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新闻报道中的尝试与思考

2017-07-26刘鸿儒

新媒体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刘鸿儒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陕西西安 710127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产品日新月异,如果说2016年是VR元年,那么2017年无疑是VR实现大发展的一年。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全国两会是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2017年两会新闻的报道大胆运用多信道直播云台“钢铁侠”等新装备新技术,是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突破。VR+新闻,打造“沉浸式新闻”是大势所趋。当虚拟现实技术与两会新闻报道碰撞,传统新闻报道势必会进行调整与转型。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传统新闻报道;沉浸式新闻;全景相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9-0055-04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它利用计算机创建了一种具有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等特點的仿真模拟环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用户可以借助传感器在VR营造的三维立体空间里实现人机互动。在这种新的信息处理环境下,更强调计算机“适应”人的理念,使人类能够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形体符号,参与到“真实的”信息处理环境中,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

起初,VR主要引用于计算机图象领域进行信息的交互设计。VR技术自成型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发烧友最关注的领域。现在“VR+”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跨界合作方案,游戏、电影、旅游、直播乃至新闻报道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VR的影子[1]。

VR技术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使传统的媒介生态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它不仅打破了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线性平面报道的模式,而且借助于营造出的虚拟新闻场景,让观众能够真正地感受新闻现场。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知名的国外媒体如《New York Times》、ABC、《Financial Times》BBC、等纷纷试水VR,开启了VR技术在新闻报道应用过程中的先河。美国作为VR技术的发源地,也是最早推出VR新闻产品的国家。

《Newsweek》是最早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突发事件中的媒体。2012年《Newsweek》记者Nonny为加州洛杉矶受难的贫民进行了超过3分钟的VR现场报道,Hunger in Los Angeles的栏目为受众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饥饿状态。《New York Times》也于2015年10月最早推出了他们的客户端NYT VR,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报道新闻故事。在VR电影短片The Displaced中生动地展现了叙利亚难民逃难过程中,3个儿童被战火冲击的场面。国外媒体通过“参与式阅读”体验新闻,为受众带来了更为震撼的视听体验,使得新闻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16年是中国VR技术集中爆发的元年,各大企业电视台如CCTV、东方卫视、网易新闻、封面新闻等媒体相继推出自己品牌的VR产品,引领虚拟现实领域的发展。

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VR新闻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出63 807篇相关文章,这些文章按照量化与质化的标准大致分为两大类别。

(1)新闻产品的量化研究。许多研究者试图以某一VR新闻的制作过程为分析主体,探讨并总结VR新闻在我国的初尝路程,及对虚拟现实技术下新闻的设计进行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VR+新闻”:虚拟现实报道的尝试》(杜江、杜伟庭)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田禹的《基于虚拟现实VR的体验式新闻设计研究》等硕士学位论文。杜江的研究通过记录VR纪录片《舞狮》的拍摄过程,为虚拟现实报道的拍摄提供了参考,并进而介绍了国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田禹的文章提及了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可视化设计,包括空间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虚拟现实的感知和体验,如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和参与者的交互体验等。

根据研究者的论述,新闻业正在与技术产业相结合。VR设备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探索和感知世界的桥梁,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仍处于一个不断摸索尝试的阶段,选用不同的拍摄内容与拍摄手法,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千差万别。

(2)媒介形态的质化分析。除了VR产品的拍摄实践外,更多的研究者从优势与不足两个方面,对VR新闻产品进行批判分析。

有些研究者从VR产品对媒介形态的影响出发,研究VR技术的现实意义。比如吉林大学李文君的《虚拟现实技术给新闻媒体业带来的尝试与思考——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一文,结合2016年两会报道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了VR在传统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及创新,并指出VR技术指导下的新闻产品为用户营造了“沉浸感”。专栏喻国明与张文豪的论文《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以纽约时报、网易等多家媒体的VR产品为例证,考察了传媒产业的业务链,从内容和形式上对VR新闻的可信性及对媒体环境的影响做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VR新闻重构新兴媒介环境”这一概念,并总结了几点新闻结构性变迁。

