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农村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研究

2017-07-28潘园

魅力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数学教学

潘园

摘要:在新课标下,高质量教学理念在更新,高质量教学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渐渐的农村的教学状况收到重视,农村的教学环境相对来说较差,师资力量也不够强大,在初高中的数学衔接工作上也要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认为高一数学难学,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但步入高中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数学未能很好衔接。

一、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客观要求

首先,高一数学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中的重要作用。第五轮课改所使用的教材,把高考的几个热点几乎集中在高一。高一数学的重要性,这里不多说了。其次,高一阶段数学的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逻辑推理强,抽象程度高,知识难度大。初中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心理失落感很大,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少数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再次,新课程

的实验和新教材的使用所带来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上调,中考难度的下调、新课程的实验和新教材的教学,使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及高考中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原来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学习方式的衔接

初中数学上课时学生善思、敢问、会做,在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合作中获得了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他们有以下特点:一是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个性较张扬,上课主动思考,提问题较多。二是自主性较强,理解、应用能力较强。三是接受新知识较快,自学能力较强,等等,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知识逻辑性与思维严密性欠佳,解题书写格式不很规范等缺点。因此,在高中课改教学中,如何保护并延续学生们上述好的学习方式,克服某些不良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较好度过这个衔接阶段。其次,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所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攻破上述难点的措施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法等都是较好的学习方法。应教会学生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方式的衔接

以现行教材为基础,结合衔接教材。由问题引入新课,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注重以初中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为出发点,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或问题的某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新的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穿插衔接教学对方案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论证(或说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结合舊知识或方法的复习和运用,使学生能通过探索,给出问题的完整的解答;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增加部分简单应用的问题,完成初、高中教法和学法的衔接,也能有效调试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增加能力提高部分,完成能力的衔接和提升;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反思,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由初中学法向高中学法的过渡,也有利于新知识的复习、巩固。“问题教学融合衔接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于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体,将衔接教学融合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主要是解决中学学生基础偏差、,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等方面原因产生的知识脱节现象。如在教师由问题引入新课后,学生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挥《衔接教材》的衔接作用,通

过比较和补充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衔接教材》也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完成衔接教学并不断尝试,学会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等。这样就较好地完成了知识、方法的整体衔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方法的探索。

四、衔接的具体措施

(一)、搞好入学教学。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学法习惯。

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只要大家通力协作,认真研究解决,就能减少损失,确保初、高中数学课改顺利进行。所以,我们要不惜时间与精力,进行包含知识、能力、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各方面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让“衔接教学”更好地为高一新生铺设一条成功的路。

总结: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太平,《浅谈新课标下农村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试题与研究,2011年23期

【2】,陈少玲,《浅谈新课标下农村初高中数学衔接》,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13年18期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数学教学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