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景观偏好分析的社区农园公众接受度研究—以北京为例

2017-09-04王志芳蔡扬张辰寇淼

风景园林 2017年6期
关键词:非生产性农园居民

王志芳 蔡扬 张辰 寇淼

基于景观偏好分析的社区农园公众接受度研究—以北京为例

王志芳 蔡扬 张辰 寇淼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对于农业活动的热情逐渐高涨,各居住区自发种植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不少学者将注意力转向社区农业的研究,视其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一种策略。本文以北京市建成时间在2000年后,位于五环附近区域的3个中等收入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场景模拟图片并辅以文字问题的问卷方法,调查六环以内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农园的偏好与认知态度。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公众偏好的物质空间因素和非物质空间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与居住小区的结合模式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居民对于社区农园的景观偏好整体低于非生产性景观;对于社区农园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管理和种植;宅旁绿地和闲置用地是居民认为最理想的可开展社区农园的场所。此外,种植槽的使用、把握好农业景观以及人工景观的比例、增加作物种类等景观设计手法有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农园的偏好。整体而言,本研究表明只要能够恰当地针对人群社会背景,并巧妙地进行景观设计,就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对社区农园的接纳程度。

社区农园;农业景观;景观模拟;景观偏好;景观设计

近10年来,国内的城市规划逐渐走在“去农业化”的过程中,被污染的城市环境、不安全的食品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反而激发了民众对于乡野环境的渴望。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新鲜农产品的渴求,促使许多人对农业活动与农业观光的热情高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郊农业观光园与认领农场在国内迅速兴起,此外,城市居民利用自家庭院及小区公共、闲置绿地进行农业活动的现象也屡见报端。这表明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广大居民有一定将农作物引入城市(社区)的需求。

1 社区农业与农业景观

1.1 社区农业

社区农业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类型,是分布在住所周围或居住区附近,由居民参与的一种都市农业形式。社区农业既可以是居民自发的个人种植活动,也包括公共、合作型的社区农业。其中公共、合作型的社区农业因各地叫法和运行差异有社区农园、划拨农园、市民农园、街区花园等[1]。

不同形式的社区农业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发展而来。现代社区农业起源于欧洲19世纪早期,人们为解决在城市化初期和战争年代所引起的物资匮乏等问题,在政府或组织划拨的土地上自发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从中产生出了划拨农园(Allotment garden)的概念。20世纪中后期,以社区农园(Community garden)为代表的社区农业在北美得到传播与发展。在美国经历了郊区扩张、城市中心衰落,外加1973年能源危机、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新环境意识和道德观以及环境心理学的进步等因素的刺激[1],社区农园作为激活城市废弃地、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增进社区邻里感的有效途径而获得广泛意义的认可。

有学者从社区农业的概念下进行细分,将划拨农园、社区农园、社区支持农园、家庭园地作为4种平行的社区农业类型,它们在管理模式、开放程度以及主要用途上有所区别。划拨农园(欧洲发端)往往由当地主管部门或公共机构划分社区附近或城郊的土地给个人或家庭种植,功能上侧重生产,并且偏重于自上而下的管理政策;社区农园(北美发展)面向整个社区居民,地块位于社区中或周边,以种植兼具休闲娱乐为用途,通常自下而上运行;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日本发端)主要在它的运营模式上区别于其他社区农业类型,它是一种农场与社区之间共同分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合作形式,场地位于城郊或农村地区,采用会员模式,用途上侧重生产;传统意义的家庭园地(Home garden)则是紧贴在住宅周围的小块耕地,还包含庭院、阳台、屋顶、花园、花坛等,但开放程度相对较弱,通常归园地主人所有,功能以种植与休闲为主。

当下,社区农业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作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缓解粮食及燃料短缺的策略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发达国家,随着时代变迁与经济发展,社区农业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不断下降,其功能逐渐转向休闲和娱乐[2]。可以说,社区农业无论在社会生活、资源分配、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功效。

根据以上概念的划分与理解,本文所研究的社区农业比较接近社区农园模式,即指在空间位置上位于城市居住小区内部或者毗邻居住小区,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用途上兼具种植与休闲。

