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及实践策略
2017-06-23李兴福
李兴福
摘 要:语文教学的育人特质注定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利用文学阅读将人文精神贯穿其中,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以作品中传递出的人性道德去影响阅读者的心智,从而促进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让每个中职生的个体生命在文学构建的和谐环境里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使人文精神得到传承和升华。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8-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20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生活常识、文学才干、理论观念、思想情感、意志气质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德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这是一个循序提高、不断渐进的过程,涉及面广点多,包含人文才学、艺术素养、社会以及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等,内容五花八门,既有民族精神之博大、传统美德之崇高,又有民族情感之深沉和个人心理素养之美好,因此,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个接受人文知识的进程,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民族道德、净化个人灵魂、普及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可以说,语文课程就是对中职学生全方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
一、利用古代文学作品,培养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能够流传于世供人学习的古代文学作品,历来全部是作家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精髓。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仁人志士的著作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贤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寻者,“舍生取义”的斗士,无不是后人们学习和歌颂的对象。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弘扬了新时代的正能量。学生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论语》中学的智慧的思考;《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正义歌》中文天祥的人格的刚烈;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的骨肉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朋友深情,都是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精神食粮。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二、利用文学作品,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借助词语的特性,增强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
诗文是有灵气,有境界的。中职学校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让学生学会透过文字所展示的色彩、形象、结构等形式因素,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知力,从而获得形象感受。高明的作家在描写事物时,总是会利用颜色、线条等色彩鲜艳的视觉对象来折射内心的感受。作品中的任何一点暖色,都会被作者巧妙的淹没在冷色之中。小说《药》结尾的那段景物描写,是用了大量的灰暗冷艳的的词语来描写的:两顶“花白的头发”“青白的小花”“直立的枯草”“铁铸一般的乌鸦”等。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表现出凄清、悲凉气氛,饱含着悲剧氛围。因此,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抓住表示色彩的词语,在对比中感受色彩的审美意味,从而感悟出“画面”的意蕴。
(二)注重文章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文学的音乐性,表现在语言节奏的和谐与变化的统一中。人对音乐的感觉就是通过听觉通道,对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产生感觉。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其进入到一种音乐与想象情景相互交融的意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在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感受到悠扬轻松的节奏旋律,如同一支小提琴袅袅的小调,品味那“哀愁”与“喜悦”撞击的情韵,感悟出风月淡雅的幽思。《绿》像一支艳丽明快的小曲,散发着春意浓烈的氤氲。在阅读教学中,要敏锐的品味到简洁明快的节奏旋律,让学生产生“诧异”的情怀。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文学作品中的音乐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三)强调阅读的音韵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语言的图画美
在我国,自古以来书画是一家。画家即诗人,诗人亦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者浑然一体,缺一不可。唐代诗人王维开创的泼墨山水画,开辟了我国诗画一体的先河;郑板桥的诗画特色更是超凡脱俗,傲骨铮铮。陶潜的诗,让我们在阅读时“胸中有丘壑”远山,小河,菜畦,雾霭,幽菊,鸡鸣狗吠,一起涌上心头。文学和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缘于作家和画家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以及人文情怀的关照挖掘。读诗时想起了画图的美感,看画时出现了诗词的灵感。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若没有对文学和艺术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是无法体会到其中奥妙的。
广博地阅读文学作品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感丰富又深刻。而诵读则能把冰冷呆板的铅字变成冷暖不一的情感语言,入眼出口、闻耳记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因此要领悟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就应从诵读开始,因为诵读是感悟领略语言魅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获取文章形象美感的途径之一。朱自清先生的《春》刻画了一幅幅春意盎然、活力无限的万物萌动图。诵读时,引导学生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加强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方面的训练,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犹如响起一支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精致美妙的图画。
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文学知识、提升文学鉴赏力,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会被最大限度的激活,联想的灵感随时涌现,创造性思维能力随之增强。因此,中职学校应把文学的教育摆在育人的重要地位,不仅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而且要利用文学阅读将人文精神贯穿其中,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更要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将文学艺术的教化因素渗透到他们的精神世界,让每个中职生的个体生命在文学构建的和谐环境里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让人文精神得到传承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寒哲,赵世民,高润喜.艺术人文七小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 呂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