,“试官罗列侦察,堂下列武士,锒铛而外,黄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鹤征录》)。“每举人一名,命护军二员持刀夹两旁,与试者皆惴惴其慄,几不能下笔。”(《柳南随笔》)兆骞战栗难以握笔,未能终卷,草草一审即流放宁古塔。吴梅村等一批文人为之声冤,仍被遣发极北之地,二十三年后才得友人援助赦还。清初查办的科场案,一则被民间舆论胁迫,再则欲藉以打压汉族文士,故处置极为酷烈,如吴兆骞之类蒙冤者不在少数。endprint
会试与乡试不同,还要经过廷试、朝考,才算功名落定。乾隆帝传旨,命在廷试前先行复试。传闻飞布,禁卫环列,王氏兄弟当然知晓复试的原因,惊惧之下,考得都不怎么样。哥哥以衔列二等第四名,弟弟以铻居然成了三等第七十一名。疑点大增!王以铻的会试卷被专门提出,再加磨勘(即由多人逐字逐句复核试卷),参与磨勘者为翰林院官员,怎敢不从严挑剔?卷中如“一日万几”“一夜四事”等语被指粗率,整篇试卷被斥为“肤泛失当”。乾隆帝也调阅了试卷,倒未认定其中有弊伪,仅罚停廷试四科。《清高宗实录》卷一四七六:
朕办理庶务,往往天牖朕衷,几先洞烛。本年会试榜发,第一名王以铻系浙江人,二名王以衔亦系浙江人,朕披阅之下,以各直省应试举子不下数千人,岂无真才足拔?王以铻、王以衔同籍联名,俨然兄弟,恰居前列,殊觉可疑!兹据钦派大臣将复试各卷分别等第进呈,第二名王以衔复试列在二等第四,高下尚不相悬;其王以铻,竟列在三等七十一名。朕亲加披阅,疵颣甚多,派出大臣校阅甚为公当。且据磨勘大臣奏称,王以铻会试中式之卷,第二艺参也鲁比内用“一日万几”“一夜四事”等字样,于先贤身分尤为引用不切。似此肤泛失当之卷,何以拔置第一?且所拟策题,纰缪处甚多。该考官等于抡才大典漫不经心,殊非慎重衡文之道。
漫不经心,是窦光鼐的罪名,两年前的刘墉也是这个罪名,皆有冤枉。两人为小同乡,一出寒门,一为官二代,然对主持会试都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和珅本意要搞出一些作弊情节,找不到材料,便弄出个“漫不经心罪”。以乾隆帝之聪察,岂不知其间之差别?但晚年的老皇帝,的确格外重视臣下的忠诚和认真,喜爱由日常细事抉发隐曲,将态度升格为品性,劈头盖脸便是一通责斥。和珅顺势那么一拨,自个的乌龙球仍算射入对方网窝。
与其同时,乾隆帝命大臣搜阅落卷,以免遗失有真才实学者。皇上发话,臣下也是个个用心,挨卷检读排查。老窦主持的会试阅卷实在是认真的,经过仔细复勘,也只有萧山傅金、天津徐炘、山西李端三卷尚可,得授内阁中书,后来皆不见有什么作为。
廷试之日,和珅为读卷官,王以衔获准参试,得中第一名。这次是在保和殿应试,阅卷大臣以前十卷进呈御前,拆开第一卷弥封,乾隆帝吃了一惊,问:这不就是原来的会元吗?和珅也有些讶异,更有几分尴尬,回称是会元之兄。问:谁取的?纪晓岚回说是自己判的卷子。又问由谁核定,和珅答曰“臣定”。乾隆帝不由得哈哈大笑,问:“尔二人岂有私者?外间传闻固不足信。”(《清朝野史大观》卷六,兄弟同榜)如此折腾了一大通,居然还是王氏兄弟做了状元,也印证了光鼐主考之公正无私。
三、主考官的故事
由于落榜举子的请愿,和珅盯上了这场会试,将矛头指向主考官窦光鼐,折腾出一场政治风波。有人说老窦曾经得罪过他,倒也没找到根据,应只是和大人想出政绩罢了。
