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氯丙嗪预防猪长途运输中暑成功

2017-07-10叶俊彪

新农村 2017年8期
关键词:氯丙嗪

叶俊彪

摘要:在生猪长途运算过程中,预防中暑可以采取少装载,运输中毒物理降温和淋水降温等措施预防中暑,但是由于上述措施成本太高,很难取得相应的效益。因此及时研究一种全新的防暑措施,保证生猪长途运输安全,是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陆川县古城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在一次猪长途运输过程中使用氯丙嗪注射液预防猪中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就注射氯丙嗪预防猪长途运输中暑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氯丙嗪;猪长途运输;中暑预防

炎热季节进行猪长途运输由于外界应激因素较多,猪体内热量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散去,常常导致猪中暑现象发生,严重的还会导致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陆川县古城镇过去猪进行长途运输过程中,主要利用汽车运输自繁自育的长白猪、约克猪、杜洛克等品种的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因为中暑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因此,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一种全新的防暑降温措施,确保猪长途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中暑死亡的现象。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注射氯丙嗪预防猪长途运输中暑进行了实验,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本次运输主要从陆川县古城镇向着广州市运输,实验猪全部为自繁自育健康猪,在运输之间经过严格的产地检疫,确保猪群健康。猪为6~8月龄的出口肉猪,共44头,全部为长白猪和约克猪的杂种一代猪,体重在95~110公斤左右。按照随即原则将猪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猪22头。车厢长度和宽度为4.5*2.3m,将车厢分成上下两层,每层分为前后两格,平均每平米面积装载2头猪,车身四周用篷布包裹。整个运输距离为436公里,运输时间6~8小时,从2016年7月6日早上八点半起运,当天晚上七点半达到目的地。由于运输期间堵车,所以运输时间增加。整个运输过程外界温度在30度以上,气候炎热潮湿。试验组和对照组猪群装载方式如表1所示。

1.2 实验方法

试验组猪所使用的氯丙嗪为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每支2ml,含量为50mg。长途运输猪在起运前经过充分检验之后,试验组猪肌肉注射氯丙嗪注射液,每头猪注射8ml,注射完毕15分钟后驱赶猪上车。对照组猪的22头猪不进行注射,试验组和对照组猪装载完毕后立即起运。

2 结果

从陆川县古城镇向着广州市整个运输距离为436公里,运输时间6~8小时,从2016年7月6日早上八点半起运,当天晚上七点半达到目的地。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经过观察发现,对照组猪群身体皮肤发红,呼吸急促,张嘴呼吸,其中有10头猪出现了口吐白沫症状,到终点后,对照组3头猪因为重度中暑死亡。而试验组的22头猪未出现上述症状,大部分猪除了呼吸加快之外,猪群整体安静,无出现张嘴呼吸猪和口吐白沫现象,到了深夜气温降低后,试验组猪群很快恢复正常呼吸,能够正常饮水,少量进食,抵达目的地后未出现一头死亡猪。由此可以看出,氯丙嗪在预防猪长途运输过程中中暑症状的效果是比较明显,在炎热的滞后夏季可以利用该种药物预防猪长途运输中暑,经济成本较低,效果显著。

3 讨论

氯丙嗪的作用广泛而复杂,其能够抑制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向着大脑皮层传递的苏醒冲动,从而家畜在外界应激因素的较多的情况下保持镇静,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应,对下丘脑、中脑和延脑兴奋性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丙嗪可以作用下丘脑,下丘脑对猪体温中枢系统进行调节,使得猪体温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降低机体新陈代谢能力,更好的保存身體中的能量,抵御外界的应激因素。氯丙嗪作用于延脑的呕吐中枢系统,使得呕吐中枢系统被抑制,从而实现止呕作用,同时,氯丙嗪还具有抗植物性神经介质的作用,可以引起横纹肌松弛,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氯丙嗪的这些作用,正好对抵抗猪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体温迅速升高有着很好的作用,缓解猪身体散热受阻等不利因素,从而保证猪不会出现热应激而中暑。有文献研究猪注射滤氯丙嗪后药效持续时间在8小时左右,因此,运输前注射氯丙嗪,整好能够维持到猪运输目的地。在正午炎热时期,由于氯丙嗪在猪体内作用,不容易发生中暑,而对照组猪群由于没有用药,在气温较高时出现中暑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氯丙嗪在预防猪长途运输中暑中有着很好效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猪群之间差异性明显,在今后组长途运输过程中可以推广应用。

氯丙嗪在猪机体内最终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不会残留在体内,也不会引起猪肉品质变化,更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影响。但是由于该种药物是一种对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思维障碍及行为紊乱抑制的精神药物,所以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科学使用。药物注射后15分钟后,猪身体正常才能运输。一般情况下,注射氯丙嗪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口干、上腹不适、食欲缺乏、乏力及嗜睡;其次,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最后,引起迟发性运动障,引起中毒性肝损害或阻塞性黄疸。因此,猪注射后出现上述任何症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救治,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总之,注射氯丙嗪预防猪长途运输中暑效果显著,其能够在不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基础上,增加运输量,效果好,成本低,是夏季猪长途运输的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长途运输种畜的注意事项[J]. 毛拉·阿皮孜·阿布都热衣木,薛润江,李巍. 新疆畜牧业. 2004(01)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古城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猜你喜欢

氯丙嗪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亚低温联合氯丙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猪肉中有安眠药?
几种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对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和血糖的影响研究
Fe(Ⅲ)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
氯丙嗪致大鼠便秘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