1.2 农业景观

当前学界已经开始对农业进行景观美学意义上的探讨,这也反映出现代人对农业的需求已不单只是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结果,其他体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景观向来是客观实质与主观意识的统一,有国内学者将农业作为景观审美的客体来看待,定性研究了农业景观的美学特征。俞孔坚认为,田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田之美在于宜人的尺度、丰富的色彩、泥土的芬芳、随四季而变的动态[3]。唐志环则将田园生产性景观的审美特点总结为形式美(重复排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色彩美、生态美 (植物群落、虫鸣鸟叫)、参与性美[4]。王娜对农业景观的构成艺术进行分析,指出农业景观的美在于其重复排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平面构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立体构成以及色彩构成之美[5]。邓锡荣提出农作物本身美学最重要,他指出“农作物本身的色彩、植株体量、生长状态好坏、果实丰硕度等方面,直接影响农业景观的审美”[6]。陈衡望则从美学的角度看待农业,指出农业景观的美主要表现在农业产品美、农业劳作美、农村生活情调美3个方面[7]。总结来看,国内学者对农业景观的审美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在乡村环境中的审美价值表征,并归纳出了农业景观的各类形式美要素。

人作为感知农业景观的主体,相关研究集中在“景观偏好”、“视觉偏好”、“审美偏好”等人对景观的知觉现象上。偏好是一种表示喜好程度的态度,偏好的态度常反映在选择行为上,故而景观偏好是个人或团体对一个环境状态的好恶程度[8]。本研究从人的视觉主观感受出发,应用图片模拟社区农园场景,将景观—偏好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①关系,主张以群体的普遍偏好作为衡量社区农园景观接受度的标准,通过数学分析方法来识别起关键作用的景观因素。国际上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影响景观偏好的共性因素,客观因素有景观的外在实质性与艺术性,主观因素则是个人特质[8-11]。由此看来,在对景观偏好的分析中,都是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出发,都会涉及对主客体的分析,研究景观偏好的最终目的是使景观规划和建设更贴近公众意愿[12]。

国内关于农业景观偏好的研究尚较缺乏,张晓彤等运用BIB-LCJ法对北京郊区农业景观进行了偏好研究,指出绿色覆盖度、管理水平、斑块黏合度、斑块聚合程度、分维度指数均体现出对农业景观可视偏好的正影响[13]。

国外对于农业景观偏好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大尺度乡村空间,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

1) 农业景观具有一定审美价值,人们从乡村农业景观中获得愉悦和满足[14-17]。

2) 不同背景人群对景观的偏好存在差异[18-21]。

3) 农业景观的复杂程度、肥沃度以及规律季相变化影响人们的视觉偏好[22-24]。

总结起来,目前对农业景观偏好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从研究对象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郊区大尺度农业景观的视觉偏好,鲜有对于都市空间中小尺度农业景观的偏好研究;从研究目的上看,大部分研究都是对专家已构建的抽象的农业景观特征因素的检验,较少依据具体环境对农业特征因素进行筛选,并直接研究这些因素对使用者施加的影响。因此,针对农业进入城市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社区农园作为农业景观的一种类型,从小区居民的偏好入手,利用图片模拟辅以文字问卷自下而上的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影响人们对社区农园偏好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得到结果后,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探索农业与社区的合理结合模式,将社区农园转化为一种可被公众接受的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本文主要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范围,以北京城区六环以内的居住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重点走访了2000年后建成的多层或小高层住宅小区。其中,对已有自发种植现象的望京、亚运村、中关村、上地等区域内的小区进行重点考察。经综合考虑居住区内绿地形状、楼层特点、拍摄状况之后,最终选定宣海家园、怡美家园以及望京花园内的4个不同尺度的绿地作为模拟场地。3个样本居住区建成于2000年后,位于北京城区五环附近,其中宣海家园和与其毗邻的怡美家园位于上地地铁站1km范围内,望京花园位于望京地铁站1km范围内。3个居住区室外活动空间面积适中,较适合低强度的社区邻里活动,其中怡美家园容积率为1.6,绿地率为40%,是多层与小高层混合型居住区,宣海花园与望京花园容积率为2.5,绿地率为30%,是北京典型的小高层居住区。

