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阅读 沐浴书香

2017-06-19汪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一年级阅读

汪艳

[摘 要]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关键词]朗读指导;一年级;阅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41-02

一年级的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节奏感强。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优化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课标精神,我对低年级的朗读教学大胆地展开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感受。

一、认识文本,让孩子喜欢阅读

一年级的课文大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美文或故事。对一年级的学生的教学,激起他们读书的兴趣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激趣方法,效果颇佳。

(一)创设情境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挂图、白板和体态语言等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例如,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我配乐范读。他们被优美的情境所感染,好像自己就是那个撑着竹排在如画般的江南游玩的孩子一样。

(二)角色表演读

一年级的孩子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在执教《四季》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融入故事的情境中,我课前准备了草芽、小鸟、青蛙、荷叶、谷穗、雪人等头饰。课堂上,我让学生戴上这些头饰,一边朗读一边体会这些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再把它们表演出来。这样,学生越读越有动力,越表演越有劲头。特别是一个孩子在做“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的动作时,那表情活灵活现,动作惟妙惟肖,尽显“顽皮”的本意。

(三)引导比赛读

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朗读比赛。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他们朗读的最高水平。形式有小组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比哪个小组读得齐、谁的声音好听、谁读得更美等。

二、走进文本,让孩子期待阅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阅读氛围具有激励学习动机的功能。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较之单纯说教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更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一年级教材文本大都是经典美文。在教学中,无论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我都以“趣”激情,引导学生沉入文本,感受理解文本的情感。同时,我还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强烈愿望,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用自己的境遇和情感去感悟文本,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一)课前导入期待

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先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的第一、第二两个自然段,然后出示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我的问题一出来,孩子们便活跃起来。从他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从他们那一张张叽叽喳喳的小嘴里,我知道,他们渴望知道答案。我适时地抛出问题:“孩子们,小鸟们也正在争论这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美妙的课堂之旅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

(二)课中延续期待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文,我着重关注文中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在荷叶上的动作的词——“躺”“立”“蹲”“游”。教学写小水珠一段时,我让孩子们自己读,找出描写小水珠在荷叶上动作的词。当大部分学生找到“躺”这个词后,我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并说说为什么这里用“躺”,可以换成其他词吗。孩子们各抒己见,但始终没有说清楚。这时,我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湖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叶,其中的一片荷叶上有一颗小水珠滚来滚去……如此形象直观的画面,很快让学生理解了“躺”字的传神之处。这时,我抛出学习下个自然段的重点问题:“你们想知道小蜻蜓为什么用‘立吗?那就赶快去读读课文吧!”在这样的期待中,学生开始了下一个自然段的学习。

(三)课后留下期待

教学中,我不仅仅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而且把他们引向课外,朗读相关的内容。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春晓》和《村居》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一些描写不同季节的古诗,准备进行古诗朗诵会。孩子们回家后,纷纷找出《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睡前唐诗》等,读得不亦乐乎,满怀期待古诗朗诵会的举行。

三、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是一种兴趣,是一种情感的沉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达到450万字,第一学段(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就要求在注重课堂阅读的同时,还要進行大量的课外拓展阅读。

(一)师生同诵文本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最好资源,尤其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年级学生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当孩子们想读好,而又读不出“味”的时候,我适时点拨,并示范朗读。我的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朗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无声胜有声”。在一遍遍的范读中,孩子们和我一同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美。

(二)师生共读课外书

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好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我从一年级上学期开始便督促孩子多读课外书,并有计划性地向孩子们推荐了《安徒生童话》《窗边的小豆豆》《昆虫记》《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等,要求他们一个月至少要读一至两本书。每周利用阅读课,就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外书,和他们一起阅读、讨论、思考,一起感受好书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三)亲子共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影响孩子的第一场所。因此,我在每学期的家长培训会上强调:“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准能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请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亲子阅读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自从班级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以来,家长们大力支持,买书、读书已经形成习惯。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为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课上课下可以穿插进行,互为补充。我们应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一年级阅读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