窦光鼐出身于山东诸城一个清贫农家,因禀赋极高、读书勤苦而踏入宦程。曾有过一阵子“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顺境,复因意气用事、性情急躁,难为官场所容。性格就是命运。他的人生故事,也是清中期朝政的一个映像。作为朝野公认的饱学之士,光鼐六任典试、四掌学政,最后担纲礼部会试总裁官,何等荣耀,其志向却不在于此;他居官廉直清正,目光如炬,敢于讲出一些实情,常也褊狭执拗,与人争闹不合。二十六年秋谳(即秋审,三法司堂官合议各地报来的死刑监候案件,分别“实、缓;矜、留”,最后由皇帝批行),光鼐时任左副都御史,因对两个案件的定性意见相歧,又争辩不过通晓律法的刑部与大理寺官员,羞怒之下竟然破口大骂。他衡文甚严,对翰林晚辈评鉴较为苛刻,对下属更是动辄羞辱。乾隆南巡时某县训导要往御前献诗,先呈送学政大人阅看,期望得到鼓励支持,窦光鼐看后嗤之以鼻,禁止其进献,令此人衔恨入骨,数年间诬告不休。他在官场的几上几下,翰詹大考列于第四等,似都与锋芒过盛、得罪人太多有些关联。
而作为复杂个性的另一面,窦光鼐一生都在努力博取皇上好感,认真做好皇上囑办的事情,恪尽职守;也不断撰文题字,献诗献颂,对皇上极尽吹捧之能事。他的《省吾斋古文集》大量收录颂圣之作,如《平定西域颂》《恭请皇上八旬万万寿颂》《恭跋御制新乐府》等,篇什甚长。表露忠心兼卖弄才学,是那时许多文臣的通病,只是光鼐病较重些。他的《省吾斋诗赋集》,也是连篇累牍的奉和御制之作,了无情致。乾隆帝一生爱惜人才,器重学识渊博者,对光鼐亦多有关注欣赏,两次钦赐诗章,擢为内阁学士,命入直南书房,选派赴湖北主考……古代将帝王对臣子的关怀称为“特达知”(特达之知)。若说光鼐为乾隆帝的“特达知”,应无大错。试拈几例:
十三年他在翰詹大考时考砸,依例必须降级调离翰林院,乾隆帝传谕留任,次年升为左中允。
二十二年被训导章知邺讦告,皇上验看其诗赋后,赞同光鼐的说法,命将缠控不休的章知邺遣发新疆。
二十六年秋审争端,实属有失体统,“部议降三级调用”,皇上“命销去二级仍降一级留任”。
三十五年顺天府地面出现蝗灾,光鼐时为府尹,奏报皇庄旗庄不派田丁灭蝗,以“偏执邀名”被革职,很快用为通政司副使,又晋升光禄寺卿、宗人府丞……
老窦性情坚执,嫉恶如仇,敢于硬碰硬,在贪腐滋蔓、人情往还的社会显得有些异类。指控旗庄之举开罪于不少王公大臣,千夫所指,也加重了乾隆帝对其性格偏狭的印象,尤其厌烦他的“哓哓置喙”,但对其学问人品的看法并无改变。这之后,命他往吉林告祭、主持福建乡试、再次督学浙江,也在南巡时再次赐诗与他,宠眷不衰。
五十一年正月,窦光鼐在浙江学政任上升为吏部右侍郎,有旨询问地方亏空实情。时浙江前后两任巡抚因贪赃接连被正法,一省中官心惶惧。老窦得圣上指名垂询,再次兴奋和认真起来,很快列举数款上奏:如说新任浙抚伊龄阿出行排场很大,所到之处,家人收受门包;藩司盛住回京时带了许多银两,行囊沉重,招致物议;知县黄梅母亲已死,还要借庆寿演戏敛钱等等。此类信息大多出自传闻,即使有也很难落实,“风闻奏事”仅限于科道官,光鼐有些不够审慎。皇帝派出户部尚书曹文埴、侍郎姜晟前往“清查严参”,也请光鼐具体举证,结果是老窦举不出来,调查也不属实:伊龄阿家人收门包,经逐地查讯无法认定;盛住所带银两,系进京应缴官项,已经内务府收纳;所称各县亏空与黄梅母丧期间演戏等情,也以查无实据驳回。窦光鼐科名早于文埴十八年,根本不把这个翰林晚辈放在眼里,当场怒喝咆哮。后再命大学士阿桂前来审理,老窦心中不服,干脆跑到千里之外的平阳去搜集证据。这些场景都被奏报上去,各大员行文有别,却都写到窦光鼐之偏激荒唐,绘声绘色。皇上很生气,先降谕申饬,再降旨革职,后来干脆命“拿交刑部治罪”。而就在这时,窦光鼐的密奏到了,附有黄梅派发苛捐杂税的官印田票,证据确凿!光鼐在这场政治角力的最后出奇制胜,黄梅被正法,总督福崧、布政使盛住革去翎顶,阿桂、曹文埴、伊龄阿、姜晟“交部严加议处”。可谁都能看出这是一次“惨胜”。老窦回任宗人府丞,他所得罪的阿桂仍是内阁首辅,而盛住乃皇十五子永琰福晋喜塔腊氏(后来的孝淑皇后)的亲兄,在他这里栽了面儿,日后也会找补的。endprint
