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方法和途径探索

2017-07-20陈剑郝秀娟

科教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陈剑 郝秀娟

摘要 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进程。在分析了当前所面临困难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5.038

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追捧,让他们迅速从网络使用者发展到网络依赖者,并在网络世界呈现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建设,拓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域和范畴,加强对大学生有效的管理、教育和引,是摆在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任务。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網络化符合大学生的需求。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发表见解、讨论事务的主要途径,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为此高校教育者必须主动适应新的形势,主动出击,争取主动权,赢得先机,尽快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种子得以生长和传播。

(2)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借助多样的技术手段、灵活的呈现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立体和鲜活。此外,互联网特有的多角度、多通道的传播特性和无延迟、无损失的传播效力能突破时空限制,迅速广泛地覆盖到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轻松满足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需求。

(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的特点之一便是在于兼具隐蔽性和开放性。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可以借助各种角色身份无所顾忌、无所保留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更多的自我开放和自我暴露,从而呈现出真实的思想状态。同时网络技术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归纳、处理功能可以轻松地形成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报告,并能迅速捕捉到教育对象细微的思想波动和变化,这些都有助于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据此快速地做出判断,有针对性地形成决策并开展后续工作。

(4)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可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网络传播特有的感染力和晕轮效应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力,扩大其影响范围。借助于这一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榜样和标杆的引领作用,促进正能量的传播,引导大众舆论的整体走向,使其得到广泛的延展,从而带动更多的受众。同时受众之间相互连接的多边关系,广泛、频繁的互动和交流,容易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群体效应,大家在网络的世界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相互激发,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得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巩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2.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1)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实时把握网络发展的潮流,明确把握网民的心理状态和动态,建立符合当下网络时代特征,迎合大学生主流品味,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站。同时还要主动出击、主动渗透,在大学生群体活跃的网络空间征得一席之地,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和板块,争取网络话语主动权。

(2)增强网络阵地的吸引力。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能吸引眼球、凝聚人心的网络环境和氛围,发布一些能抓住人心、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有广度、有深度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能对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做出及时、有序的反应,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性。

(3)提高网络阵地的延展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必须保持较强的弹性和无限延展性,以满足网络世界动态发展的需求。这种延展性应该体现在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受众以及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上;体现在能符合不断变化的现实与网络环境的状态上;体现在能充盈到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工作领域和范畴上;体现在能实现不断更新的技能和功能上。

2.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组成。这支队伍既要有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又要有熟悉、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既要有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要有热爱、擅长应用网络开展工作的兼职人才;既要有专门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又要有活跃在网络中的“学生网络领袖”。

(2)提高网络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网络环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能察觉到细微的变化和潜在的问题,迅速、从容应对网络环境变化;接受和掌握新的事物和技术,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各种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掌控住大局,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决断能力和掌控能力,能牢牢把握住整个局势、引领思想和舆论的走向,扎实有序地推进工作。

2.3促进新型教育关系的建立

(1)灵活地进行角色转化。与传统教育关系中的主客体关系不同,网络中的角色转化打破了原有的关系,不再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分。人们借助不同的角色在虚拟世界建立起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网络关系网。动态、平等是这种关系的特点。为此,我们必须放弃原来的“高高在上”的姿态,放下身段,以开放、接纳的心态主动地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2)稳定发展多边关系。网络中的教育关系却是一种双向、多边、动态的关系。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关系的优势,将受众和受众的问题进行动态的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引领式教育,实现同时解决一类人的问题或一个类型的问题,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同时我们尽量避免这种关系的不利因素,克服动态变化的关系给学生造成的角色混乱、情感疏离等不利影响。

2.4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善

(1)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网络传播互动有很强的自发性,常常会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为此,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教育的整体布局中,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预先设定完整的教育方案和内容体系,确保教育内容井然有序、源源不断地流淌在整个网络环境中:要把握住网络情境中受众的思想脉搏和兴奋点,使教育的内容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前瞻性,避免临时抱佛脚、不停修修补补的片段式、应急式工作方式。

(2)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性和生动性。充实性是指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质性内容,避免空洞的说教,避免引发无果的争论和无意义的情绪发泄;要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和切实利益为出发点,从服务渗透到教育,由教育引领服务,要言之有物,实用具体。生动性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手段,增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柔和性,寻找有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新吸引人,以情打动人,寓教于乐,柔和渗透。

(3)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思想育人的目标,就要积极创建我们自己的思想文化堡垒,弘扬主旋律,传播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思想的冲击,自觉弘扬主流思想和文化。

2.5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有序运行

(1)确保网络环境的绿色、健康。网络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辐射性,为保障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运行,首先要保持源头的纯净,把握住思想传播的方向盘,避免被恶意的信息和舆论所左右和控制;其次,要遵循传播学的“守门理论”,严格把关布控,对信息加以甄别、过滤,及时限制和剔除有害信息。

(2)保证信息更新和处理的及时性。及时性包括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发布;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识别危机、处理危机,是吸引大学生群体主动接受网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管理的关键之一。要做到信息更新和处理的及时性,就要掌握网络发展的规律,了解网络环境中大众的心理状态,对网络形势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判。

(3)保证线上与线下工作的有机结合。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各有各的优势,我们只有整合资源,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为此,我们要对问题的类型和性质进行分析,将线上和线下处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抓紧机遇,迎接挑战,主动出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