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反思

2017-07-20吴国娟

科教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

吴国娟

摘要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理论探讨和改革实践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然后回顾我国大学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探索,并分析了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缺陷,最后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多项措施和建议,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 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高等教育

中圖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01

大学是追求知识与探究真理的殿堂,也是社会进步与思想先导之所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其组织重要而复杂,大学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财务经费的支配运用、课程与教学之设计等等,均有赖于大学组织的健全有效与大学制度的完善。而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构建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也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然而,尽管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现代大学制度作了各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成果,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践运用中,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已经影响到我国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反思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是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不能回避的课题。

1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

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这是研究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项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已被广为接受并付诸行动,但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尚无准确、明晰、公认的界定。学者们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解。如别敦荣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在解决现存大学制度积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大学制度;周川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并且是“多国的”,是多种制度的总和。尽管学者们的观点各异,但基本都认同现代大学制度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大学与政府、社会、市场等外部系统所形成的制度体系,微观层面是指大学内部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起步较晚。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建设,这被学术界视为我国现代大学的正式建立。尽管只有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考察1912年蔡元培颁布的《大学令》,可以发现,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起点并不低。1917年蔡元培长校后,在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建立起一系列民主管理学校的大学制度,而且也树立起北大大学自治、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此后,中国大学经历了几十年的连番战乱、思想运动、拨乱反正及恢复重建的曲折过程,尽管在这大半个世纪的时间中,以西南联大为首的中国大学在艰苦的抗战时期仍然坚守学术自由、民主自治等大学制度及理念,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但是,严格来说,当时我国大学尚没有建立完整而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制度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亟待建立完整而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开始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的来说,这些制度改革的探索是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的。

首先,宏观高等教育改革与制度建设。

1985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1988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了高校自主权问题。1986年,国家颁布了《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提出:大学可以拥有八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在此期间,国家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界定了政府与高校的职责,进一步促进高校实现自主办学。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出台,提出要“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这一指导思想的出台,不仅明确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在体制方面确定了大学自主办学的改革方向。同时,《高等教育法》也对高校的法人地位进行了规定,并且明确了高校在民事活动中必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这就从法律上对我国的高校自主办学问题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做了明确界定。在这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次,大学内部制度改革探索。

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自身也开展了内部制度改革的探索。这也是在国家提高高校办学水平这一大的政策背景下进行的。90年代后,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先后实施了“211工程”、建设一流大学工程、“985工程”、高校合并与共建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高校组织结构调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并伴随着改革,先后建立了一些新型的大学制度,进行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改革探索。

2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缺陷

如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多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严格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现行大学制度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缺陷,亟待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具体表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首先,宏观层面。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在宏观层面指的是大学与政府、社会、市场等外部系统所形成的制度体系。宏观层面的大学制度建设就是完善大学与政府、社会、市场等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规范、公正、高效率的制度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在这主要的三个制度体系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现代大学制度外部体系的重点是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宏观层面的核心问题。

在我国,一直以来,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很多问题,政府的权力过大、过泛,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仍然存在,极大得阻碍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仍然不能完全实现。这在政府对大学的集权管理与行政管理两个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政府事无巨细,一概对大学行使管理权。如政府控制着大学资源的分配,掌握着法律的解释权,及大学最高层领导的任免等权力。大学中的各方面事务仍然或多或少的受着政府权力的控制,大学对于上级的红头文件不可能置之不理,大学中的各职能部门也仍然没有改变等待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命令、布置工作的习惯。这些不仅使得大学主体性地位缺失,也造成了大学定位不清等后果,都极大地束缚了大学的办学自主与学术自由,不利于大学学术的繁荣。

其次,微观层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微观层面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权力体系、人事体制等在内的大学内部制度体系建设。

组织结构方面,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学内部的行政机构基本是依据科层制模式建立起来的。科层制是典型的官僚行政模式,具有较强的行政特征和集权特征,强制服从、专制集权是这一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最终导致了许多不良现象和弊端滋生。如:极大地挫伤了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行政权力膨胀、“官本位”等现象在大学中泛滥;导致大学机构僵化、创新力不足等。

大学内部管理权力是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我国大学管理权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行政权力侵蚀学术权力。由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思维在大学中根深蒂固,行政权力几乎完全取代学术权力,行政领导者即使对于学术事务依然实行行政指令性管理。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官僚作风盛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泛滥。其二,管理集权化,学术权力被忽视。一直以来,我国大学内部管理表现出比较严重的集权特征,民主难以实现。院长和系主任都由校长委任,必须对校长负责,校、院、系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基层的教授一般都很少有机会介入各个层次的决策过程。这不仅压制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严重削弱了学术权力,导致管理效益低下。

教师制度是人事制度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我国大学教师制度仍然有许多弊病。比如,行政权力完全控制着教师的人事任免、聘任、考核等,教师难以在和自己休戚相关的人事制度中具有充分的发言权;教师聘任制度有待完善,教师缺乏竞争力;教师考核、分配及流动制度存在误区,使得学术不良行为泛滥等。