而其他学者则展望VR技术的应用前景,着眼于新闻实操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陈思宏的《VR新闻:昙花一现还是蓄势待发——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VR新闻前景探析》与李文君的《虚拟现实技术给新闻媒体业带来的尝试与思考——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均在VR新闻制作技术,新闻题材选择和新闻真实性等方面提出质疑。

1.3 研究创新点

到目前为止,研究“VR在传统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这一问题更多的是对有关媒体新闻理念方面的探讨,或者是技术革新带来的现象面的转化,至于怎样在传统新闻报道中增加沉浸式体验的具体技术方面的涉及则较少。研究趋势也主要是对报道内容的新闻策划、文风、和视角的探讨。

VR+新闻,在2015年就早已出现,但让VR新闻真正变得家喻户晓的还是2017年各大媒体使用VR技术对于全国两会的报道。因此,本文是以2017年两会VR产品报道为例,相对来讲是目前VR新闻传播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产品。以2017全国两会为切入点,一方面观察中国现阶段媒体发展大环境与新闻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思索探讨我国未来文化传播的走向。

1.4 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取内容分析法。以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的VR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会期间新闻报道传播技术和传播风格的变化,分析360度全景报道和“沉浸式”新闻报道的特点,并对未来VR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1.5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2017年两会报道之于过去报道方式的变化,探讨两会VR新闻的制作手法和未来前景。为了分析方便,本次研究将研究对象界定为“两会”期间网易、新华网的VR产品,以及新华网官网发布的会议视频。

文章绪论部分对国内外VR新闻的发展情况进行一个概述,随后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会新闻报道在传播理念、传播风格以及传播技术上的变革,接下来以“360度全景报道”为突破口,分析VR技术在拍摄手法、后期剪辑、传播形态上的变化;最后探讨以VR技术为依托的“沉浸式”新闻报道,现已成为了未来新闻发展的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认为,全国两会期间的“VR+”新闻报道,突破了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的理念,从传统的政策宣传报道走向了参与式的官民媒介互动。“360”度全景报道的拍摄手法,“沉浸式”新闻制作的传播手段成为了两会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

2 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之变

2.1 全国两会报道传播理念的变革

全国两会报道是实现民主评议的重要渠道,通过新闻媒介,一方面让会议决策迅速传达给公众从而达到宣传目的,另一方面方便人人参政议政,在群众中获得认同感,使决策得以顺利实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融媒体的发展,两会报道越来越规范化、透明化,民众关注度也随之提高,两会俨然已经成为各媒体展示实力与特色的平台。

全国两会的传播理念也逐步从“宣传”过度到“参与”,社会民众与两会的距离越来越近。从2016年两会起,各大媒体秉持“人人参与,实时互动”的理念,首次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新闻报道中。而在2017年两会上,“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全景相机与红色头盔相结合的“小红帽”等360度全景报道模式,为全民参与两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2.2 全国两会报道传播风格的转变

两会报道注入更多新鲜元素,虚拟现实成为网络传播的趋势。以新华网报道为例,在新华网2004到2012年两会报道中,红色占据了网站的大部分版面。2013年,新华网开始打破“有红万事足”的习惯,开始注入其他的色调[2]。2016年,新华网大胆运用VR技术,在“新起点,新征程”的专题页面中,甚至开辟出一个VR项目独立专栏。而2017两会更侧重于与VR相结合的H5页面文章,例如《两会喊你加入群聊》等H5产品,让普通人进入一个虚拟群聊,在与“发言人”的微信聊天中了解两会提案,关注国计民生,“亲身”参与两会。这样的设置无疑让以往严肃的两会报道风格变得轻松活泼,更有利于新闻的传播和吸引公众的兴趣。

