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7-08-1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患眼光凝视网膜

林 刚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眼科,贵州 黔东南 556000)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林 刚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眼科,贵州 黔东南 556000)

目的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激光光凝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患眼132只),入院后均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疗效观察,并于术后年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激光光凝治疗,132只患眼中,126只患眼视力提高或稳定,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5.45%(126/132),同时比较重度NPDR、PDR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8%(51/52)、95.00%(76/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调查,132只患眼,仅出现1例眼压升高、1例角膜变形情况,并发症发生率0.76%(1/132),经过复诊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激光光凝治疗方法应用下对重度NPDR、PDR患者的治疗都可起到明显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疗效

视网膜病作为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临床表现以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硬性渗出、出血斑点以及动脉瘤等为主,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可能致盲。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激光光凝治疗方法的应用可取得明显效果,对帮助患者视力恢复、改善临床症状等能够发挥有效作用[1]。本次研究将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中激光光凝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患眼132只),男46例(患眼71只),女40例(患眼61只),年龄29~65岁,平均(45.5±10.5)岁。入院后均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检查)、裂隙灯检查以及视力检查,其中重度NPDR患者31例,患眼52只,PDR患者55例,患眼80只,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方法,术前做FFA、裂隙灯等常规检查,同时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做散瞳处理,同时给予表面麻醉方式。具体操作中要求在黄斑格珊光凝的基础上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操作相关参数要求:①黄斑格珊光凝,保持100 um光斑直径、0.1 s曝光时间,通过Ⅰ~Ⅱ级光斑反应做光凝治疗;②视网膜光凝治疗,0.2 s曝光时间,200 um后极部光斑直径,采用Ⅲ级光斑反应,分3~4次完成光凝治疗,光凝间隔时间7天。术后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改善循环类药物,并注意2周内做眼底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观察,光凝治疗3个月后,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行或以上,且行FFA检查,无视网膜水肿情况,新生血管消退,为显效;治疗前后视力无明显变化,但FFA检查下,新生血管与视网膜水肿均消退,视为有效;视力无变化或下降,且其他如新生血管、视网膜水肿未消退,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或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有效率

所有患者经过激光光凝治疗,132只患眼中,126只患眼视力提高或稳定,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5.45%(126/132),同时比较重度NPDR、PDR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8%(51/52)、95.00%(76/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重度NPDR与PDR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n(%)]

2.2 并发症情况

术后随访调查,132只患眼,仅出现1例眼压升高,并发症发生率0.76%(1/132),经过复诊对症治疗,均痊愈。

3 讨 论

所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主要指在糖尿病疾病影响下出现的眼底病变,临床中按照视网膜血管的新生情况为依据,进行分型判断,包括增值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非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看,以黄斑水肿、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毛细血管棉绒斑或有硬性渗出等表现。

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方式以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为主,其应用的原理表现对视网膜缺氧缺血区域利用光凝进行破坏,这样可使血管生长因子得以抑制,且对于视网膜外层存在好氧过多情况,可通过破坏使耗氧量减少。当光凝治疗结束后,瘢痕的形成有助于削减视网膜厚度,在视网膜内氧弥散下,达到视网膜氧供应改善的目标[2]。本次研究中可发现,所有患者经过激光光凝治疗,总有效率达95.45%(126/132),其中重度NPDR、PDR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保持为98.08%(51/52)、95.00%(76/80),充分说明激光光凝治疗方法应用下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激光光凝治疗中,取得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1] 岳金良.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248-249.

[2] 陈永喜,郑 红,詹文芳.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08):52-53.

本文编辑:赵小龙

R587.2

B

ISSN.2095-8242.2017.30.5787.02

猜你喜欢

患眼光凝视网膜
囊袋张力环植入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用基于络病理论的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法医临床应用
角膜球差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影响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