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与思考
——以山西省高校新区为例
2017-07-12常英华
常英华
(晋中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与思考
——以山西省高校新区为例
常英华
(晋中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心,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目前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薄弱, 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不能积极应对, 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不当行为。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高校新区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得出结论: 当代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不同个体的挫折应对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影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入手, 提出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对策, 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当代大学生; 抗挫折能力; 积极心理学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国际接轨, 社会转型, 他们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考验与压力, 如何变压力为动力,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增强中国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
1 概念界定
心理学上认为, 挫折是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受到阻碍, 个体的动机和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心理体验。[1]172抗挫折能力, 又称挫折承受力、 挫折容忍力, 本研究认为, 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或困难时能够正确面对, 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不致失常的能力。[2]16
2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借鉴使用了武利强硕士论文中的“抗挫折能力问卷”和“挫折应对方式问卷”[3], 随机选取山西省高校新区165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发放问卷165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样本选取时兼顾专业、 年级、 性别的差异, 被试基本情况详见表 1 所示。
表 1 被试抗挫折能力问卷样本构成表
2.1 抗挫折能力的调查分析
抗挫折能力问卷主要测查被试目前的抗挫折能力现状, 该问卷共30个小题, 回答“是”记1分, 回答“否”记0分, 数据分析时分为较差水平(0~12分)、 中等水平(13~20分)、 较高水平(21~30分)三个等级。 从表 2 可以看出, 81.8%的被试抗挫折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10.3%的被试抗挫折能力较差, 只有7.9%的被试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亟待提高。
表 2 被试抗挫折能力得分统计表
2.2 挫折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挫折应对方式问卷主要测查被试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的反应及处理方式, 问卷设计了解决问题、 求助、 自责、 幻想、 退避五个维度, 共30个小题。 回答“是”, 得1分; 回答“否”, 得0分。 在某个维度得分越高, 说明被试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更倾向于选择该种处理方式。 本研究认为, 五个维度中, 解决问题和求助是成熟的应对方式, 自责、 幻想和退避则是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从表 3 可以看出, 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 能够主动解决问题的被试人数百分比在58.8%~88.6% 之间, 选择求助的被试人数百分比在51.3%~82.8% 之间, 这些数据说明一半以上的被试大学生能够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处理学习、 生活等方面遇到的挫折或困难。 而表3中也显示出, 遇到挫折或困难时, 常常自责的被试人数百分比在24.5%~52.05%之间, 常常幻想的被试人数百分比在35.8%~88.5%之间, 采取退避态度的被试人数百分比在25.9%~58.8%之间, 这些数据说明, 至少有四分之一甚至更多比例的被试大学生不能够正确面对挫折或遇到的困难, 是采取不成熟的消极的应对方式, 而这必定无益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当然也不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2.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研究从影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主要因素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2.3.1 大学生自身方面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 但至目前, 能够进入大学校门的必然也是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 但是, 当他们踏入大学校门之后, 会发现大学里面人才汇聚, 想要凸显自己真的很难, 而且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多种多样, 这样必然会出现一部分大学生不适应大学气候, 遭遇挫折, 如果自身抗挫折能力不强, 必然会影响日后的发展。[4]另外, 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 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 遭遇挫折或困难时难免会有些手足无措。 所以, 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帮助他们塑造健康和完善的人格。
2.3.2 家庭和学校方面
基于人才选拔机制对学历的要求,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心切, 上大学几乎是中国学生唯一的出路, 所以, 多少年来家长们一味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 作为大学生家长, 在竭尽所能为子女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 可能更多关心的是子女能不能够评上优秀学生, 能不能够考上研究生, 能不能够找到合适体面的工作, 没有多少家长关注自己孩子心理世界的需求和发展, 没有父母告诉过他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失意和困苦。 这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5]
中国基础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和培养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而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多数是局限于形式化和制度化, 真正做到实处的为之甚少, 更不用谈及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 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挫折、 交往挫折、 就业挫折等各种挫折无所适从, 而学校的课程表里却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却形同虚设, 这是导致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薄弱的又一重要原因。[6]51-52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肩上承载着祖国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 本研究认为, 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应该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理应受到各大高校的特别重视。
表 3 被试各种应对方式的人数及百分比
2.3.3 社会方面
当代社会, 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这些必然诱发人们的心理危机; 同时, 国际接轨, 地球缩小, 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的多元化, 势必导致人们的心理冲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社会的不良风气和不公正的竞争环境也是造成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7]当大学生走出校门, 走入职场, 当他们遭遇课堂理论和社会实践不一致或者冲突时, 挫折事件发生, 该何去何从, 所以, 如何让他们实现从学生到职员的华丽转身, 这也必然需要社会为大学生营造公平、 公正、 健康、 和谐的社会环境。
3 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高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从大学生自身、 家庭、 学校、 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帮助大学生加强心理防御机制, 积极主动应对挫折,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1 大学生自身应加强自信, 正确面对挫折