根据模拟所需要的4个尺度,即:A大规模闲置用地(一般位于开发商划分的社区外,大于1hm2);B居住小区级公共绿地(大于0.4hm2,服务半径300~500m);C组团级公共绿地(0.1~0.2hm2,服务半径80~120m);D宅旁绿地,在怡美家园选取典型的宅旁绿地、宣海家园选取组团级绿地(图1)以及小区级绿地(图2),并选取望京花园东区毗邻的一块面积约3hm2的闲置用地(图3)作为研究对象。在某晴天的上午9: 00 —11: 00 和下午15: 00 —16: 30 对这4个地块进行拍摄取景,拍摄高度约1.6m,光圈不低于8,保持景深一致。

2.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分为两部分内容:居民对社区农园景观的偏好调查和居民对社区农园的认知态度(景观偏好问题采用图片模拟、认知态度类问题采用文字形式)。

居民对社区农园的认知态度采用文字问题判定,文字问题主要考量以下几个方面:居民对引入社区农园的意愿、参与栽植的意愿、居民对社区农园最关注的问题以及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背景资料等。文字问题将直接反映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特质)对社区农园接纳度的影响。

1 组团绿地模拟场地Cluster greenbelt sample

2 小区级绿地模拟场地Community greenbelt sample

3 闲置用地规模模拟场地Vacant plot sample

居民对社区农园的景观偏好使用模拟场景的对比为内容进行问卷判定,设置对比组前首先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衡量因子(描述景观的成分),根据不同的衡量因子设置对比组,从而判断居民对于各类型社区农园景观的偏好。衡量因子的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体现农业景观的固有特点与非生产性景观的差异,表现在农业景观因为耕作方式而具有的韵律构图、单一植物营造的纯粹场景、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果实产出以及劳作参与等几个方面;二是体现城市环境背景与乡村背景的差异,表现在尺度变化以及自然田地背景与人工建设环境背景的差异;三是体现设计元素对社区农园自然程度的改变,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及种植环境上有无人工设计的干预。

最终选定的衡量因子包括以下几方面(表1):

问卷的图片模拟部分,使用Photoshop软件表达衡量因子的不同水平,最终选取41张照片作为评价对象,调查六环内北京居民对于照片所呈现场景的偏好程度。

总共发放问卷376份,收回有效问卷353份问卷,其中,网络发放324份,有效问卷313份;为了深入了解居民对于社区农业的态度,并平衡被访问者的年龄比例以及教育层次,本研究对畅春园、清华园、上地悦Moma、通州格兰晴天4个存在自发农业种植的小区实地发放调研问卷53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问卷填写人员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分布数据与北京市2013年统计年鉴近似(表2)。

对于问卷收集的数据,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0.0录入,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Cronbach's alpha进行一致性检验并筛除无效问卷后,根据变量特征,分别使用描述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统计各变量的特征及之间的关系。

3 研究结果

经过对文字问题“如果将小区中的一部分绿地作为可种植果蔬的景观”的调查,居民对于社区农园的整体接受度较高,88.4%的人愿意在居住区中引入一部分农业景观,25%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将小区中的一部分绿地作为可种植果蔬景观,31%的人表示愿意,32%的人表示可以接受,12%的人持明显反对态度(图4)。

3.1 居民整体更偏好非生产性景观

研究首先针对社区农园景观与非生产性景观偏好整体差异,将全部41张图片中的非生产性景观编组为A,社区农园景观编组为B,对两组居民偏好均值进行比较(表3),结果显示,居民对于非生产性景观的平均偏好程度(M=4.12)明显高于对社区农园景观的平均偏好 (M=3.44),且两者在95%的置信区间内存在显著差异(Sig.=0.00)。

其次,研究试图揭示在不同的尺度上,社区农园景观与非生产性景观的偏好差异。本研究从4种不同尺度上来对比,将宅旁绿地、组团绿地以及小区级绿地作为非生产性景观与对应尺度的社区农园景观分别比较。结果发现人们对于非生产性景观的偏好程度在每个尺度上的得分均值均高于社区农园景观,且在4种尺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4),居民整体更喜欢非生产性景观。

