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2021-12-21孟凡明
【摘要】 清代科举考试始于顺治二年(1645年),乡试和会试均要考三场,分别在八月和三月(最初是在二月)举行。科举考试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考生不限年龄与次数。乡试和会试试卷,不论是否考中,在放榜后都可以领回自己的试卷。会试是全国竞争,乡试则是各省录取名额为定额。乡试施行定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代;科举;乡试;会试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6-004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近代贵州乡试研究”(项目编号:2019gh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代的教育,中央有太学,地方上有府、州、县、卫学,都是官学。官学之外还有书院,书院之外,地方上还有社学、义学。①这样就建构起帝制时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国民教育体系。
一、科举考试的时间、考生及考官
科举考试,“清悉依于明”。“明以八股取士,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身份赴京师参加考试,叫会试。子午卯酉年考乡试,辰戌丑未年考会试。乡试和会试的考试时间,顺治乙酉年(1645)确定下来,乡试在八月考,会试在二月考,三月放榜,四月初举行殿试。后来改为三月举行会试,四月放榜,五月初举行殿试。乾隆二十六年(1761)定为四月廿一日殿试,廿五日传胪(胪唱传名),“遂为永制”。②
乡试和会试都考三场,“初九日为第一场,又三日为第二场,又三日为第三场”。主持考试的分别是:“乡试,直隶于京府,各省于布政司,会试于礼部。”清代在顺治二年(1645)开科取士,“分天下乡试为十五榜”。雍正元年(1723)“敕湖南建立试院,自是乃有十六榜。” ③
地方上的科举考试,主管科考和学务的官员分别是:“一,主考:各省乡试,派正副主考各一人,由皇帝在翰林官及進土出身之部院官中选派,试毕回京。惟顺天府乡试之正副主考,从协办大学士、尙书到副都御史以上大官中选派。二,提督学政:各省一人,主管该省学务及考试秀才和童生。由翰林官及进士出身之部院官中选派,三年一任。三,府州县厅学官:府州县厅皆设儒学,管理该地之秀才和童生。府学官为教授,州学官为学正,县学官为教谕,厅学官为数授或学正;其副职皆为训导。” ④
清代的科举考试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不限年龄与次数。”童生考秀才,最小的可以小到十三四岁,大的也可以是五六十岁。考中秀才的人还要在原籍每三年中参加两次由学政主持的八股文、试帖诗考试。“如果遇到乡试年分,到省城参加乡试,考中举人,那就算有了出路。如考不中,回到县里,继续作秀才,还要继续参加岁考、科考。如三次或五次不参加岁试、科试,便取消秀才资格。”考中秀才,回到县里归教谕管。每年学政要到各府考核秀才,考核等级,获得一二等,给予奖励,叫廪膳生。考核如果是第四等要处罚,学政叫衙役打板子,考核等级不佳的秀才褪下裤子像犯人一样挨打。所以俗话说:“秀才好作,岁考难过。” ⑤
秀才考举人,谓之乡试。乡试每三年一考,逢子午卯酉年进行,称之为正科。遇到皇帝等人万寿或特殊庆典,加试一科,叫思科。乡试的地点为各省贡院。乡试在中秋节前后举行,各省日期一样。乡试主考官员由朝廷指派,正、副主考是钦差身份,地方大员总督、巡抚都要隆重接送。正、副主考官,清朝初年不限出身,康熙十年(1671)以后,专用进士出身的人。乾隆以后,简派正、副主考官员,要通过朝廷的考试选拔,由皇帝主持。乾隆嘉庆朝以后,多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公布考试结果,陆续发布简派名单,先发布边远省份的正、副主考,然后发布邻近省份,最后发放顺天府主考。⑥
考中举人之后,就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即考进士。旅途费用由公家支付,所以叫“公车”。会试每逢丑未辰戌年举行,为正科,会试也有恩科。会试在北京贡院举行,由主考一人、副主考三人、同考官十八人主持。⑦
二、科考试题
科考试题,清朝初年,乡试和会试的三场试题,均由主考出题。自顺治戊戌年(1658)后,会试及顺天乡试头场《四书》三题,由皇上钦命密封,然后刊印颁发。⑧考试的内容为儒家经典,主要是四书五经。第一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四书》第一题出自《论语》,第二题出自《中庸》,第三题出自《孟子》。如果第一题出自《大学》,第二题则用《论语》,第三题用《孟子》。第二场考策论一道题,判五道题,诏诰表内科一道题。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论五道题。乡试和会试同。⑨