2.3 全国两会报道传播技术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拍摄两会新闻的器材从过去的摄像机、手机演变为各种智能新装备。2017年两会期间,“钢铁侠多信道直播平台”的亮相使得全场瞩目,VR头盔、360全景相机等设备的投用也让报道方式更加丰富多元。智能新装备的运用完全颠覆了以往两会报道模式。在融媒体成为趋势的现在,观众的自我选择成为了新的诉求,VR新闻的出现让受众取代记者成为新闻事件的第一观察者,两会推出的VR产品大多模拟出一个真实场景,受众可以自主选择视角进行观察理解,有助于保证报道的全面性[3]。

3 虚拟现实技术下传统新闻的制作手法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通过在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中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特点,实现了实体行为和三维动态视景的互动。是一种创建好虚拟世界并允许人类进入体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①。简而言之,VR技术与3D成像有异曲同工之妙,受众只要戴上VR头显设备,将产生一种“我就在”的感觉。

3.1 拍摄手法

技术的变革与高科技设备的运用必然会带来拍摄手法的变化,国内主流媒体以往在两会上使用的拍摄设备基本上为主机位为肩扛高清摄像机,如松下3100,采访时记者大都使用索尼小高清。例如,东方卫视使用的摄像机型号是索尼PDW-700以及它的小升级版,这是比较顶级的广播级摄像机,配上镜头(富士HA16*6.3),储存介質为蓝光带。这种高清摄像机具备清晰的画质、高度还原的色彩与层次感,可以有效保证最终的成像效果,能够真实反应拍摄内容并将之呈现在公众面前。而2017年两会,安保工作开始就配备了VR技术,北京警方的警犬甚至在场外就佩戴了VR执法记录仪执勤。

第一,聚焦清晰,景深分明。2017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网综合运用VR、航拍、AR等技术,推出了《无人机航拍:换个姿势看报告》短视频。由于要将整个场景收录镜头中,这对聚焦方式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也要求摄像人员提高对自身与景物距离的估算能力和变焦距离的控制水平。拍摄人员首先将变焦环变焦至合适初精确调焦,虚焦问题尤其要注意,同时要注意整个景别信息进行精准构图,调整曝光量,合理地控制景深,这样才能将整个大场景收录相机中。而对于VR产品来说,景深分明是建立“还原感”的基础,在全方位360度立体呈现的前提下,要为观众营造出清晰且“真实”的远近、宽窄、大小、长短等视觉差异。因此,在对于景深的控制上,必须综合考虑拍摄对象与物距进行精准变焦,并选择合适的光圈来保证拍摄效果,通过景深分明的画面打造具有立体感的三维空间。这样才能让我们在观看新闻的同时觉得是身临其境的,是有代入感的[4]。

第二,机位设置要合理布局。传统摄像机能收录的景别有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摄像师只能将普通摄像机对准一个角度,若想拍摄A场景,势必顾及不到B画面,因而在最终呈现效果上来说,一个作品总会不断切换不同机位拍摄的不同画面。以2015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现场机位分布图为例。

360度全景相机就突破了这种景别限制。2016、2017年两会上,整个会场的机位设置相较于2015年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机位减少,摇臂位置也移至过道中间。2017年两会大多数VR产品,默认视角均位于整个场景中心位置,这样一来可以拍摄更加全面的内容。由于手持拍摄很有可能会遮挡一些画面,因此必须配备三脚架或自拍杆。镜头所及范围之内,无关内容要尽量避开,这样观众观看才能排除干扰,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记者需要提供更多角度、更多素材。2015年两会采用180度拍摄画面,新闻画面关注的重点仍是会议及其传达精神,而2017年两会VR产品亮点在于让受众去全方位自由探寻,这就意味着除了必备的拍摄场景,以往不受重视或不需要拍摄的内容,统统都要求拍摄出细致的画面供观众选择,势必将在一些偏僻的角落设置机位。

