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2017-07-17袁金强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创新思维高中历史

袁金强

摘 要:历史教师要正视当前历史教育现状,改变教学理念,进行历史教学创新,为高中历史教学找到一条新路。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改变应该引起每位教师的关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联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思维;探究能力;分析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3-01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3.080

历史是研究人类发展与进步过程的一门学科,它记载着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历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相互斗争的一部史诗。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思考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可以更好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人和自然的命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培养具有现代思想又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的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科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很多教师在对待历史学科教学方面总是抱着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不放,以自己为中心,很难把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统一体。对于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结果不能正确对待,一旦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教学设计不一致,就加以否定。对其合理成分,也不能采取尊重理解的态度,以至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教师的否定中熄灭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陈述自己的主张,让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往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叙述采用教材中的唯一形式,结论也是教科书早有的定论。学生很少对这些人物、事件已有的结论有所质疑,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贵有疑,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没有质疑,就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为教材的叙述和结论所束缚,要突破专家的观点和结论,要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答案很多时候是不唯一的。当然,对已有的定论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指导他们探究结论缘何而来,推断过程是否严密,叙述的材料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等等。探究,能够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得到发展。

思维定式往往是桎梏学生思维发展的最大障碍。学生往往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现象、分析人物、解决问题。其实,高中教材中所叙述的事件、评价的人物都可以用新的思维去分析,去解答,教师不能让学生囿于一种方法,一种观点,一种态度。如:讲到分裂,要看到孕育着统一;讲到成果,也要看到负面效应。学习历史就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人物事件,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行思考,展开讨论,深入探究。通过探究,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且善于倾听,吸纳别人意见的可取之处,接受别人正确的主张。学生能够将探究的结果牢记于心,因为这是来之不易的成果会倍感珍惜。久而久之,探究问题的习惯与能力自然形成,探究思维得到发展。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教师可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向学生介绍教师的发现与感悟。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足以让教师惊讶的能力。

三、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历史知识错综复杂,内容繁复。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做起题来也感到棘手。古代史的内容虽然跨越时代久远,但是线索单一,事件独立性强,学生容易识记知识,脉络把握也較清晰。一旦试题与近现代史联系,一般都要求联系中外历史,综合性强,从教材的编写者的意图也体现了这点。从高考的命题来看,也强调学生纵横比较联系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切入点,找准作答问题的角度,让学生纵横联系,全面综合,不遗漏,不繁杂。例如比较17~18世纪欧美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三个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进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思想上启蒙运动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相对落后的俄国、德国也通过改革进入近代化国家的行列。而同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腐败没落,思想控制加强,八股取士,文字狱,外交上闭关锁国,使得明中期出现的向西方学习如昙花一现,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本主义始终处于萌芽状态,中西方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是全方位的。经过比较联系,学生对17~18世纪的中外历史有了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

历史教学由于其内容的时代性和复杂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广泛吸纳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突破自己学科的局限。优化组合,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的课堂就会别开生面,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 许益秀.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J].教育评论,2007(1).

[2] 刘锦日.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引入“研究性学习”[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 杨向阳.是学习形态还是学习方式——关于历史研究性学习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3).

[4] 刘虹,俞祖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问题综述[J].历史教学,2004(5).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创新思维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