表 1 衡量因子列表Tab. 1 Measure factor list

表2 样本属性特征Tab. 2 Sample attribute features

3.2 物质空间设计能够极大提升社区农园偏好

从研究结果来看,所有有关物质空间的衡量因子都影响着居民对社区农园景观的偏好,并且不同的衡量因子对偏好的影响效用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物质空间设计能够极大提升社区农业景观的偏好,甚至能够使得社区农园景观超过非生产性景观的平均偏好值(M=4.12)。本次实验中获得景观偏好最高值的是小区级草坪景观(M=4.27)(图5),而在各个尺度下,其他类型的非生产性景观(以灌木篱或花球为内容的样本)的偏好值都没有草坪景观高。

效用最为明显的设计手法是种植槽的使用。种植槽的应用使得社区农园呈现一种更为“人工”的设计形态,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社区农园的偏好程度,使得场地环境看起来更为干净整洁(图6),居民对运用了种植槽的社区农园偏好程度比运用硬质铺装后的社区农园还高出许多,其偏好值(M=4.16)高于非生产性景观的偏好平均值(M=4.12)。本研究发现对于社区农园来说,景观状态人工化程度越高越受居民喜爱,而种植槽的使用无疑找到了一种提高社区农园偏好的有效设计手法,使其能带来与非生产性景观最接近的偏好效果。

其次有效的设计手法为社区农园适当结合非生产性景观(以草坪为例)。以宅旁绿地为例进行比较分析,百分比表示农业所占宅旁绿地的占地面积(表5)。从均值差异来看,人们对草坪与农业结合的景观形式的偏好(M=3.91)大于对纯粹的农业景观的偏好(M=3.75),并且经过设计的草坪与农业相结合的景观形式与纯草坪景观之间的偏好并无显著差异 (图7、8) 。研究表明:在一块场地中,加入50%的农业比例,并不会改变居民对于社区景观的偏好。把握好生产性景观与非生产性景观的比例是影响人们偏好的关键方法之一。

4 公众对农业引入社区的态度The public attitude towards agriculture into the community

表3 社区农园与非生产性景观的偏好差异Tab. 3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between community garden and non-productive landscape

表4 四种尺度上社区农业与非生产性景观的偏好差异Tab. 4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between community garden and non-productive landscape on four diverse scales

5 社区中的草坪景观The lawn landscape in the community

表5 草地景观中不同比例农业景观造成的偏好差异Tab. 5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lawn landscape

6 社区菜地应用种植槽Planting grooves are applied in vegetable land of community

7 草坪与农业相结合的景观The landscape pattern combining lawn and agriculture

8 纯草坪景观Pure lawn landscape

影响社区农园景观偏好的其他物质设计因素还包括硬质地面的使用、作物类型的选择、种植场所与尺度等。硬质地面是使社区农业更加人工化的设计元素,显著增加了人们对生产性景观的偏好度(表6)。受访居民表示,硬质铺装的增加使居民方便行走与使用场地,并且能有效防止过多泥土裸露可能引起的扬尘。而硬质铺装的增加也突显了“现代感”,更符合都市的形象。

从社区农园选种的作物类型来看,居民对蔬菜作物的偏好明显高于其他作物类型;本研究将照片样本编组为蔬菜和麦田组,分别从四个尺度进行比较,人们对蔬菜类作物的偏好明显高于麦田。每组照片中蔬菜的均值(M=3.37)均高于小麦(M=3.14),且在95%的置信区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Sig.=0.00,p<0.05),这说明居民对以小麦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引入社区的认可度并不高。从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多少上来看,多种作物一起种植的效果比单一类型种植更能提升居民对社区农园景观的偏好。将单种植物的照片组与多种植物照片组进行比较,研究证实在大部分尺度上,单种植物场景的景观偏好度明显低于多种植物场景。 学者Schroeder与Anderson在研究中证实,大面积单一(monotonous)的场景会降低人们对于公园的偏好[25]。