总之,我国现行的大学制度体系中,无论是宏观大学制度体系还是微观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制度体系,都存在着许多弊端与缺陷,集中表现为计划性、集权性、行政性三个特征,导致了许多问题产生。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和根本。

3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考

历经了百年的曲折发展历程,我国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体系。新时期,大学面临着内外部方方面面的机遇和挑战,大学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使命,这一切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转型期我国大学学术繁荣的根本保障。

3.1改革现代大学宏觀制度体系

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协调三者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大学宏观制度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对于大学的调节作用,确立大学的主体地位,逐步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首先,确立大学的法人主体地位。《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大学具有自主办学的相关权力,但在实践中却难以有效实。“就当前我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而言,主要特征是把大学看作是行政组织的附属机构或者是行政组织的延伸,对大学实行一种高度集权的行政控制方式,采用刚性的行政方式去控制和管理大学。”实际上,大学在现实中并没有真正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因此,必须通过制定相关配套制度,保障大学能够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其次,科学合理建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法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必须由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来保障,也通过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得以体现。可以尝试借鉴现代企业公司制度经验,建立委托——代理人制度,以实现我国大学法人地位。另外,为了确保大学的运营,也可以在部分大学中建立并完善董事会制度,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管理,将企业管理中的丰富理论和经验灵活运用到大学管理中,为大学办学提供多方面的有益咨询和决策。

第三,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大学是开放性组织,信息公开是其重要特征。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体现现代大学对社会、国家、学生、家长负责的精神,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因而,大学必须收集、分析自身运行中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查询和监督。当然,这些信息也是政府和社会对大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的基本依据。传统的政府评估大学不能体现大学的自主性,政府政策的意见对大学的运行具有强制性的作用。因而,必须避免政府直接评估大学的状况,建立一套科学的大学评估机制。而建立独立于政府与大学之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是客观、公正地对大学进行评估的有效方式。这个评价机构与大学之间是平等的地位,从而更加充分地尊重了大学的办学自主性及大学的自身特色。国外发达国家的中介组织和认证机构值得我们借鉴。

3.2完善现代大学内部制度设计及治理结构

首先,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大学管理权力的划分问题,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学内部制度建构的基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本就有着不同的属性和特征,其运行规律也大相径庭。但毫无疑问,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学术性,学术权力是大学组织内的核心权力。而行政权力是服务于学术活动的,最终是为了保障学术活动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组织内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不矛盾的、一致的。因此,在大学组织中,在保障学术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必须保持相对平衡,互相支持。

然而,在我国现行大学制度中,大学内部学术权力的缺失和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现象严重,学校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名存实亡,成为摆设。因此,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提倡大学管理逐步实现专业化,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侵蚀等。其中两方面最为重要:一是学术权力在大学学术事务中必须处于核心地位,这是保障大学学术性特征的前提;二是消除集权制管理,分散部分权力。可以尝试扩大院系的自主权,将权力适当下放基层学术组织,激励他们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其次,建立教授充分参与学术事务的制度。在学术方面,教授毫无疑问是最具有权威和发言权的,因此,对于学科发展、学术研究等学术事务,必须尊重教授学者们的想法和意见。可以建立以知名教授和学者为中心的各种学术机构,教授委员会和评议会制度是有效的学术治理形式。

第三,促进学院制的有效实行。组织结构扁平化、弹性化和多元化是改革目前我国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三种思路,也是大学作为一个具有“松散结合系统”和“矩阵结构”组织特征的反映。近年来,我国大学普遍推行学院制改革和试点工作,这是上述改革思路在我国大学中的具体实践。学院制改革一改大学原有的组织结构,依据学科问的不同特征,设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这一改革思路根据我国国情,提倡按一级学科设系,按学科群设学院。由此,学院制改革使学院成为学科和事业单位矩阵交叉的结合点,获得了一定的权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科发展、学术交流,而且有利于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优化资源配置。

第四,深化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具体来说,首先,必须建立真正完全的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制度改革的根本和关键就在于改革聘任制度。应依据教师的学术水平建立多元考核评价及聘任制度,打破论资排辈等旧观念,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必须建立择优聘任制度。大学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职称结构和岗位比例,促进教职工进行公开、公平的竞争,并择优聘用。再者,改革教师激励制度和教师资源配置制度。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作用,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树立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树立开放合理的人才流动观念,建立积极的人才引进制度,并制定保障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总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大学内外部、宏观与微观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改革探索。尽管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复杂而又特殊,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很难说清构建一个怎样具体而又明确的制度体系,然而,我们仍然坚信,对于大学的存在来说,应该有一种“制度”能够比较体现其真理性的终极价值。作为一种制度范型,它摒弃当下不符合学术发展逻辑、不利于高校发展的一切形式与因素,最大可能地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原则要求,从而实现学校、政府、社会的和谐互动以及学校自身的良性运转,孕育或培养旺盛的学术生命,承担神圣的“社会良心”之使命。这也许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者们所应该秉承的最根本的信仰!

猜你喜欢

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
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探析
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体育教学误区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