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分析

2017-08-05杨海英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目标定位实践措施

杨海英

摘 要:在新课改政策逐渐落实的背景下,初中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和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发展方面,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构建心理教育目标体系是前提条件,通过明确的目标定位可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活动指明方向。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6-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6.046

初中阶段属于儿童与少年的重要过渡阶段,在此阶段的初中生不仅生理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且自我意识不断加强,例如存在过度自尊、暴躁、心理脆弱、自卑等现象,若教师不能对学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成长落后于生理成长速度的窘境,这些弊端会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目标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引导学生,帮助其树立完整、正确、坚定的三观,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一、当代初中生典型心理问题

在初中生生理结构变化的前提下,性机能日趋成熟,性意识被唤醒,对异性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爱慕感,从而产生追求异性的心理倾向,但初中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儿童到少年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无法意识到正确的两性关系,目前层出不穷的初中生早恋事件就是心理教育不到位所引起的典型问题;在互联网发展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初中生接触到的信息量极大,但又缺乏甄别垃圾信息的能力,在不良信息的侵蚀影响下极容易产生扭曲心理,出现厌学、出走、吸烟饮酒、沉迷网络等恶习;很多初中生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这类学生往往自我意识过强,在学校很难接受教师的教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产生障碍,导致学生存在自暴自弃、寡言少语的心理问题。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明确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先要意识到在日常教育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代初中生的时代和个性特性,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具体分段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对应课程模块

三、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落实

(一) 更新教育手段,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施

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上要紧跟时代需求,结合每位学生个体特征和差异进行有效引导,教师需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畅所欲言,教师则扮演倾听者和引导者,通过采取心理暗示法调整学生自身状态,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进一步引导,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公信力和教育深度。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措施

1.提高青春期的环境适应性。针对这一环节,教师可共同对青春期心理、生理特征进行发言,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来纠正青春期错误心理和行为,例如异性间的相互吸引,导致学习下降而产生的负疚感,教师应及时疏导而非围追堵截,并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发育阶段渴望得到爱是正常心理,无需质疑,问题在于自身切不可陷入无谓的早恋无法自拔,只要把握好“男女有别、亲疏有度”“广交朋友、开阔心胸”的原则,必将会收获纯真的友谊,从而对青春期异性人际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应性。

2.塑造完美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每个人均会面临烦恼、忧愁、痛苦和绝望,這种心理感觉就是挫折和压力的来源,但挫折心理也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面临挫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挫折的积极作用,审视自我,采取适当宣泄和体育锻炼来磨砺应对挫折与压力的能力。

3.控制情绪。初中生情绪起伏多变的主要原因就是非理性的消极想法过多,针对这一问题可开展“情绪ABC”的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自我情绪调控能力。比如你的好友约好周末与你聚会,但整个周末都没有和你联络,此时你会怎么想,这让你体验到什么情绪,在这种情绪下你会产生怎样的行为。

让学生思考后教师可归纳板书:A(事件诱因)→B(想法和信念)→(情绪和行为反应),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同样的事件为何结果不同?当不能改变事件本身时我们的情绪受什么因素影响?若要改变我们对某事或某人的情绪感受应该怎样做?将情绪ABC表格派发给学生后让学生自行总结运用ABC理论调整消极情绪的措施,例如有的学生回答:“为了不影响我和同学的感情,我可以在B阶段(想法阶段)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主动打电话询问后再确定结果。”有的学生回答:“若在C阶段(结果)爽约的结果无法避免,我会问清原因,并表示谅解,并约定下次聚会时间。”

(三) 教育评价

每一环节的教育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目标课程进行教学评价。具体可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可从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意志力、情绪控制力、挫折应对、环境适应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课程教学评价则可通过ABCD四级评价,从活动理念、课程设计、开展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师生根据评价结果再对目标定位进行反馈思考,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系统性重要科目,对健全完善初中生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意义重大,教师首先要结合初中生心理问题和时代特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并根据具体问题和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其心理潜能,为学生学习生活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摇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分析[J].中外交流,2016(8):44-44.

[2] 邵云.刍议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5(36):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目标定位实践措施
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试论高职法律教学的模式和目标定位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无源雷达信号处理及定位系统研究
浅谈会计目标定位
论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实践措施
如何做好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