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胆结石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7-08-14蔡得生赵建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胆结石高龄胆囊

蔡得生,赵建国

(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0)

·临床交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胆结石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蔡得生,赵建国

(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胆结石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我院近4年内收治的100例80岁以上高龄的胆结石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为50例;试验组:对发作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术治疗。术中及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评价。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胆结石患者疗效好,并且安全性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龄胆结石患者;疗效;安全性

胆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1]。结石形成后,刺激胆囊引起胆囊炎。长期未给予治疗者,可发生癌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胆结石的患者岁数也随之上升,8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胆结石的几率也逐渐上升[2]。临床工作中胆囊摘除术成为最有效的根治胆结石的方法。对于老年患者行LC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成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高龄胆囊结石患者(尤其是80岁以上高龄)的治疗临床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00例患者,都是我院在近4年期间收治进行治疗的患者。本研究所涉及患者均属于慢性胆囊结石发作,且无明显腹膜炎等并发症。其中男性为43例,女性为57例;患者的年龄都在8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82.5±5.2)岁,病史时间(17.4±4.3)月。将病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83.7±3.8)岁,病史时间(18.4±5.3)月。试验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81.8±5.4),病史时间(16.5±5.4)月。术前对患者进行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3]。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腹腔感染、腹膜炎等腹腔镜手术禁忌症且体质均尚可耐受手术。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的情况下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试验组: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手术。具体手术过程如下:1)患者常规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2)于脐下约1厘米左右开口并植入腹腔镜,向腹腔内通入CO2,直至可充分暴露术野。右腋中线前方肋缘下2 cm和剑突下缘4 cm处做皮肤切口,置入腹腔镜切口于腹腔镜。3)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解剖并游离胆囊,寻找胆囊三角,钛夹夹闭血管以及胆囊管,摘除胆囊并取出,术中注意止血。4)用生理盐水清洗腹腔,在右腋中线下的切口留置引流管。解除气腹排出CO2,缝合皮肤切口。2日之内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胆囊摘除术。具体手术步骤如下:1)患者常规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2)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7厘米。逐层切开进入腹腔。3)探查腹腔。4)荷包缝合胆囊底,游离胆囊周围黏膜,结扎胆囊动脉与胆囊管显露胆囊管并完整摘除胆囊,彻底止血后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引流。5)核对器械后关闭腹腔。

1.3 效果评价[4]

详细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的时程、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肠胃恢复用时及手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评价患者是否有术中突发情况如术中血压的升高与降低、术中心电图的异常以及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的发生几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手术后进行评价,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且住院时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中效果(±s)

表1 两组手术中效果(±s)

组别 时程(h) 出血量(ml) 切口长度(mm) 住院时间(d) 胃肠恢复时间(d)试验组 0.92±0.02 50.4±4.8 9.6±2.0 6.0±2.0 1.5±2.5对照组 1.82±0.03 100.6±6.5 6.3±1.6 12.6±2.1 2.5±4.3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术中突发情况的发生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试验组的总突发情况的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术中突发情况的发生和术后并发症 [n(%)]

3 讨 论

胆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指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高脂饮食等导致胆囊内出现了结石从而堵塞了胆囊继而导致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5]。临床上常以腹痛、少见黄疸、发热为主的一些列临床表现。严重者危害患者生命。其并发症包括:(1)急性胆管炎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6]。当胆囊内结石脱落到胆道后常会合并胆管炎,严重时甚至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继而出现腹痛、黄疸、发热、休克及中枢神经症状。(2)胆源性胰腺炎[7]。胆结石脱落到十二指肠大乳头导致胰管梗阻导致胆源性胰腺炎。(3)Mirizzi综合征。(4)胆囊胃肠道瘘。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胆结石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且伴随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高龄胆结石患者越来越多。

1991年,荀祖武完成中国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至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完成上百万例,技术相当成熟。LC已成为治疗单纯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临床大量实验证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对患者伤害小且并发症较低、手术中易于操作等优点,成为更加有利于高龄患者的手术模式。本研究就通过对80岁以上胆结石高龄患者分组分别给予常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LC)的效果进行比较,从而寻找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依据本次研究可知,行LC治疗的试验组手术时程、出血量低于常规开腹手术的对照组,且LC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对比两组手术术后并发症及术中突发情况,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少,术中血压较平稳、异常情况较少。

综上所述,临床实际工作中,充分考虑到患者年龄这一因素,我们应该尽量选用更为安全的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较适合老年病人特别是80岁以上胆结石患者治疗使用。

[1] 王秋生,张阳德.内镜腹腔镜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1-258.

[2] 曾和平,李 桢,刘海龙,等.全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3,2(2):94.

[3] 范立壮,李全福,张立广.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患者应激反应的临床讨论[J].贵州医药,2016,40(06):644-645.

[4] 李志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4):422-424.

[5] 薛红娣,刘双海,陈 胜,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24): 4914-4916.

[6] 徐勇士,龙运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5):909-910.

[7] 胡俊超.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60例临床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1(B06):1653-1653.

本文编辑:吴 卫

R657

B

ISSN.2095-8242.2017.30.5749.02

猜你喜欢

胆结石高龄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