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认知特点,埋下习作“乐写”的种子
2017-06-19凌玲
凌玲
[摘 要]作为学生正式习作的铺垫性、过渡性阶段,写话的教学要求相对较低,旨在让学生通过练笔实践真正体会写话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在低年级写话指导中充分运用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形式,让学生善于写话、乐于写话,培养良好的表达习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鉴于此,提出要借力细致观察让学生乐写、借力形象描画让学生乐写、借力情境表演让学生乐写,为后续的习作教学蓄力等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细致观察;形象描画;情境表演;认知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88-01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能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作为学生正式习作的铺垫性、过渡性阶段,写话的教学要求相对较低,旨在让学生通过练笔实践真正体会写话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在低年级写话指导中充分运用契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形式,让学生善于写话、乐于写话,培养良好的表达习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借力细致观察让学生乐写
观察是生命个体感知、体验客观事物、洞察周边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进行写话的重要保障。如果学生只是局限在逼仄的教室里,必然会导致表达兴趣的丧失。这就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真正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纵情享受大自然给予每个人带来的无限乐趣,让学生从中体悟观察、学会观察,历练学生观察的细致性和条理性。
如在练习描写“美丽的春天”时,笔者并没有待在教室里现身说法,而是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世界,学生兴趣高涨,纷纷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好奇心去寻找春天:有的将观察的目光聚焦在自然界的植物上——“嫩绿的小草掀开了泥被子,探出了一颗可爱的小脑袋。各种各样的野花就像是地毯一般,美丽极了”;有的将观察的目光聚焦在自然界的动物上——“冬去春来,小河的冰雪都融化了,水中的鱼儿也出来嬉戏了。小鸟们自由地唱着动听的歌曲,一片热闹的景象”。
借助这样的实践性练笔,学生真切地意识到必须要勤于观察、细致观察,写话才能详实生动,才能真正迸发出高涨的写话动力。
二、借力形象描画让学生乐写
现实生活多姿多彩,儿童的生活更是绚烂无比,如何将如此丰富的资源转变成为学生写话的素材,促进学生乐于写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认知特点入手,借助描画的方式将生活的画面定格。喜欢各种涂画,本身就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或许在绘画过程中他们的心境得到了浸润、思绪得到了释放。
如第三册教材中出现了大量与秋天相关的课文和词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将自己对这些语言的理解融入自身的感受画出来,描绘出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秋天。当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横空出世后,教师则相机引导:“如果在你们精美的图画上再填上一段描写春天的话,那就更完美了。”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画中这样写道:“秋天真的来了!你看,苹果红着脸,嬉笑着挂满了枝头;黄澄澄的梨子就像一盏盏金色的灯笼,好看极了;还有那在空中飞舞的枫叶,如同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让人目不暇接呢!”
这一案例中,教师借助绘画的形式,链接了教材语言的感知和实践表达的练习,深化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独特感受,为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创造了条件,在充分调动学生写话热情的同时,促进了学生表达素养的发展。
三、借力情境表演让学生乐写
运用故事引领学生进入写话之门,一直以来都是很多教师的基本策略。教师在学生熟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情节的表演,使得演员和群众都受到感染。事实证明,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展现故事情境,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悉心聆听提供了一个历练的平台和契机,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二年级《狐狸与乌鸦》这篇故事之后,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尝试写一篇续文:如果狐狸与乌鸦再次相遇,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当不少学生设定了基本情节之后,他们对于狐貍与乌鸦的言行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还是捉襟见肘。于是,教师便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表演。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在小组合作中为人物设计台词,并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再现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此时,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将刚才的表演写成一个故事。在续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做到了语句通顺流畅,更注意描写了人物的细节,使得故事完整、生动,效果鲜明。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创设情境表演的契机,以表演为基础,将学生的思绪引入故事情境之中,为学生的写话表达提供了鲜活可感的资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并不以方法和习作的质量取胜,重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写话的独特魅力,享受写话的愉悦体验,从而埋下“乐写”的种子。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