3.2 后期处理

由于现行技术条件的限制,为了避免运动感或者穿帮镜头出现,全景视频拍摄通常采用一个机位一镜到底进行。以人民网动画短剧,《“剧透”2017年全国两会》为例,与其他VR产品采用H5页面展现不同,这是一则视频新闻,实景虚景相结合,从观众的角度一镜到底,没有跳跃感与违和感。

因此对于新闻成品来说,制作VR制品的难点在于其后期处理工作,传统新闻的后期制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需要剪辑、渲染等2~3个环节,而VR视频后期处理除了剪辑、渲染之外,缝合技术是重中之重。制作者必须尽可能处理好过缝问题,否则用户在实际观看中轻则无法投入,重则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

VR可以呈现一个三维立体的全景,在传统新闻后期处理中,镜头剪辑更多由记者或编导的思路所主导,观众观看镜头语言接受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顺从新闻制作者的思维引导的过程。VR新闻与之相反,一旦进入视频场景,观众便成了第一视角观察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受制作者等第三方控制,这就要求编导在制作VR新闻时,对整个新闻有一个整体、客观的把握,在后期剪辑缝合过程中,不添加个人理解,不试图引导受众,展现事实原貌。在现实操作中,若要使VR新闻真正实现普及,一线从业者还需探寻一种全新的视听叙事手法。传统视频新闻的叙事手法往往通过镜头的运动与切换来呈现事件与推进情节,在VR新闻中,全景视频呈现了一个大而全的场景,如果制作者有明显的场景设计与剪辑的话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也会存在误导受众的可能,但若只是单纯地进行场景还原,受众的注意力极大可能会被一些非重点线索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前提下,着重表现新闻本体,让观众正确理解新闻主题是一线新闻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难点。

3.3 呈现方式——H5优化传统新闻传播形态

在碎片化阅读渐成风气的如今,受众越来越不耐烦于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答案,行文冗长枯燥的传统新闻逐渐被简单清晰的轻阅读取代。图文结合,辅以Flash和音乐,可视化成为时下诸多编辑的追求。2017年两会期间,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推出大量以H5页面呈现的VR新闻产品,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动态化。

在两会新的方针政策的传达上,传统传播形式由于其篇幅较长、主题深奥,即便文本内容质量高文采好,往往会陷入没人看的窘境。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页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二维码,扫描后即可看到一个H5形式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内容+VR技术的跨界合作将两会精神传达得淋漓尽致,也为媒体提供了新闻新形态。

VR+H5页面可以简化议题中的复杂信息,例如扫描《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首页右上角的二维码,即可看到这则报告的全景式、全媒体展现方式。这则H5将2016年检察机关的工作成果以及2017年检察机关工作计划用数字和具体实例,从司法公正、反腐、维稳等7个方面加以解读。此外,将严肃的时政新闻趣味化是H5展现的另一亮点,人民日报在两会开幕前便推出《2017两会观摩入场券》,将直播打赏与全国人大开幕式相结合,还推出了《厉害了,word检察官!》《从严治党知识PK》《我的两会秘密花园》等多个互动类H5产品,将一些晦涩的信息与游戏相结合,使受众在娱乐中获取信息[5]。这些大量且复杂的新闻内容如果单纯地使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达,势必会篇幅过长,语言枯燥无味,读起来容易使人心生厌烦。

4 沉浸式新闻:受众成为新闻事件的中心

虚拟现实技术早已运用在游戏、纪录片、电影等行业,但将其与新闻行业相结合,打造沉浸式新闻却是一项重大创新。2017年两会VR报道是对沉浸式新闻的一次有力尝试。

4.1 带观众“去现场”

沉浸式新闻是虚拟现实范畴内的一个新兴领域,就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它给使用者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使其“亲身”存在于现场,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让观众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而不是“旁观

者”[6]。2017年两会报道,与以往媒体普遍采用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滚动报道相比,VR全景报道的应用使得公众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亲身参与到两会进程中,更好地实现政务公开。

