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福》中祥林嫂形象的再解读
2017-08-23郭钰
郭钰
内容摘要:鲁迅在《祝福》中三次描写到了祥林嫂的外貌形态,这三次外貌描写暗含了事情发展的三个时间节点,同时也代表了祥林嫂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本文就将从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入手进行人物形象再解读,从人生状态、劳动能力和精神状况等方面分析其貌相背后的“生死存亡”。
关键词:祥林嫂 形象分析
一、文中的三次肖像描写顺序调整
鲁迅在《祝福》这篇小说当中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我”回到多年未归的鲁镇后遇到了风烛残年的祥林嫂开头,在此文中第一次对祥林嫂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描写,接着以第二天得知祥林嫂的死讯为结果,便开始重头写祥林嫂来到鲁镇之后的故事,祥林嫂先后两次来到鲁镇,各有一次肖像描写。本文按照祥林嫂在鲁镇生活时间的先后为序将原文中出现的三次肖像描写进行了调整,主要是以下三次:
1、祥林嫂初次来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这时的祥林嫂年轻有力,吃苦耐劳,精力旺盛,精神还算比较振奋。
2、祥林嫂再次变成寡妇来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着装与旧时相同,不同的是此时的祥林嫂精神上已经受到了重创,干活也没有之前利索。
3、“我”回到鲁镇后见到的临死前的祥林嫂:
“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所见到的祥林嫂已经近乎一个乞丐,劳动能力尽失,她面容枯槁,精神萎靡。
姑且将这三次对于祥林嫂外貌的描写的顺序简称为:初次到鲁镇——再次到鲁镇——“我”回鲁镇后。通过原文可以很容易分析出来,祥林嫂在这三次外貌描写的背后表现出来的是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我将这三种状态概括为:求生——求存——求死。
二、初次来到鲁镇:逃离婆家的逼迫改嫁以求生
祥林嫂不是鲁镇人,她第一次出现在鲁镇的时候,身上隐藏着对婆家的背离,她不愿意被自己的婆婆逼迫着改嫁其他男人,一心守节。当时的祥林嫂正年轻力胜,肖像描写中作者对她穿着打扮描写较多,脸色有点红润,读不出太多的苦痛意味。假设祥林嫂第一次就没有逃出来,而是被婆家很顺利地嫁到大山里,祥林嫂也无须担心她的未来没有归处,她总是有落脚的地方。她只是希望能逃离婆家的逼迫,能够争得一点自己的选择,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因此我将这一阶段称为称为祥林嫂的求生期。
这一时期的祥林嫂吃苦耐劳,过年做福礼的时候全她一人承担,寡言但有生气,劳动能力和精神状况都是不错的,至少这时的她心怀希望远远超过于绝望,她并不麻木,她还有着追求新生的意识。
三、第二次来到鲁镇:丧夫丧子的惨境里求存
祥林嫂二次守寡已是人生之大不幸,唯一的寄托孩子阿毛的死更加剧了祥林嫂的不幸,精神寄托的丧失,物质上的贫瘠,且又被夫家的大伯赶出门,无安身之处,这时的祥林嫂在精神上遭受重创,无论是出于母亲对孩子的心疼、还是出于妻子对夫家的愧疚、还是出于对自己生活的依托,祥林嫂此时已然是悲剧人物了,雪上加霜的是,这时的她没有去处,她所寻找的出路则仅仅是为了活着,为了生存,故此我将这一时期称为祥林嫂的求存期。
这时的祥林嫂脸颊已失血色,眼神没有之前精神,文中也可得知祥林嫂爱絮叨,重复的诉说自己的悲惨境遇,手脚远没有之前麻利,精神状态大不如从前。
四、“我”回到鲁镇之后:沦为乞丐后问死不求生
且看“我”回到鲁镇后看到的祥林嫂,这时的她已经失去了悲哀的神色,已痛苦到麻木,整个人就是行尸走肉,只有眼珠字转一下,才会让人感觉到她是一个活物,她被鲁四爷赶了出来,无人收留,祥林嫂沦为乞丐,捐门槛以赎罪本是求生求存的希望,最后却化为压倒祥林嫂的最后一根稻草。她问 “我“关于人死后的问题,含混不清的回答加剧了她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活着的时候就很不幸很痛苦的人才会寄希望于死后的世界,祥林嫂担心自己的捐的门槛不能帮自己输掉太多的罪,担心自己死后去了地狱还是会像活着的一样过得很艰难甚至面临更加残酷的惩罚,她的思想里面对生已绝望,对死却仍怀有一丝希望。
这时的祥林嫂乞讨为生,劳动能力尽失,精神已是萎靡不振,一心问死,这一阶段可认为是祥林嫂的求死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