乡试和会试虽然都要考三场,但是重首场,首场又重首篇,其余几场的重要性则不如首场。例如,第三场考策论,题目无非是“班氏《汉书》果何所本?《艺文志》与刘氏《七略》有何异同?《古今人表》何以不列今人可得而言之否?”回答“不过三数百言”⑩,并不能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朝后期策论考查有所改变,注重考查经世致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参考用书,“《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诗》主朱子本义,《书》主蔡传,《春秋》主胡安国传,《礼记》主陈澔集说。” ⑪
清代乡试和会试试卷,不论是否考中,在放榜后都可以领回自己的试卷,考中者可以刻印出来分送亲友;落第的也可以研究没有考中的原因。⑫
三、乡试录取情况
宋代以降,乡试实行定额制度,清代乡试各省的录取名额,大致情况分别是,详情见“清代顺天各省乡试取中名额一览表” ⑬。
乡试的副榜与正榜同时发布,每5名举人中增加副榜1人。正科与恩科中额人数相同,但是“广额之年,副榜不加中”。⑭清季以来随着边远地区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边远地区的照顾,边远省份乡试名额有所增加。
科举实行定额制度,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认为“清代乡试设定定额一事”,第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可以“促进统一”。全国人才都是由考试选拔,人才统一于中央,于是“政令自易于统一”。考取功名者,献身国家,可以“展布才献”;在民间者可以“讲学授徒,表率群伦”。在直接方面可以“宣揭政教”,在间接方面可以“楷模乡里”。使后起之秀可以“仰德成流”,还可以教化民众,从而促进国家统一。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杂居,“不有此潜在势力,以相维系,则政治上之一切措施,自多困难”。第二个重要的意义是“普及文化”。中国幅员辽阔,但是“交通梗塞”,“腹地则文化昌明”,边地“则文化低落”。科举实行定额制,可以“使边远之士及时磨砺,不致因向隅而灰心。”“其于普及文化之功,当非浅显。” ⑮
四、结语
科举考试是帝制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会试是全国竞争,乡试则是各省录取名额为定额,例如浙江乡试名额在100人左右,贵州40名左右。应试者人數与中试名额比例,大省如顺天、浙江、福建等地,录取比例大约是1%多一点。边远省份文化落后的地方,读书人少,参加考试的人有时不足法定人数,极易考中秀才,“有时文章不足完篇,甚至只作个破题就可进学了。”这些人可以维持边远地区的文化结构,形成读书的影响,也有利于边地管理,社会安定。⑯
注释:
①③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8-610页,第596页。
②《清末湖北状元知多少?》,载《湖北文史资料》(第五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2年版,第199页。
④《地方职官》,载《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43页。
⑤⑥⑦⑫⑯邓云乡:《清代八股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74页,第53-54页,第59页,第68-69页,第67-68页。
⑧徐珂编撰:《钦命会试及顺天乡试题》,《清稗类钞》(第二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7页。
⑨⑪徐珂编撰:《世祖定乡会试试题》,《清稗类钞》(第二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7页,第626-627页。
⑩徐珂编撰:《乡会试不重策》,《清稗类钞》(第二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7页。
⑬⑭⑮李祥生:《论清代乡试设定名额之意义(附表)》,《政治建设》1941年第4卷第3期,第55-56页,第57页,第53-54页。
作者简介:
孟凡明,男,湖北襄阳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