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有效提问提高阅读能力

2017-07-12黄晓雯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福建厦门36102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太空学会笔者

黄晓雯(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福建厦门361021)

学会有效提问提高阅读能力

黄晓雯
(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福建厦门361021)

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各学科的主要能力,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用抓重点,表达中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创新,教会学生在阅读是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迅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KWL;十字诀;质疑创新

对于学习,传统的观点是:当教师提问,学生会回答时,这时学习就发生了。但是真正的学习其实只有在学习者理解并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时才会发生。孔子云:“疑,思之始,学之端。”尼尔·波斯特曼也说过:“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问题,也就是说,提问是我们最重要的智力工具。”[1]学生在读书学习中产生了疑问,才能主动探索研究,这个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福建省普教室黄国才老师把阅读能力分为:检索、理解、运用、评鉴、质疑创新这五大层级。对应这五个能力层级,教师们引导学生针对文本自己试着提出问题,以提高阅读能力。

一、内容上巧抓重点

学生阅读时,首先从语言文字理解过渡到思想内容的理解,也就是说,看文章时要先感知文字,从字词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2]因此,当人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一定是文本的内容。所以,能提出的问题也跟内容有关。如笔者执教《太空“清洁工”》这课,课前就让学生针对不懂的地方尝试自己提出问题。不出所料,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都跟文本内容有关。如“太空垃圾怎么样?速度到底多快?它怎么销毁?……”乍一看,很是开心,这样的课堂如此活跃,谁说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可是仔细一推敲,这样的问题真的好吗?很多问题都跟文本重点要告知的内容无关!即使大家千方百计找到答案,相信阅读测试时间已经过了。这样的“发散性”提问,短期内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问题出在哪呢?其实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从重点去把握。阅读能力最低的两个层级:“检索”和“理解”能力指向非常明确,就是学生一定要能明白这篇文章重点在介绍什么。有些问题看似不错,但是它的解决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这时,可以借助“KWL”方法。KWL是奥尔格(Ogle)在1986年发展的阅读方法。KWL指的是:K(Know):我知道些什么?W(Want):我想知道些什么?L(Learned):还有什么我需要知道的?[3]

KWL阅读法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帮助学生先学着从已经知道的内容入手,针对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又能及时删除不必要的一些提问。如有学生在W(Want)这格提出:“我还想知道太空垃圾的速度多快?”但是到了L(Learned)这格,学生马上就可以意识到,其实即使不知道太空垃圾飞行速度到底多快,也不影响阅读这篇文章啊,所以他就可以马上把这个问题去掉,留下更有价值的问题。

二、表达上关注写法

阅读不只是还原作者的本意,还要对文本作出推论、评鉴,发展新信息。笔者曾9次试上《太空“清洁工”》,上课之前都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学生无一例外跳过了对作者写法的提问,当笔者告诉他们可以试着针对写法提出问题时,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写法?由此可见,教师们平时教学关注更多的是文本的内容,而忽视了对文本特点的关注。从两份福建省四年级阅读检测样卷中不难发现,关于写法的考点还是很多的。笔者想,不妨采用贝克(Beck)等人发展的“向作者提问”(Questing-the-Author,QtA)策略,他指导儿童提出问题:作者想说什么?为什么作者运用这种说法?[4]

但实施后笔者又发现,如果学生没有发现作者运用的写法,是没有办法提出疑问的。比如,《太空“清洁工”》这篇文章,学生没有发现第三四两段都用了以设问的句式作为段落的开头,他们当然就不会针对这点提出问题。所以,教师们得从源头找起,让学生知道哪些是他们应该注意的“考点”。其实,从祝新华教授的《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中提到的对于试题文本的选择来看就可推断出一二。以下特征的文本更容易被选上作为考题。1.用语。词汇相对丰富。其次语句优美、精炼、有文采。2.表达技巧。(1)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多样。(3)表现手法丰富。或者从“评鉴”和“运用”这两个阅读能力层级中也可找到规律。“评鉴”是评价鉴赏能力,即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是“个性化行为”能力。如对布局谋篇、表达方法、遣词造句等的评判或见解。“运用”指的是利用理解了的信息解决问题或拓展延伸服务表达的能力。如:整合文本内、外信息证明观点或是补充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教师们可以设计以下表格帮助学生在写法上提出问题:

三、学会质疑创新

是的,现在学生会问了,会针对文本、写法提出问题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是一味地相信、迷从书本,何来创新?所以,教师们还应教会孩子学会质疑。创造性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在充分发展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凭借语言文字,对文章加以体味、涵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请记住,“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要培养批判性的思想的能力”。教会孩子敢于“质疑创新”,教师们可以学习台湾陈龙安教授的“十字诀”发问法,即“假如、列举、比较、替代、可能”。如阅读完文章,可以这样提问:

可以告诉学生,当你阅读完文章,问一句:“作者所说的是真的吗?”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教师们发现,质疑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也更大胆了。

是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天然地知道怎样提出好的问题,不过,笔者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会怎样形成问题。通过磨炼《太空“清洁工”》这一提问课堂,笔者发现,其实孩子都能提出问题,只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更有“问”的价值。只要教给他们相应的提问方法,相信他们的阅读能力就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2001年,香港儿童在全球PIRLS测试中排名第14位,而2006年则跃居第2位。为什么?祝新华教授说,这一切归功于他们对阅读测试的研究。他说:“或许你会说香港的文化底蕴不够深,但是,我要说,我们有研究,我们学生有练,我们的阅读成绩就能提高。”坐在下面看着祝教授自豪的神情,笔者不禁感叹,是啊,教给学生方法有多么的重要!

詹姆士·加维说:“给学生一个问题来回答,她将学会刚刚阅读过的章节,教学生怎样提出问题,她将学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如何学习。”古人也说:“授人与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与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中小学的阅读是一种以培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方法为目的的发展性阅读,所以教给他们方法远比教给知识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有所得,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1]〔美〕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 t Sat tes.优质提问教学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04.

[2]祝新华.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5,107.

[3]谢锡金,林伟业.提升儿童阅读能力到世界前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4.

[4]汪丁丁.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5.

(责任编辑:左小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阅读素养框架下的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和测试改革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DHA140324)。

猜你喜欢

太空学会笔者
上太空,安个“家”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
太空遇险
学会尊重
畅游太空
迷失在太空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