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文本的误译分析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2017-07-20何蓉

科教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误译翻译策略

何蓉

摘要 为实现法律文本翻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本文从两个层面探讨了法律文本的翻译,展示了中外法律体制的差异和法律语言所产生的语义效果。本文第一部分从法律文本中存在的误译发现问题,找到导致这些错误的原因,即学生素质、思维方式和法律制度差异。第二部分则着重分析法律翻译的翻译策略,找到法律英语的共性,旨在为专业性极强的法律翻译教学提供一些指引。

关键词 法律翻译 误译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76

0引言

近年来,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依法治国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轨,积极参加世界政治经济活动,我国加速向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其中就离不开法律领域的学习和借鉴,因此,法律翻译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法律文本逻辑性极强,其独特的语体特征更是加大了翻译难度,该领域依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其理论水平落后于法律实践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学生翻译练习中出现的误译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翻译策略,使学生正确理解法律规约的隐含意义,在语言的整体表达上符合行业标准,努力做到“法言法语”,最终达到“司法一致”。

1法律文本的误译分析

1.1学生素质的差异

法律语言翻译是一门双语研究,且同时涉及三个领域,即法学、语言学和翻译。因此,法律翻译对译者的要求近乎苛刻。在国内的经济交往当中,诸多合同纠纷源于法律语言的表述不当以及对法律词汇的误解,如“定金”和“订金”,“转让”和“让与”等,而上述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法律翻译人员的相关法律知识储备不够,所以在理解法律行文时容易出错。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同时勤查工具书,切忌望文生义。因此,在实际的翻译教学当中,应准确把握法律用語,秉承严密、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减少法律纠纷。

例1 To negotiate with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 of Glory Tra-de Co.,Ltd in respect of penalty and damages.

译文:与歌利亚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就罚金及赔偿费进行商谈。

分析:仔细研究译文不难发现,“penalty”和“damages”对应的法律术语应为“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此类法律专业术语的误译正面反映了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空白。

1.2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艺术,不同的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更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翻译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形式的转换,更体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中西两种语言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加之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从而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比如,汉语的表达倾向于简洁干练,惜字如金;而英语法律文本经常出现配对词(doublets)或三联词(triplets)以表达单一的法律概念,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的准确和精细,把那些有细微差别的词语也包罗其中,由此规避由一词多义的英语词汇而可能引发的歧义,从而杜绝协议双方故意按照自己的意图曲解文本条款的情况发生。在特定情况下,若把配对词或三联词逐一译出,则造成汉语表达的冗余,构成病句。

例2

All of the rest of my estate,both real and personal,wherever situated and whether now owned or hereafter acquired,I give devise and bequeath to my spouse.

译文:本人将所有剩余遗产,包括不动产及个人财产,不论在何处,不论现在拥有或在此之后获得,给予、馈赠及遗赠本人配偶。

分析:句中give、devise和bequeath均为“遗赠”的意思,这类同义词的反复出现给翻译带来了挑战,学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将这些词合二为一或者合三为一,即译出其中一个意思即可,这样既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也符合中文简洁的表达习惯。

13法律制度的差异

法系是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在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进行的法律的一种分类,它是具有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当代西方社会存在着两大法系,即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其中中华法系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它与英美的法律制度差异极大,从而在两种不同法律制度下容易产生法律词汇的误译(马莉,2009)。

例3最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院维持了下级法院的判决,河南国际合作集团原董事长因受贿和贪污判处有期徒刑20年。

译文:The Higher Peoples Court recently upheld a lowercourts verdict to sentence a former director of Hen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Group to 20 yearsof jail for bribery.

分析:此例中,“verdict”使用的前提是“陪审制”的存在,换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域内根本不存在陪审制度,我国实行的是“参审制”,中国的“参审员”与英美国家的“陪审员”行使的法律权利大相径庭。在英美国家,陪审团与法官共同组成法庭,但职责分工明确且严格;前者解决的问题是责任之有无,后者解决的是如何科刑或怎样处罚。而在参审制国家中,参审员和职业法官并未有职责分工,两者共同解决事实和法律问题。人民法院没有“jury”,从而无法做出“verdict”。因此,文中的“verdict”应改为“ruling”。

2翻译教学策略启示

2.1简练规范

每个国家的法律语言通常是这个国家最规范、最庄严的语言。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晰的法律概念是法律语言的最大特点和基本要求(孙万彪,2003)。如果法律类条文翻译含糊其辞、逻辑不清、语言拖沓,则容易产生歧义甚至导致误解。此外,法律文书的翻译必须使用标准、专业的书面语,所以保持语言的简练和规范则显得十分重要。

例4 The case is adjourned for the Crown to prepare trans-fer paper.

译文:将案件押后以便控方准备移审文件。

分析:该译文不仅词语精炼,而且符合法律用语。

2.2忠实通顺

所有翻译原则中提及的“信”即忠实于原文,这就要求译文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就法律翻译而言,无论是句子结构还是遣词造句,容不得半点曲解,否则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法律后果。而法律文书的利益关系者,经常会就法律行文中出现的任何漏洞趁機钻空子。因此,应对正式程度较高的法律文件,通顺、精准的翻译显得尤其重要。下面通过分析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5所有董事会成员须由合营方委派和撤换。

译文:All the directors shall be appointed and replaced by the parties to the venture.

分析:文中的“撤换”意为removed或ousted,译文中的“替换”与“撤换”意思相距甚远。如果用“忠实”的尺度去衡量,该译文是失败的。

2.3前后一致

法律翻译的“前后一致”是指在法律翻译过程中使用同一法律术语表示同一法律概念的原则(张法连,2009)。根据中国的法律环境和实际情况,如果某个法律文件的重要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已经有定译,如无特殊因由,该文件就得照搬宪法中的译法,因为宪法处在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最高位置,下位法一定要依从上位法。此举才可使得法律文件中所出现的重要定义或概念也保持一致,或至少不与有关的官方释意或管辖法律中的概念发生冲突。

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英译本中,“法律规定”中的动词“规定”曾被译为stipulate,specify,prescribe,require以及provide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的“禁”也被翻译成shall be prohibited或者shall be forbidden:在同一份合同中,“货物”被译成goods或items的情况也经常发生。以上做法为法律翻译的大忌,选择了其中一种译法就要从一而终。

3结语

由于两种语言和两种制度的巨大差异,要找到完全对应的翻译几乎不可能,即使不能保证法律译文的完美,或者不能保证双方的合同文本具有完全等同的法律效力,法律翻译工作者也应该了解问题之所在,积极扩充法律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加强语言锻炼,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专业性极强的法律翻译文本与源语言的对等,促进国内法律语言的发展,提高法律文件的一致性和权威性,维护本国法律尊严,为高层次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误译翻译策略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浅谈《酒国》俄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的某公司《代理协议》误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