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内心.命运
2009-06-13郭永珍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一个经典形象。作者通过情节的构思和环境的构造,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妇女的形象。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我们可以从文中几次对祥林嫂神态的描写入手。
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我们先把文章结构按照时间顺序理清。祥林嫂第一次出场是在“有一年的冬初”,初来鲁家的祥林嫂穿着素净,两颊略微有些红润,眼神一直是“顺着眼”,“顺着眼”的课下注释为“垂着眼”,这神态足以证明她是一个温顺、驯良的女子。祥林嫂之所以以这种“看”的方式出现在看者面前,除了心地淳朴使然,还在于作为一个寡妇,作为一个弱者,在内心深处她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这种认可她想通过出卖自己劳动力来获得,这也恰恰符合了鲁家用人的期待值。所以,祥林嫂获得了暂时的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且“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也是这个安分耐劳的女子的短暂的幸福。
对这短暂的幸福,祥林嫂格外珍惜,甚至是谨慎地对待。除了勤快的劳动,还表现在对自己未来处境的担忧。她淘米时看到的可疑的人,使她“忽而失了色”,随着婆家人的逼嫁,祥林嫂短暂的幸福结束了。
祥林嫂又回到了鲁家,这次回来比第一次来时遭受的打击更大。祥林嫂选择再回鲁镇,是因为曾经在这里获得过人们的认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次,祥林嫂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与第一次出场相比,“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依然“顺着眼”,但“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足见这次打击的巨大。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祥林嫂的脆弱,精神和体力被孤独撞击而破。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出她的坚强,遭到变故后,她依然力图寻求自身的价值实现,回到鲁镇鲁家去劳动,尽管这次她没获取像前次那样的好评。我们注意到,这次回来祥林嫂带回来一个故事,就是日夜不忘的阿毛的故事。祥林嫂借着这个故事打动了四婶,打动了镇上的女人,其实这也是祥林嫂获取人们认同的途径。当然,祥林嫂没忘了劳动,这也是他获取主人认同的最根本的原因。但在这次重压下,她的手脚记性大不如前,“死尸似的脸上终日没有笑影”,也就难以再获得主人先前的认同。但这对祥林嫂的打击还不是致命的。当祥林嫂想在祝福准备时节大显身手时,四婶的“祥林嫂,你放着吧”让她不得不“疑惑地走开”。
直到听了柳妈的一番话,祥林嫂才得到启示。柳妈给她讲了死后灵魂受罚的事,她听后“脸上现出恐怖的神色”,第二天“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现实中人们对她的冷淡她也略知一二,可死后还要受到残酷的惩罚,灵魂没有归属,不得安宁,祥林嫂真的害怕了。她倾尽所能去庙里捐了门槛,回来后“眼光也分外有神”,因为她觉得自己赎回了自己的灵魂,自己最大的精神束缚已经解除,自己获得解脱的同时,现世中的人们也会重新审视她,认可她。然而当祥林嫂满怀欣喜地投入到祝福准备中时,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使祥林嫂“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眼睛窈陷下去”。祥林嫂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捐了门槛,人们还是认为自己“不干净”,是不是这意味着自己的灵魂并未得到解脱呢?不被人们认可的现实与渴望被人们认同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在捐门槛后产生了更为激烈的冲突,在这夹缝和冲突中,祥林嫂的精神陷入了绝境。当“我”回乡再见到祥林嫂时,祥林嫂的脸上已经消失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一般,“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足见其麻木的情状。她已经沦为乞丐,不只在物质上已经极端贫困,精神上也被现世和来世的归属折磨得奄奄一息。鲁镇上的人都否定祥林嫂,祥林嫂从鲁镇人那里已经得不到任何的安慰和信任。当祥林嫂看到了从外乡回来的“我”,她好像有了希望,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一个公正合理并有安慰性的解答,所以“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我”对灵魂和地狱问题的回答支支吾吾,祥林嫂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在惊惧疑惑和绝望中死去。
死去的祥林嫂还要饱受人们的非议,被四叔称作“谬种”。在这样的社会中,活着比死更难,死去是祥林嫂这样的弱者的必然结局,也是最终的解脱,这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吃人的社会”。“我”记住了祥林嫂那双眼睛,那眼中神采的变化正是祥林嫂内心的变化,也是祥林嫂被社会吞噬的映像。
(郭永珍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