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报道中的女大学生形象研究
2017-07-26胡阳
胡阳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摘 要 在关于女性的迷思占主导的传统社会价值观中,女大学生形象的刻板印象更容易被媒体塑造与传播。一方面,这样的报道与传统社会中对女性认识的“惯例”相契合,其支配性代码使优先解读的效果更好,人们更容易认同;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中包含传统社会女性迷思的优先阅读为读者设置了框架,强化了接受支配性解码者对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
关键词 优先阅读;迷思;女大学生形象;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9-0009-02
2016年12月2日发表在“新浪综合”平台的《“裸条”10G泄露再调查:大二女生不堪压力离家出走》(来源:澎湃新闻)一文报道了有人将涉及网络借贷的10G“裸条”照片及视频打包并在百度网盘发布,167位女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亲友联系方式以及私密照片遭到泄露后,一位当事人(某高校大二女生)不堪裸照散布压力,离家出走超过10天一事。
下面从优先阅读与迷思理论对报道中涉及的女大学生形象进行综合分析。
1 优先阅读
“优先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模式,使我们能把讯息中的协商意义与讯息和读者皆运作其中的社会结构相联系。
在意义的第二序列中,文字引导阅读。上述“裸条”事件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一种事实与社会现象,其中涉事者的种种反应与做法也只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本不存在偏向,是文字,也即新闻报道告诉我们为什么它指的关注、报道,文字更经常告诉我们如何解读、看待一个事件。优先阅读往往把读者引向作者的某种价值观。
这则新闻报道着重描述了“裸条”流出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间接原因下又有缘由;此外,新闻报道还花较大篇幅描述了涉事女大学生的亲友,以及其他被骚扰者的反应;再者,还有对此事件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说明。
无论直接还是间接,新闻报道中价值观是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即偏向对女大学生形象的负面展现。因而构成整篇报道的支配性界定,引导读者进行关于女大学生负面形象的优先阅读。协商性解码是建立在优先阅读之上的,因而基于优先阅读并对事件有进一步分析和思考的读者,容易进行协商性解码。既然新闻报道有所侧重,那么显然它压抑了部分内容。这篇报道中,读者优先解读出的女大学生形象,也即一些负面形象,其实都属于社会上的一种“通病”,既然是通病,就算不是人人皆有,至少是除女大学生外更大的群体所共同具有的:男大学生也会有,非学生的成年女性也会有,甚至全体公民都有。因而没有必要针对女大学生——这就相应构成了对抗性解码的可能性,但这部分意义不容易被解读,因为文章不鼓励读者解读出这部分含义,在全文的优先阅读中,它们就是偏差性解码。
表1为新闻报道侧重点与女大学生形象的关系分析。
综上所述,这则新闻报道将读者引向了偏向女大学生面形象的优先阅读。
2 迷思:第二序列意义与意识形态
在意义的第二序列中,“女大学生形象”可以通过巴特式的迷思来理解。“女大学生形象”的迷思同时包含了有关“女性的迷思”和对“大学生(女学生)的迷思”的一种反迷思,并且体现了迷思的动态变化。
2.1 两种迷思的“融合”
2.1.1 传统社会关于女性的迷思
巴特所说的有关女性和家庭的迷思,将历史和社会转为自然,即男性处于社会上风,女性为男性的附庸,女性是审美客体,其身体有消费价值。而之所以作为男性附庸,不仅仅因为体能柔弱,还往往“见识短”“只图眼前之利”,也即人们常说的“妇人之见”。
这些迷思从新闻报道中“裸条”的价值以及女大学生超支生活费后急需用钱而自愿提供裸照、事后逃避责任等描述中呈现出来,事件中体现的女大学生无知、法盲等形象与传统社会关于女性的迷思相契合。上文对“支配性代码”的解读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
2.1.2 反迷思:解构关于大学生(女学生)的迷思
在大多数人的普遍观念中,“大学生”往往是“精英”的同义词,他们肩上担负的是“中华之崛起”的使命,是被寄予厚望的青年一代;而女学生更是乖巧懂事而知书达理。譬如文中主人公父亲的“恨铁不成钢”的叹息就是在给予众望后失落的体现。
而新闻报道中的女大学生在消费社会中迷失了自我,贪图享乐而过度消费,又无知地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抵押品、不顾可能为亲友制造的麻烦而出卖自己的隐私,这种种形象完全颠覆了传统社会对于“精英人群”的定位;沉迷K歌与购物、不洁身自好等描述是对传统女学生迷思的一种解构。它们是一种反迷思。也正是因此,这则报道如此受关注。
2.1.3 小结
传统社会中关于女性的迷思与对大学生的反迷思相融合,皆由新闻报道中的女大学生形象所体现。
加之人们普遍认为“女学生”比“妇女”更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优势”姿色,更符合男性的审美消费价值观——也正是因此,首先,不法分子会引诱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上钩”去骗取、制作她们的“裸照”上传谋利;其次,新闻报道也着重渲染“裸条”这一点来增加新闻的轰动性,引起社会关注。
2.2 迷思的动态性
巴特所強调的迷思的另一面是它们的动态性。迷思会改变,有些迷思会迅速变化以适应它们所处文化的价值改变和需求改变。
其实,现今对于女大学生形象的认知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女学生的“乖巧”形象,市场经济下强调个性的解放、先前独生子女政策等,几十年来已影响了人们对女生的传统看法。上述两种迷思的融合皆由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的形象所反映,虽不具有普遍性,但不乏一定代表性。
新闻报道中既包含传统社会对与女性、大学生和女学生的迷思,也体现了对传统迷思的反迷思。二者构成迷思的动态性,即女大学生形象在当今社会发生了一定改变。
2.3 意识形态与意义解读
然而上述第二序列意义只在特定的意识形态下才有意义。
例如上述关于女大学生形象的迷思在中国传统男女权观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而根据《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一书的描述,符号在使迷思和价值观公共化的同时,也使它们能发挥文化认同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接受上述女性地位与女大学生形象的迷思和价值观来确认我们的文化成员身份,以相同的迷思来理解新闻报道中的女大学生,并赋予其同样的隐含价值,进而上升为对社会中女大学生的整体形象的认知。
但在一个以女权为主导迷思的社会中,“能指”都是“女大学生因网络校园借贷而产生‘裸条”,而所指却会有很大差异,或许呼吁家校端正学生的金钱观(毕竟报道中的学生是因为生活费超支才涉事)的声音会相对大一些。对这则新闻报道更容易产生对抗性解读。
3 总结
在关于女性的迷思占主导的传统社会价值观中,女大学生形象的刻板印象更容易被媒体塑造与传播。一方面,这样的报道与传统社会中对女性认识的“惯例”相契合,其支配性代码使优先解读的效果更好,人们更容易认同;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中包含传统社会女性迷思的优先阅读为读者设置了框架,强化了接受支配性解码者对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
传统社会中关于女性的迷思与网络媒体的报道所传递出的价值观相互作用,若形成一定规模,社会中关于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则会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中不断加强,这不是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