窦光鼐何尝不愿意与皇帝身边人搞好关系,比如阿桂,而一旦较上了劲,也就不管不顾了。至于和珅,在朝野虽声名不佳,光鼐也乐意交往。昭梿《啸亭杂录》卷九:
余幼时闻韩旭亭先生言,当代正人以窦东皋为最。时阅其劾黄梅匿丧奏疏,侃侃正言,心甚钦佩,以为虽范文正、孔道辅无以过之。后入朝,闻成王言公迂暗不识政体……其议论殊为怪诞。又晚年以仕途蹭蹬故,乃拜和相为师,往谒其门,至琢姓名于玉器献之,以博其欢……
这位王爷叙述了对窦光鼐认识的改变,后面还举了两例,有些“妖魔化”:说他希望皇上能赏赐“紫禁城骑马”,每日在家中跨在马扎上练习;又传说他卜得诸城应出两位大学士,闻知刘墉降黜,“大喜过望,置酒欢宴终日”。而最有损窦光鼐形象的,是说他极力巴结和珅,竟要拜和珅为师。这件事传闻甚广,甚至在光鼐病逝后仍不放过。洪亮吉于嘉庆四年的奏折中,罗列朝中大员趋附和珅之种种丑态,“十余年以来,有尚书、侍郎甘为宰相屈膝者矣;有大学士、七卿之长,且年长以倍,而求拜门生,求为私人者矣”,求拜门生者,指的就是窦光鼐。
其实洪亮吉与光鼐颇有几分相近,学问均优,生性皆傲,都是自视甚高、耿直敢言之士,又都有些小心眼。亮吉曾遭光鼐当众责斥,耿耿于怀,此时似有报复之嫌。光鼐弟子秦瀛详记亲历情形,力驳之。《碑传集》卷三六:
公自浙江学政以左都御史召还,一日富阳董公手执公所书金字扇,大学士和珅见而语董公曰:“写金字,善用金,无如窦东皋者。”遂取一扇属董公乞公书。余适趋过,董公曰:“秦君固善东皋先生者,盍属之?”因以属。余请于公,公书就授余还之,书款称“致斋相国”,自称“晚生某”,盖遵旧例。致斋,和珅号也。又一日,和珅召见出,语余曰:“子见东皋,告以有御制文命其制序,散直后即来领。”是日,公随诣和珅宅领归,谨撰序文,越日进呈。公没后,编修洪亮吉上书言事,以前在尚书房被公指斥,附劾公交结和珅,书扇,称师相,身称门生,其诬公实甚。此事关系公生平大节,不可以不辨。
两件事似能读出一些关联:先是和珅以扇求字,老窦不光是认真书写,题款也恭谨有加;接下来和珅传旨命为御制文书序,就有些投桃报李的意味了。秦瀛曾长期任军机章京,所记远比洪亮吉的道听途说可信,但也反证了光鼐与和珅的确有所过往。乾隆晚期,和珅备受宠信,执掌枢机要密,拍马溜须的争先恐后,是他找上门来,老窦岂有拒绝的道理?然这种泛泛之交对和珅本也算不得什么,需要的时候,变脸也是快得很。
倒是乾隆帝对这位相随五十余年的老臣始终评价如一:早年就责斥其偏执偏激,晚年亦然;早年即称许其学问严正,经过许多波折后亦无改变。五十七年五月,窦光鼐擢为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五十八年四月,为殿试读卷官;五十九年八月,為顺天乡试正考官;六十年三月,命总裁礼部会试。信任依赖当有目共睹!或也正因为如是,皇上对会试发生风波很生气,谕曰:
窦光鼐人本拘迂,不晓事体。朕夙闻其于时艺一道尚能留心讲习,是以派为正考官,不意其糊涂错谬一至于此。且初九日主考出闱复命,召见时窦光鼐不特奏对不明,跪起兼至倾跌,是其年老昏愦,岂可复膺风宪之任?除副考官刘跃云、瑚图礼及荐卷不当之同考官等即照和珅等所请交部严加议处,余著照所拟分别办理外,窦光鼐著即解任,听候部议。
圣上恼怒之下,连光鼐的衰惫老态都觉得厌憎,但毕竟与科场弊案不同,命以四品衔休致。对张大其事的和珅,乾隆帝也略示责备。