从种植场地的位置和尺度变化对偏好的影响来看,也有明显的规律。例如以小麦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在社区中的场景尺度越大越受欢迎;与麦田所营造的场景氛围不同,人们对蔬菜景观的喜好程度则随着场景尺度的增大而减弱。综上,菜地景观选择宅旁用地规模(图9)以及麦田景观选择闲置用地规模(图10)能最大限度调动人们对其的偏好。但居民对宅旁用地规模的菜地(M=3.58)以及对闲置用地规模的麦田(M=3.24)的偏好依旧比非生产性景观在任何尺度上要低。由此可见,单纯从尺度上进行社区农业的设计依旧无法改变人们对于非生产性景观的偏爱。

3.3 社会因素影响社区农园偏好

除物质空间因素外,使用者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生阅历都对社区农园景观的偏好产生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层次、教育水平和务农经历,而其他因素如收入高低、职业背景对于社区农园的景观偏好度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于社区农园景观偏好的偏差较大。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对于生产性景观的喜好高于其他年龄层次(图11)。本文推断由于少年儿童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老年人有闲暇时间,而壮年人群则专注于事业,也许可以解释这一结果。

此外,是否有务农经历、自发种植经历、参与自然环保组织等经历则较显著影响农园景观的引入意愿。其中,有务农经历的人对社区农园的支持率高达93.33%,明显强于无务农经历的人。而参与自然环保组织的人对于社区农园在环境效益和美观方面的评价明显高于非参加环保组织的人。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似,即:影响人们对景观偏好的因素包括对过往经历的认知和对景观的熟悉程度。

表6 增加硬质铺装与裸露泥土偏好差异Tab. 6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between pavement style and bare soil style

9 宅旁绿地规模的菜地The vegetable land in housing greenbelt scale

10 闲置用地规模的麦田The wheat landscape in vacant plot scale

在比较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社区农园景观偏好度的均值并进行Anova分析后,结果显示居民对社区农业景观的偏好度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图12)。

11 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于社区农园的偏好均值柱状图Landscape preference of different age level towards community garden

12 教育经历影响居民对社区农园的偏好Educational experience affects residents' preference for community garden

13 不接纳社区农园的居民对引入社区农园所担心的问题The most worried problem of residents who do not accept community garden

14 接纳社区农园的居民对于社区农园最关心的问题The main concern of residents who accept community garden

15 居民对社区农业管理模式的选择Residents' choice of community garden management

管理模式是居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不愿意将农业引入社区的被调查者中,超过60%的人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管理难度大,劳动果实容易被破坏,另有超过50%的人对滋生蚊虫、化肥味道表示担忧。事实上,所有被提及的负面因素(图13)都和管理的过程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在愿意接纳社区农园的人群中,“如何管理与种植”的问题最受人们关注,超过50%的人选择该选项(图14)。

当受访者被问及“最愿意选择的管理模式”时,参与式的管理明显更优于其他管理模式。大部分居民认可认领或者志愿者的管理模式,表现出了强烈的亲自参与的意愿(图15)。对于问卷所提供的三种管理模式中,仅有20.56%的人选择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表明,物质空间的巧妙设计以及根据居住者的社会背景恰当地进行社区农园的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对社会农园的景观偏好与接受程度,并使其成为社区氛围营造以及社区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所能提供的主要规划设计建议包括:

1)选择适宜引入农业景观的社区类型。

依据对年龄因素的分析,以老年居民为主的养老型社区和以拥有儿童的年轻家庭为主的社区更加适合引入社区农园;同时,依据对个人经历分析得到的结论,在以失地农民为主的城市扩张地带上的新建小区应用社区农园预计会收到较好效果。

2)社区农园的用地选择。

选择闲置用地与宅旁绿地这些被居民认为在功能上较弱的地块,并以不影响现有社区活动空间,同时方便居民参与种植为原则。此外,采用作物搭配合适的用地规模可以提升人们的偏好:蔬菜适合小地块(<0.1hm2),而粮食类(小麦)适合大地块(>0.4hm2)。

3)植物种类的选择。

建议以水果蔬菜为主,对以小麦为代表的粮食类作物的引入需慎重考虑。同时应特别注意作物的生长周期与季相变化,注意将不同季节生长的多种植物搭配设计,既丰富景观又能防止收获季节过后的衰败景象。