VR使得沉浸式新闻成为现实,受众可以“亲临”新闻现场,作为新闻主导者去关注新闻走向。在VR新闻报道中,传播者与受众角色位置发生了互换。传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总会设计一条清晰的故事脉络,由此展开整个新闻事件。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般采用第三视角以求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观众只能接收记者传达的单一信息,很难对整个事件全面细致地了解。但是在VR新闻中,用户擁有第一视角体验,新闻情节的推进不再依靠记者或编辑,受众对信息进行自主理解与选择,因此拥有很强自主权,由之前的“被教化者”变为新闻主导者,体验“在场感”与“沉浸感”,这有助于受众对事件的理解。

2017两会衍生出的VR产品,共同之处是仅提供新闻场景,让用户自己去点击、探索、发现,在游戏或“寻宝”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政策新规。观众视角到记者视角的转变使得受众成为了新闻事件的中心。这就要求记者提供更详细的素材与多元的视角,也正因如此,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对新闻过程和关键细节进行再现,在丰富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同时,增强了说服力。

4.2 新闻信息整合

传统新闻报道通常以二维画面整合碎片化的新闻线索,而沉浸式新闻借助VR技术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让观众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多角度观察,从而带来全方位的资讯体验。

此外,VR+新闻有效塑造了一种“场景还原”式的叙述方式,这种“未经修饰”的VR新闻相比于传统报道方式更有利于信息的保存与传递。传统新闻更倾向于一种“视觉化描写”,作者往往希望通过遣词造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画面,行文难免受到作者思维与能力的影响,最终形成的新闻文本与新闻事实难免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传统新闻报道中,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难免会有流失现象,而VR新闻恰好能弥补这点不足。受众“亲身”来到被还原的场景中,“亲历”整则新闻事件,自己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效保证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完整性[7]。

5 结束语

虚拟现实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和媒介。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传媒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通过两会在VR报道尝试管中窥豹,各大媒体在报道内容和传播形式上求新求变,新闻业正在与技术产业相结合。在VR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运用“360度全景报道”手法,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探索和感知世界的桥梁,帮助用户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而以VR技术为依托的“沉浸式新闻”,作为一款新技术革命下的新闻产品,不仅使新闻内容更加形象化,也转变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相比,沉浸式新闻致力于打造的“场景还原”并未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于观众来说,应用这种跨空间的虚拟体验来讲述新闻事件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注释

①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m6a8_VSJ3Rfy3LpBw_jVOHCK0S_0Iz4R2W07vo3ibfTlJYs20bjYQMHu8iBO3fn_fMBwWMiQVImm79BZDVbuvXXlRVP1MgVL_HGfUiLMEtqtC92YpjboYaHX6zyKhOwxRXMf2uUw4NPddbxA18MD8hmtwkPM9uDiiVJMQudGUTLuQNp-UhQGLXZYyrNqMslStpKjs7MeYK7u89l4x8ncYutQ-tk-cmxT-E0HX_LYPS.

參考文献

[1]赵沁平.虚拟现实综述[J].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2009(1):2-46.

[2]唐国俊.两会报道方式的改变浅析[EB/OL].[2014-06-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b2e0dd910101lxg8.html.

[3]王卫明,刘园园.新装备 新技术 新文本——从2016两会看新闻报道的新趋势[J].新闻战线,2016(7):114-116.

[4]杨琪.浅谈高清电视新闻拍摄手法的变化[J].电视技术,2011(2):28-29.

[5]人民网-传媒频道.2017全国两会报道大比拼 传统媒体表现惊艳[EB/OL].[2017-03-25].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7-03/25/c_136156959.htm.

[6]聂有兵.沉浸式新闻:虚拟现实浪潮下的新闻报道方式革命[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

[7]巩琳萌.“虚拟现实+新闻”来袭:传统主流媒体需要做好哪些准备[J].新媒体研究,2016(12):88-90,96.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自动变速器理实一体化虚拟教学系统开发及应用
新闻记者离VR还有多远?
VR拍摄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展示空间设计教学领域的探索
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化方案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