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2017-09-08艾坤陈开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7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艾坤+陈开宇

摘 要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探索,启发思维,培养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恰当、有效的化学问题情境呢?结合本校化学教学的情况,谈谈我们所做的尝试。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7-0049-01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与学习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探索、发现和认识的自主学习启发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和激发了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恰当、有效的化学问题情境,结合本校化学教学的情况,谈谈我们所做的尝试。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利中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引发学生的探究冲动。如在“走进化学实验室”这节,教师先拿出实验器材及药品。提问:同学们这些药品可以用什么方法将其从容器中取出来?学生们根据不同药品的状态,利用生活经验思考取用的方法。此时,学生的兴趣会倍增,热情会高涨,学习欲望得到了充分激发。

实验是化学学科最具魅力的一点,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器材内容抱有极大的好奇。平时上课带着实验器材进入教室,学生都会围上来看其造型猜测它的作用,好奇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去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化学问题比比皆是,选择一些身边的事例,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例,让生活问题进入化学课堂。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提高学生分析身边出现的各种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节的导入,问学生们平常都看过哪些保健品的广告,里面宣传添加有什么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有何有益的影响。学生的回答非常踊跃,各种品类的保健品,及广告词中所宣扬对人体的好处等等。教师这时告诉学生学完本节内容后就可以初步分辨这些宣传的真伪。我们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其宣传语中就包含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到这里学生们对生活经验背后的化学知识有了探究欲。

人们对化学知识的积累来源于对生活的各种现象的思考。化学源自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化学情境,贴近生活,学生更易接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历史故事创设情境

在历史的背景下看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使化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更能唤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时,先讲述石蕊被发现的故事。17世纪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在和助手们做实验时,不巧一个助手不慎把一大滴盐酸飞溅到玫瑰花上,波义耳舍不得扔掉花,他决定用水为花冲洗。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部分奇迹般地变红,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玫瑰花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经过反复实验,一种从玫瑰花、紫罗兰等草本植物中提取的指示剂——石蕊诞生了。浪漫的玫瑰花和化学之间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学生们听完后对学习石蕊的兴致一下被唤起。

初中化學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这样结合化学史创设的情境就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四、通过社会热点创设情境

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情境导入,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化学去服务社会与生活。如在讲“水的净化”时,提到最近有飞机失事,经过一番搜寻,飞行员被成功救起。飞机出现故障后,飞行员携带救生器材跳伞,当他降落水面后,将救生皮筏充满气,之后在洋面上漂流几天直到被救起。那飞行员是如何获取生存所需必要的淡水呢,之后向学生简单说明高分子膜将咸水转化为淡水。

学生们对当前热点的新闻事件关注度很高,利用相关新闻报道,联系课堂知识创设情境能使得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角色中。像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时,课上简单的介绍一下,既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又利于熏陶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