4)社区农园的设计手法。

通过设计来平衡社区农园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差异并且以更规整、更人工化的形态呈现。尤其是种植槽、硬质铺地的应用使得居民对社区农园景观的偏好与对非生产性景观的景观偏好的差异不再显著。其次在规划设计中让农业与非生产性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也使得人们更能接受社区农园。

5)社区农园的维护运营。

选用利于居民亲身参与且保障果实分配的管理模式尤为重要,认领模式与志愿者模式目前受到居民的青睐。同时,对于农业景观滋生蚊虫以及化肥异味的问题也需要在维护运营上予以充分考虑并妥当解决。

5 结语

社区农园的引入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追求,也能弥补大家在快节奏高科技生活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社会整体对农业景观向城市引入持负面情绪。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人们对社区农园景观偏好的各类因素,发现恰当地针对不同人群的社会背景,并利用巧妙的设计手法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对社区农园的接纳程度,使得社区农园变得和非农业景观一样受人欢迎。本文通过研究归纳整理出一系列的设计手法与规律,期望这些结论与建议能对我国进行社区农园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与启发。

注释:

①“刺激—反应”理论(S-R theory)由行为心理学家华生(John·B·Watson)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反应中总伴随刺激而呈现。文中指的人的偏好是受到外在景观刺激的反应。

② 图1~3的地图信息来源于百度地图,场地范围的标注由作者自行绘制;图5~10均由场地实景与生产性景观的PS模拟合成;图4、图11~15由Excel导出制作。

③文中表格数据来源于作者的调研分析结果。

[1] 王晓娟. 社区农业和农业型社区建设[D]. 天津:天津大学,2013.

Wang Xiaojuan. Community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Comminity Construction[D].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2013.

[2] 徐梦洁,李娜,吴韦丽,等. 社区农业发展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 8819-8821.

Xu MengJie, Li Na, Wu Weili, etc. Conside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e science, 2008, 36(20): 8819-8821.

[3] 俞孔坚. 田的艺术—白话景观与新乡土[J]. 城市环境设计,2007,(6):10-14.

Yu Kongjian. The Art of Terraces: Colloquial Landscape and New Vernacular Landscape[J]. 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2007, (6): 10-14.

[4] 唐志环. 居住区绿地田园景观运用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Tang Zhihuan.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astoral Landscape in the Greenland Landscape of Residential District[D]. Fuzhou: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2012.

[5] 王娜,赵伟韬,苏琳. 农业景观的构成艺术表现[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4):21-23.

Wang Na, Zhao Weitao, Su Lin. On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esthetics[J].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nlogy and Equipment, 2010, (4): 21-23.

[6] 邓锡荣. 农业景观的美学释义[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8.

Deng Xirong. An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Agriculture Landscape[D]. Chen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2008.

[7] 陈望衡. 一种崭新的农业理念—农业美学[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3):7-9.

Chen Wangheng. A New Concep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aesthetics[J]. Hunan Social Sciences, 2004, (3): 7-9.

[8] 陈云文,胡江,王辉. 景观偏好及栽植空间景观偏好研究回顾[J]. 山东林业科技,2004,(4):54-56.

Chen Yunwen, Hu Jiang, Wang Hui. A review of landscape preference and landscape preference to the planting spaces[J]. Journal of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4): 54-56.

[9] Strumse E.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the visual preferences for agrarian landscapes in western Norwa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6, 16(1): 17-31.

[10] Kaplan R, Kaplan S.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1] Brush R, Chenoweth R E, Barman T.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enjoy ability of driving through r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47(1): 39-45.

[12] 齐童,王亚娟,王卫华. 国际视觉景观研究评述[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6):975-983.

Qi Tong, Wang Yajuan, Wang Wei-hua. A review on visual landscape study in foreign countrie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 32(6): 975-983.

[13] 张晓彤,李良涛,王晓军,等. 基于主观偏好和景观空间指标的农业景观特征偏好模型:以北京市11个农业景观特征区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1):180-184.

Zhang Xiaotong, Li Liangtao, Wang Xiaojun, et 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 preferential model from subjective preference and spatial landscape index: A cas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11 agricultural landscape partitions in Beijing[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0, 18(1): 180-184.