“讵意中阳照,偏荣小草心”,是老窦早年所写纪恩诗。这位心高气傲的学者把皇帝比作中天红日,自喻为一棵小草。他与乾隆帝的关系大致相类,半个世纪中,不管经历几多风雨,天子的辉光总能时弱时强地照临,直到小草变为老草,直到那最后的枯黄萎灭。
五个月后,窦光鼐在京师病逝。
四、王氏兄弟的人生余绪
中国科举史洒下一路悲喜剧,也洒下不少精彩故事。如“连中三元”“三代五进士”“一秋二解元,一科十五举”等等,这次的亲兄弟联袂会试榜首,也属于一个典范。乙卯恩科出现这个结果,本由试卷决定,毫无情弊,应是科举史上一段佳话。设若从正面渲染烘托,论为盛世祥瑞,老皇帝必然欢喜,或赋诗以贺之,那就是另外一种走向了。
平正而论,窦光鼐还是太书生气了。科举考试自然首先看试卷,最后排序则要斟酌各种因素,要懂政治。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皇帝钦命将第三卷改为第一,原来的状头赵翼降为探花,来自陕西的王杰成为状元,省籍便是重要因素。一则清朝立国以来大西部尚未出过状元,二则西域新定,故有御制诗云:“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四月廿五日御殿传胪纪事》)副主考等虽不知二王为兄弟,但以省份相同、姓名相近为由,建议作一些调整,是有道理的。而老窦那句“论的是文章,不论试子是哪个省的”,就有些逞能使气的意思了。
廷试阅卷完毕,例将前十卷进呈御览,虽已排出名次,皇上要改则理所当然。和珅提议将王以衔的名次往后面调一下,乾隆帝不同意,认为属于天意。老皇帝的精神境界,毕竟与一肚皮机巧诡诈的和珅不同,爱惜人才,衷心为之高兴。乙卯榜终于尘埃落定,王以衔做了状元。
这之后,以衔授修撰,入庶常馆,散馆留在翰林院。他也同许多状元郎一样,踏入仕途后庸庸碌碌,做过日讲起居注官,入直南书房,终是无所建树,在礼部右侍郎一职上病逝。同乡兼同僚姚文田为撰墓志铭,除叙说其仁厚谨慎外,印象较深的就是“公素善啖,饮食常兼人,体丰硕不能任劳苦,故心亦颇安之”,呵呵,一个知足常乐的胖子。
更让人牵挂的是那位铩羽而归的弟弟。说来他已算是幸运之人,卷入这样一场政治风暴,复试卷子又答得不好,搁在顺治朝早被拿下,遣发尚阳堡甚至宁古塔去也。而他遇上的是有书生情结的乾隆帝,仅予停止廷试四科,给他保留了做进士的机会。嘉庆帝亲政后,受过和珅欺凌压抑者多予翻案,窦光鼐不在此列,对王以铻却未忘怀。六年春,是原定的太上皇帝九旬恩科,父皇虽已长逝,颙琰传旨恩科仍然举行,王以铻直接进入廷试。
六年前的失利已成挥不去的噩梦,以铻的居乡岁月应多有煎熬,在考场上或止不住心猿意马,考列三甲第一○三名。不知是皇上的怜惜,还是出于读卷官力荐,王以铻虽名次甚后,仍选为庶吉士。然一年后散馆考试,他再次考砸,列在三等之后,不要说入翰林与分部任主事,就连做知县也不可以,只能是等待分配(“归原班铨选”)。这时候又是皇上发话,《清仁宗实录》卷九七:
朕恭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十六年考试戊辰科散馆庶吉士,内有林明伦一员,曾再留馆教习三年。因思此次散馆之庶吉士王以铻,考列名次在后,引见时著归原班铨选。但念其会试中式第一名,平日文理尚优,昨日散馆试卷,只系字画拙率,文义尚无大疵,王以铻著加恩仍以庶吉士留馆教习三年。
皇恩浩荡!然而“佛渡有缘人”,王以铻终是命运不济,不数月便故去。什么病症?什么时日?一概失详,史籍中只有“寻卒”二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