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分析
2017-09-04李晓华
李晓华
【摘要】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进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概述,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管理的方法,其中包括粮食问题、土地流转速度、建立合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实施民主建设等方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流转
土地资源管理的本质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我国目前由于人口较多,土地资源相对于人口来说较少。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土地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由此可以看出,要想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型城镇的发展,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就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粮食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此可以看出,粮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所以,要想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就要解决粮食问题。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农耕土地的范围逐渐减少,直接降低了粮食的生产量,生产量降低直接导致粮食价格的上升,对我国粮食市场的格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土地流转问题
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土地转让以及土地租赁加以实现。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土地持有者的思想过于传统,不愿将自己的土地进行转让和租赁,导致土地流转无法有效的进行,进而造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无法实现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
(三)政府政策问题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建立的相关政策,是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所以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各个地区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土地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制定。但是,我国大多数政府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对这一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依旧对所有地区的农业进行统一的制度管理,造成只有一部分地区适合当前制定的发展政策,无法对所有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核心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
要想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第一步就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土地资源在开发的过程当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一二线城市的开发。另一方面是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在对一二线城市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对一二线城市内的土地概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并优先开发一二线城市的土地。
由于边远地区的土地分布情况与城市内的土地分布情况具有较大的区别,所以,在对边远地区土地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土地周围的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土地使用者的思想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情况等方面。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土地资源开发方案。例如,贵阳地区由于周围的山体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大对土地周围环境的改善力度,使其适合粮食生长。其次,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提高粮食的种植效率。最后,加强对粮食种植的投入成本以及重视程度,全方面的提高粮食种植的产量,通过以上方法,贵阳地区的粮食产量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0%,进而提高了土地资源的运用效率。
(二)加强土地流转
在对土地资源的流转速度进行加强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政府对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所以,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管理力度,进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土地资源的流转速度。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针对土地流转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例如,对于租赁土地以及转让土地的农民进行适当的奖励,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并对农民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教育,使农民意识到对土地资源进行转让对于自身来说没有损失,扩大土地流转的范围,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这种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所以,提高土地流转的速度,能够促进我国土地流转科学化、经济化、系统化的发展,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
(三)建立合理的法制法规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法律是保护其正确运行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确保管理者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明确的管理,管理中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准确的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例如,首先,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于浪费土地者,对土地运用不合理者进行适当的警告,情节严重者给予适当的惩罚。对于节约土地资源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对费用进行适当的减免。为了鼓励更多的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对流转土地的农民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农民进一步体会到土地流转的好处。最后,将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纳入到该地区的整体考核中,使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充分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四)实施民主制度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农民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对农民有价值的意见给予充分的采纳。例如,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使农民参与到每个流程中去,并对农民提出的建议进行充分的重视以及思考,采纳其中具有价值的建议。这种方法可以使农民认识到自己自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被管理者,而是一个管理者和参与者,提高农民配合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
另外,政府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做的任何决定都应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体现出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在对农民的土地进行征用或者管理的过程中,避免强制征用,并且对失业的农民进行适当的资金补助,保障农民的温饱。
三、结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强土地的流转速度的同时,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改善,能够为今后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张景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611-616
[2]凯赛尔·卡地尔.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问题[J].中国农业信息,2016,23: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