[14] Arriaza M, Cañas-Ortega J F, Cañas-Madueño J A, et al.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04, 69(1): 115-125.

[15] Claval P. Reading the r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5, 70(1): 9-19.

[16] Dramstad W E, Fry G, Fjellstad W J, et al. Integrating landscape-based values—Norwegian monitoring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7(3): 257-268.

[17] Krause C L. Our visual landscape: Managing the landscape under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visual aspect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4(1): 239-254.

[18] De Groot W T, van den Born R J G. Visions of nature and landscape type preferences: an exploration in The Netherland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3(3): 127-138.

[19] Van den Berg A E, Koole S L. New wilderness in the Netherlands: An investigation of visual preferences for nature development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8(4): 362-372.

[20] Van den Berg A E, Vlek C A J. The influence of planned-change context on the evalua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3(1): 1-10.

[21] Yu K. Cultural variations in landscape preference: comparisons among Chinese sub-groups and Western design expert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2(2): 107-126.

[22] Misgav A, Amir S. Integration of visual quality considerations in development of Israeli vegetation management policy[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1, 27(6): 845-857.

[23] Rechtman O. Visual percep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ed landscapes: Key components as predictors for landscape preferences[J]. Landscape Research, 2013, 38(3): 273-294.

[24] Scott A. Assessing public perception of landscape: the LANDMAP experience[J]. Landscape Research, 2002, 27(3): 271-295.

[25] Schroeder H W, Anderson L M. Perception of personal safety in urban recreation sites[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84, 16(2): 178.

(编辑/高敏)

The Research on Public Acceptance of Community Garden Based on Landscape Preferenc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Beijing

WANG Zhi-fang, CAI Yang, ZHANG Chen, KOU Miao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urbanization, urban residents enthusiasm for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s gradually rising. Scholar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unity agriculture, which is seen as one of the strategies to solve urban development problems. This paper takes three middle income communities which completed after 2000 AD and located near the 5th Ring area of Beijing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adopting photos to simulate actual senses with setting a series of problem texts, investigates the public’s landscape preference and attitude on community garden by the questionnaires. The physical and non-physical spatial factor which impact the public preference are analyzed by surveying the residents living within the 6th Ring area of Beijing.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paper focuses on putting forward a reasonable suggestion on the residential-agriculture combining pattern. The main discoveries and conclusions are that the public preferences for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s inferior to non-productive landscape as a whole; in residents’ opinions, the main concern about community garden is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he most appropriate locations for community gardens are housing greenbelt and vacant plots around th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he use of planting groove, well grasp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nd artificial landscape, increased crop species , such design methods help to boost residents’ preferences of community garden. Overall, this study shows that as long as the different groups’ social background is focused properly, landscape design methods are adopted ingeniously, the people’s acceptance to community garden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ommunity garde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simulation; landscape preference; landscape design

TU 986

A

1673-1530(2017)06-0086-09

10.14085/j.fjyl.2017.06.0086.09

2016-10-08

修回日期:2017-04-11

王志芳/1975年生/女/山东人/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本刊特约编辑(北京 100089)

WANG Zhi-fang, who was born in 1975 in Shando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Peking University, a contributing editor of this journal.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89).

蔡扬/1991年生/男/浙江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100089)

CAI Yang, who was born in 1991 in Zhejiang,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Peking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89).

张辰/1987年生/女/河北人/硕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 100089)

ZHANG Chen, who was born in 1987 in Hebei,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Peking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89).

寇淼/1991年生/女/山西人/硕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 100089)

KOU Miao, who was born in 1991 in Shanxi, is a master student in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Peking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89).

猜你喜欢

非生产性农园居民
城市娃娃农园开发运营现状及策略研究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头山变身“花果山”怒江峡谷打造智慧农园样本
非生产性支出损害还是促进了企业创新?
——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的检验
非生产性投入改进了新创企业的经营效率吗?
依托“学农园”,创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以常州市大水牛市民农园为例
高台居民
第三方视角下非生产性物料采购物流优化实例研究
桐庐县2007—2008年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