本研究数据显示, 有24.5%~88.8%的被试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 采取自责、 幻想和退避的态度, 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 盲目乐观固然不可取, 但消极悲观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劲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兴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他们采用和传统心理学不一样的研究视角, 主张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关注人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 向人类传递正能量。[8]3-8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理应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启发, 关注自身优势, 正确评价自我, 挖掘自己的潜能, 塑造自信、 乐观的人格和心理状态, 面对挫折或困难时能够学会冷静处之, 正确归因, 消除心理压力, 有效抵御挫折。
3.2 家校合力, 重视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
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对子女的心理素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会贯穿一生。 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民主宽松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 有助于培养子女乐观、 自信、 积极的心理品质。 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 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 家长理应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意识到抗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实, 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都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更容易轻松地面对压力和逆境。 所以, 大学生家长应该重视和子女的沟通交流, 日常生活中注重挖掘子女的潜能, 帮助他们认识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而且家长应该时时关注子女的心理需求, 当大学生子女遇到困难或挫折茫然无措时, 父母应该第一时间给予疏导和减压, 帮助大学生走出困惑, 成功抵御挫折。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高校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的挫折ABC理论认为, 挫折形成包含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个因素, 其中挫折认知起着主导作用, 它引导个体的挫折行为反应。 高校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特别是抗挫折教育专题, 同时还应该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帮助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挫折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帮助大学生学会抵抗挫折的正确方法,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9]另外, 高校还应该开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热线, 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档案, 实时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切实做到及时疏导、 及时援助, 打造大学生的阳光心理。
3.3 社会营造和谐氛围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社会环境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 当周围环境为个体提供了最优社会支持时, 个体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 遵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各界应该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的社会环境。 只有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 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统一实现, 才不至于使大学生陷入心理冲突和矛盾之中。 公平、 公正、 和谐的社会环境会让人充满希望, 即使在公平、 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中遭遇挫折, 大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事实, 不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 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对待挫折, 越挫越勇, 抗挫折能力自然随之增强。
[1]林崇德. 心理学大词典[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陈选华. 挫折教育引论[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6.
[3]武利强.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研究[D]. 太原: 太原科技大学, 2010.
[4]林春. 当代大学生挫折与抗挫折教育研究[D].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5]刘艳华.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 20(1): 89-91.
[6]张旭东. 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 北京: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7]余沁怡.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问题研究[D].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2014.
[8][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积极心理学[M]. 徐红, 译. 北京: 群言出版社, 2010.
[9]陈炯波.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4.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Resisting Frust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New District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CHANG Yinghua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Jinzhong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00, China)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and excell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ful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due to the weak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capability, many college students often fail to cope with difficulties actively, and are likely to have negative emotion and improper behaviors. This article,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wards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District of Universities of Shanxi province, concludes that: the overall ability of resisting frustr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es in the medium level or slightly low; and different individual has different way to deal with frustration. Many factors impact on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resist frustr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overcome frustr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resisting frustr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1673-1646(2017)04-0052-04
2017-03-11
山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 普通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探索(J2015110);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探索(GH-13113)
常英华(1979-), 女, 讲师, 硕士, 从事专业: 高等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G64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